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氏族公社时代的居民(历史教案)

日期:2017-06-29  类别:优秀教案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氏族公社时代的居民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下列基础知识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使用的工具、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制造陶器和建造的房屋、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大汶口原始居民所代表的氏族公社发展阶段、距今年代、制造的金属物品和陶器的新品种、氏族公社瓦解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分化现象;黄帝其人以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作的贡献;尧舜禹时期的禅让。
  
  2.通过讲授半坡、河姆渡、大汶口原始居民生产生活进步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认识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观察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我们的祖先在氏族公社时期就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激励学生的爱国之情。
  
  4.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由于生产的发展,大汶口原始居民后期出现了私有利和贫富分化,这是阶级和阶级压迫产生的根源。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①谁是我国境内最早的居民?
  
  ②山顶洞人生活在什么时候?他们生活的集体是按什么关系结合起来的?
  
  ③什么叫“氏族”?什么叫“氏族公社”?
  
  2.导入新课我们上节课讲到山顶洞人生活的时候,人类社会已经处在氏族公社时期。那么,继山顶洞人之后,又有哪些居民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什么时候开始种植粮食?什么时候会建造房屋?什么时候有了贫富的差别?什么时候产生了阶级?这些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授的内容。还有,关于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本节课里也要讲到。
  
  3.讲授新课(板书:一、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并挂出《我国氏族公社重要遗址示意图》或放幻灯片)山顶洞人以后1万多年过去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时候,祖国境内的氏族公社逐渐繁荣起来。东北到黑龙江,西北到新疆,西南到云南和西藏,东南到台湾,先后出现了各民族祖先的氏族。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和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的展现出那时的情景。
  
  (板书:1.生活的时代——距今约五六千年。指导学生观看《氏族公社重要遗址示意图》,了解这两个氏族公社所处的地理位置)我们上节课讲到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了磨制和钻孔技术,到这时候,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一边让学让观看教材图画《半坡的磨制石器》、《河姆渡的骨制工具》,一边讲授)。这时,磨制石器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制作技术有了发展。河姆渡出土的装有木柄的骨耜就说明了这一点。磨制石器的制作方法大致是:先将石块敲打成所需的形状,然后在砺石上蘸水磨光。这种石器光滑平整,比较锐利,用途更广。考古学上把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提问:同学们还记得什么叫旧石器时代吗?学生回答后,老师再叮嘱要记住新旧石器时代的区别特征)。那时,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使用弓箭,弓箭比原先的标枪射得更远、更准,能猎获更多的动物,这一狩猎技术的重大进步,也是生产工具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请学生看《半坡的骨制箭头》图)。
  
  (板书:2.使用磨制石器和弓箭)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出现。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时期,已经有了农业和畜牧业
  
  (板书:3.水稻和粟的种植)农业的发明,是妇女的功绩。妇女在长期采集实践中,逐渐掌握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后来她们就在住处附近栽培一些植物,这就是原始的农业。当时的耕作方法,大概是这样的:人们先用石斧砍倒树木,放火烧掉,再用石铲和石锄平地、松土,然后下种,称为“刀耕火种”。我们的考古学家在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里,发现成堆的稻谷、谷壳、稻杆和稻叶,有的地方还发现了米粒。在半坡原始居民遗址里,发现了许多粟。这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和粟的国家。水稻和粟是几千年来人类赖以生存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我们祖先创造的这些成就是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原始畜牧业是从狩猎发展起来的。由于弓箭的发明,猎物多了,人们一时吃不完,就把受轻伤的动物(或活捉的)驯养起来,慢慢就成了家禽家畜。(让学生观看《河姆渡的陶猪和陶羊》图)尽管这时农业和畜牧业有了发展,但由于生产水平还是比较原始,因此,打猎和捕鱼仍然在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学科吧旗下教案网http://www.jsfw8.com/jafs/

