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第20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之四

日期:2017-06-29  类别:优秀教案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第20课三国鼎立教案之四

第20课三国鼎立教案之四

 设计思想

  本课采用讨论式教学方式

意义:

  讨论课意为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课堂教学,具体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就教师或学生提出的或发现的问题(包括教师有准备的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进行讨论的课。

  讨论课有益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能较为充分地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同教师以及同学相互交流中主动理解的自觉性和大胆批评的精神,即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条件:

  讨论课应选择那些社会上广泛传播的知识内容,或者课前给学生对课文不足部分的补充材料,并在课前完成阅读。

  对学生在讨论内容上的已有基础,应有清晰的了解和判断,以便确定讨论的知识深度和广度。

  应充分显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讨论课中教师的讲述要少,但更要精,包括引导学生注意到课文指示出的重要知识点,补充必要的材料,尤其是不能减弱带有情感和文采的话语。讲述的口吻应表现“我”仅是讨论中的一员,以利于和谐、合作的课堂气氛的形成。

  讨论问题的设计应有深有浅、层次不同,包含“因材施教”和面对全体学生的教育思想。

几点说明:

  这一教案设计前,就三国历史的两上重要人物曹操和诸葛亮,在北京八中初一少年班和普通班、北京三中、北京幸福村中心,对这四个层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教案中括号内的学生谈话,就是吸收了上述学生调查结果,以往的课堂实录,经过了语言加工,也多多少少考虑今后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而写成的。限于篇幅和文字表述的限制,不可能把讨论课具有的生动活泼的情景如实反映出来。各类不同学校对教案中的讨论课题可酌情选用。

教案

(一)教学目的

  思想教育:

  1.批判地继承曹操、诸葛亮的道德、精神。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败的原因。

  知识传授:

  以教材中课文末尾的习题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能力培养:

  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将阅读、听讲、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的思维品质的培养。

  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教学重点、难点:

  对曹操、诸葛亮的评价,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渗透杰出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教法建议

  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法进行本课的教学,教学用具为中国古代史地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4幅彩色地图: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形势。

(三)教学过程

  我们已经学过第22课棗三国鼎立,就是那像一个圆鼎的三条腿分立似的分布在中国大地上的三国。今天我们再来共同讨论这课的内容。

  三国鼎立是哪三国?(魏、蜀、吴)我料到你们是知道的,但未必很清楚,请翻翻课本找到关于三国建立的那一段,并参照注解,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讲。(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东汉的末代皇帝汉献帝,建立魏国,历史上习惯称之为曹魏,都城在洛阳,即原东汉的都城。第二年,221年,刘备以成都为都城,也称帝,国号汉,因为在四川,四川古称蜀,所以又称蜀汉或者蜀。)蜀汉占有今四川、云南大部分,贵州全部及陕西、甘肃一部分。(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229年正式称帝,史称孙吴或东吴,都建业,即今南京。)三国从历史上最后消失的年代是280年,算一下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大致上多少年?(60年。)而它的酝酿过程,也就是说从一统天下到天下三分的转变、过渡,从哪一年算起来合适呢?(镇压黄巾大起义、184年。)从184年到220年其间是东汉末期的36年,这些年当中的社会景象、社会特点怎样?(各地的官吏、豪强趁机扩张势力,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连年争战,东汉皇朝已经分崩离析、名存实亡,真是天下大乱哪!)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东汉皇朝从中期起就已经非常腐败,农民起义爆发时无力镇压,只能依靠地方势力,前面讲过东汉的豪强地主既有自给自足的大田庄,又有军事设施坞堡和武装力量家兵,还把持地方甚至中央政权。)这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三国鼎立从酝酿时期起,前后加起来长达96年,将近百年。古人常说乱世出“英雄”,当然这英雄要打上引号棗未必真英雄,有的人不过是骄横一时、称雄一时。你能不能把这个时代的英雄道出一、二?我们也来了“青梅煮酒论英雄”,尽管没有青梅和煮酒。(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董卓、袁绍、袁术、吕布、刘表、孙策、周瑜、鲁肃……)同学们知道得不少,真是“一时多少豪杰”,他们的故事,以其特有的魅力,被不断地记载在各种书籍中,代代相传在人们的口头上,再经民间艺人的加工,最后由文学家罗贯中写成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我记得小说最开头有这么几句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非成败转头空,转头之间或得或失,我觉得这个道理突出地表现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两大战役中。

