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历史——“伐无道,诛暴秦” 教案

日期:2017-06-29  类别:优秀教案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秦朝的暴政、大泽乡起义的过程、张楚政权的建立、项羽大败秦军的巨鹿之战、刘邦进逼咸阳和秦的灭亡、楚汉之争及其结果――刘邦建汉。
2、①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②秦末农民战争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显示了农民革命力量的巨大威力。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光辉。
教学重点: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朝统治的经过。
教学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秦统一的时间?意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导入新课前面一节课学的基本上都是秦始皇在历史上的功绩。但是秦始皇功大过也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数一数秦始皇的过。他在历史上犯下的大过是他对人民施行的暴政。秦暴政导致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秦二世而亡。
讲授新课
一、秦朝的暴政
1.秦始皇广建宫殿陵墓。(让学生看插图。介绍秦始皇骊山陵墓)
2.苛重的赋税、徭役。
3.残酷的刑法。
4.二世的暴政黑暗统治。(讲始皇死,二世登基的事)
思考:从上面已学过的内容,你能简单分析一下秦朝灭亡的原因吗?(小结)
二、陈胜、吴广起义
让学生讲述"时间、地点、领导人、经过"。利用《大泽乡起义》想象图加以形象性的描述。
在陈建立张楚政权。由于敌人的强大,不到半年,起义军就遭到秦军镇压。
三、农民战争推翻秦朝
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讲"破釜沉舟")
公元前206年,刘邦直逼咸阳,秦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亡。
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四、楚汉之争
(先讲项羽分封的故事,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时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刘邦:①"约法三章",得民心
②善于用人,得萧何、张良、韩信辅佐
项羽:①骄傲自大,不听取意见。
②纵兵烧杀抢掠,大失民心。
刘邦建汉朝(公元前202年,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汉高祖
讨论:楚汉之争中刘邦为什么能够打败项羽?
小结:秦朝灭亡前后,项羽、刘邦所进行的战争在性质上有什么变化?

    以上《历史——“伐无道,诛暴秦” 教案》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优秀教案»历史——“伐无道,诛暴秦” 教案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历史——“伐无道,诛暴秦” 教案》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