  (板书:4.陶器的制造和原始纺织业)农业出现后,粮食成了主食,这就需要大量的容器、炊具,陶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陶器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氏族公社后的一项重要成就。半坡人使用的陶器大多是红色底子,上面画着青蛙、鹿形等黑色和褐色的花纹,所以称为彩陶。科学家把发现了彩陶的原始文化称为彩陶文化。(要学生翻开书前彩图,观看《陕西、西安半坡出土的人面网纹盆》图)大家看,这件彩陶盆上绘有人的头像,圆圆的头,粗粗的眉,两眼眯成一条线,耳部各有一条小鱼紧连着,形象生动有趣,可以说是一件珍贵的原始工艺美术品。同学们再看这幅图(指《半坡出土的纺轮》图),这说明当时已有了原始纺织业。不过,同学们要注意,这时人们所穿的衣服是用麻织成的,而不是棉花。棉花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那是宋元以后的事情,我们以后再讲。
  
  (板书:5.房屋的建造和定居生活)随着原始农牧业的发展,人们的衣食来源较稳定了,也就要求生活相对安定。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学会制造房屋和凿井,过着定居生活。(指导学生观看《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顶井架复原图》、《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子复原图》)半坡人建造的房屋式样有方、圆两种,通常为半地穴式,即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是由穴居发展而来的一种土木合筑的建筑。它以坑壁作墙基,在居住面和墙上涂抹草筋泥,抹平后烘烤使其变更。墙壁依次安竖木柱,以支撑房顶。房顶用草木搭成,并且抹一层草筋泥,以便抵御风雨。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多为长方形,是由巢居发展而来的“干栏式”木结构建筑,它以竖立的木桩为底架,在木桩上铺梁搭木板,在木板上建长脊短檐房屋,房顶覆盖茅草,木构技术已相当成熟,梁柱间用榫卯接合。有了房屋,可以避风雨寒暑,防备虫蛇猛兽,定居比自然洞穴条件好多了。
  
  (板书:6.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氏族公社包括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提问: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处于哪个阶段?学生回答后,接着提问:这个阶段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
  
  (1)妇女在生产、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因为那时男子打猎,工具简陋,不能经常获得东西,更不能获得很多东西,充分保证全氏族成员的生活,在那种条件下,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成为比打猎可靠和经常的生活资料来源。而原始农业和畜牧业,都是妇女的工作,由于妇女的劳动有保证全氏族的生活,妇女在氏族里就处于领导地位。
  
  (2)在氏族公社里,财产都归氏族集体所有,大家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贵贱贫富之分,也没有阶级区别,人们过着平等的生活。关于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况,我们除了从他们的遗物和遗址中去追溯外,还可以从有关的传说来印证。(让学生阅读教材关于伏羲氏和神农氏传说的小字部分,老师不作讲述)(板书:二、大汶口原始居民)我们的祖先在同自然界的长期斗争中,顽强拼搏,不断前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男子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取代了妇女,占了支配地位。距今约五千年的时候,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一带的氏族部落,先后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发现的一处遗址,生动地反映了我国父系氏族公社的景象。(让学生阅读课文关于大汶口文化的注解。板书:1.生活的年代——距今约四五千年2.父系氏族及氏族瓦解时期的代表)这时,农业已是重要的生产部门,粮食有了剩余。(板书:3.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1)农业)从遗址的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陶杯、陶瓶等酒器随葬品,这些东西间接地证明当时粮食有了剩余。因为只有在满足了基本食用的前提下,人们才有可能把剩余的一部分粮食用于酿酒。(板书:(2)青铜器、黑陶和白陶的制造)由于粮食有了剩余,一部分人脱离农业生产,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手工业因此也有了发展。共中,一个重要表现是出现了青铜器。这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有了重大进步,已从新石器时代向“铜石并用时代”转变,原始氏族制度已接近尾声。另外,制陶工艺也有了显著进步,出现了黑陶和白陶两个新品种。(指导学生看课本图画)特别是白陶的制作,为以后瓷器的出现奠定了技术基础(老师简略介绍一下陶与瓷的区别)。(板书:4.私有财产的出现,贫富分化和阶段的产生)由于生产的发展,到了父系氏族公社后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的分化。我们在大汶口遗址墓葬中发现随葬猪头、猪下颚骨的墓占总数的34%,猪头少者一、两个,多者达14个。这意味着家畜已经开始变为私有财产。私有制的出现,必然产生贫富分化的现象,(指导学生观看课本图画)这是大汶口原始居民一个墓里出土的绿松石(作简要解释)项链。类似这样的珍贵制品,此人墓里共有180多件。可见这个人十分富有。而在另一些墓里却没有或只有少量普通的石器、陶器,差距很大,具有明显的贫富之别。随着贫富分化的加剧,逐步产生了阶级。有了阶级,就有了阶级压迫。请大家阅读一下教材17页磁于河北邯郸父系氏族公社晚期遗址的小字部分。这个遗址与大汶口遗址属于同一类文化的遗址,通称大汶口文化。因此,它可以代表大汶口文化晚期阶级产生的情况。(板书:三、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与父系氏族公社后期情况相印证的,除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墓葬文物资料外,还有广为流传的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板书:1.黄帝及其对华夏族形成的贡献)我们中国人,都喜欢“炎黄子孙”这个称呼,那么,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哪个同学知道吗?(可请一个学生回答)相传在大约4000多年以前,黄河流域有许多部落联盟,黄帝就是一个部落联盟的领袖(叫学生看教材《黄帝像》)。他提倡种植五谷,驯养牲畜,促使这个部落联盟逐步强大。炎帝是居住在西方的一个部落联盟的首领,尤是南方部落联盟的首领。在向我国中部地区发展的过程中,(悬挂《黄帝和禹的传说时期地域示意图》,指图讲解)他们发出了冲突。先是炎帝部落被尤部落打败。炎帝求救于黄帝。黄帝和炎帝联合进攻尤,双方在涿鹿发生了大战(在图上找出涿鹿的位置),尤施展法术,制造大雾,对面看不见人,黄帝命令制造一架指南车,识别了方向,打败了尤,最后将其擒杀。黄帝和炎帝两个部落联盟结合在一起,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后来各族都自认为是黄帝的后代,称为“炎黄子孙”。这就是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的由来。(板书:2.尧舜禹禅让与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黄帝以后,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杰出首领,先后有尧、舜、禹,那时候,部落联盟首领由推选产生。尧年老了,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大家推举有才德的舜为继承人。尧把部落联盟长的位置让给他。舜年老了,也同样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更替首领位置的方法,历史上叫作“禅让”。(板书,并解释词义)请大家阅读一下教材第17——18页的小字部分(可叫一个同学朗读,其他同学看书。读完后,老师作概括性讲授)从这段文字叙述中,同学们可以看出,被推选出的部落联盟首领必须德才兼备,以身作则,没有特权,是社会的公仆。(老师也可适当补充例子,说明尧舜禹的功德,特别是大禹治水的故事,可增加讲授内容

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学科吧旗下教案网http://www.jsfw8.com/jafs/

)禹做部落联盟长的时候,我国原始社会已经走到了尽头,阶级社会来临了。这时,私有财产不断增加,据说禹家里很富有,禹的父亲为保护自己的财产,修筑了土城。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势也越来越大。有一次,禹召集部落首领在会稽聚会,到会的首领都要带玉帛来。有个部落首领来晚了,禹意独断地把他处死。为了扩大权势和财富,部落首领常常驱使成员进行掠夺战争。由于有了剩余产品,战争中捉来的俘虏不再杀掉,而变成为奴隶。他们强迫奴隶劳动,强占奴隶们的劳动成果。禹晚年,用武力平服了不顺从他的部落,俘虏这些部落的成员,罚作奴隶。这些事实说明,那时阶级、阶级压迫开始产生。至于我国的阶级社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下节课我们会讲到。
  
  4.巩固小结提问:
  
  (1)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是怎样生活的?
  
  (2)为什么说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学生回答后,教师再依教材要点进行小结。
  
  5.作业
  
  (1)制作《中国原始社会简表》
  
  (三)教法建议
  
  1.本课考古材料较多,学生自学理解有一定困难,应以讲述为主。
  
  2.本课以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状况、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贫富分化现象、黄帝对华夏族形成所作的贡献为重点,以母系转为父系和阶级的出现“禅让制”为难点。在突破难点上,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向学生讲解清楚。
  
  3.讲课时要注意把出土文物资料与古代传说互相印证,说明课文所引传反映原始社会哪些发展阶段的情况。
  
  4.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利用挂图或图片、幻灯片增强学生的认识能力。
  
  5.本课教学结束,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我国原始社会的历史作简单的总结,并让学生制作图表。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学科吧旗下教案网http://www.jsfw8.com/jafs/

    以上《氏族公社时代的居民(历史教案)》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优秀教案»氏族公社时代的居民(历史教案)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氏族公社时代的居民(历史教案)》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