  这两大战役都有曹操这个主角,大概同学们对曹操也很有兴趣,先从课文中找出这两个战役的年代。(官渡之战在200年,赤壁之战在208年。)相距仅仅八年的两战,曹操呢?(一胜一负。)前者是从以少胜多,三、四万对10万,后者呢?(以多败于少,20多万对5万。)这是为什么?请大家评论,先说说官渡之战,注意不再叙述事实经过,只是概括地分析列举。(官渡之战前,曹操与袁绍是北方的两支颈旅,他们之间决定性的较量如箭在弦上,尽管曹操弱于袁绍,但也有相当的实力。曹操收编了30多万青州黄巾军,军事实力大为增强。他迎汉献帝都许,控制着皇帝,政治上占优势。)“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前谁实行过?(管仲建议齐桓公实行过。)意义何在呢?为什么这就能在政治上占优势?(这是顺应了当时人的正统观念,谁也不愿轻易地当篡位的乱臣贼子。)而这种作法为什么对曹操尤其重要?(曹操当时还没有、还缺乏相应的威望和号召力,尤其是因为他父亲是宦官的养子,地位很微妙,一方面使他得以结交士大夫,另一方面又使他被一些士大夫瞧不起。)好,再说说别的。(曹操实行屯田,保障了军粮,也赢得了人心。)关于屯田,呆会儿我们还要研究研究。接着说。(曹操重视人才,乐于听取建议。像袁绍手下的许攸,如果不是敬佩曹操,怎么会投奔他呢?!曹操对敌方的叛逆者,向来有高度的热情和真诚的信赖。官渡一战也表现了曹操的军事才能。)大家看地图,谁来说说这一仗的打法,论一论曹操的军事思想。(曹操先是声东击西解了白马之围,又诱敌深入,在延津以己局部优势破敌局部劣势,之后,以生死存亡在此一举的决心,坚守官渡,看清了袁绍远道运粮的弱点,恰有许攸来降,在关键时刻起了重大的作用,赢了决定性的一步棋:夜袭乌巢,火烧袁绍军粮,使本来就不稳固的袁绍全军动摇。曹操运筹谋略,真是出奇制胜。而袁绍自恃祖上根基深厚,地大、兵多、粮足的优

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学科吧旗下教案网http://www.jsfw8.com/jafs/

势,以至不可一世。)那当时人心所向呢?(基本上向着曹操。)为什么?(曹操打击豪强,抑制兼并,保护农桑,以法治军,如有一回他马踏青苗,就“以发代首”。许多方面袁绍与曹操相反。北方人民久经战乱,渴望统一,必然支持自己拥护的力量。)

  大家总结得比较全面了,接下来,我要向同学们补充的是,官渡之战后曹操继续对袁绍的残余势力作战,经历了极其艰难的奋战,直到207年获得最终胜利,标志着曹操基本完成北方统一。当他得胜还朝途经勃海边时,留下了这豪情满怀的诗句,看课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再看看注解。这一年曹操53岁了,他的壮心是什么?(南下统一全国。)那他将遇到的对手是何许人也?(刘备、孙权。)还有,看课文和注解。(占据荆州即今湖南、湖北的刘表。)其实刘表不值一提,我们先看孙权,他的势力范围在哪?(长江下游的江南一带。)200年,就是官渡之同年,孙权哥哥孙策遇刺身亡,从此,他继承父兄开创的基业并大有发展,无怪乎曹操夸他什么来着?(“生子当如孙仲谋”)仲谋是他的字。刘备呢,这位曹操口中的“天下英雄”,到207年,就是曹操已完成北方统一的同年,他还无立足之地呢。刘备依附于荆州刘表,但他不甘寄人篱下,思贤若渴,于是就在这207年他三顾茅庐,请出了在隆中草屋隐居的诸葛亮,字孔明,接受了这位年仅27岁的诸葛亮为他设计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内容?(占据荆、益,联孙抗曹……)刘备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第二年,208年,孙刘联军在长江边的赤壁与曹操对垒。请大家谈谈在这一战中居于优势的曹操,弱点在哪里?(曹操远道而来,十分疲劳,已如强弩之末;曹军将士多是北方人,不习水土,不习水战,可偏偏要“舍鞍马,仗舟楫”,舍长用短;刚刚降曹的荆州水军,怀有戒心,疑虑重重,军心涣散;……)曹操有多年的作战经验,手不离兵书,对兵法非常精通,可对自己的这些弱点怎么能全无认识?是什么蒙蔽了曹操的智慧?(是他的骄傲。208年与200年的曹操已今非昔比,况且又轻易地拿下了荆州,他像200年官渡之战时的袁绍一样,禁不住迷惑,一再地中计,这也说明他的对手看准了他的弱点而有充满信心地谋划设计。)说说曹操中了哪些计?(蒋干盗书,中了周瑜的离间计,杀了荆州水军两员难得的将领;庞统的连环计,把战船用铁链、铁钉连锁在一起,上铺木板,减少风浪的颠簸。)这些情节中都有虚构的成份,我得插几句话:“《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得之于历史,历史因小说而得到广泛传播,但历史毕竟是历史,小说又终归是小说,鲁迅说《三国演义》是七实三虚,要注意加以分辨。接着说曹操中计。(最后中了东吴老将黄盖的诈降计,黄盖得以轻舟载着浇了油的柴草向北驶向曹操水寨,趁风纵火,火借风势,使曹操水寨立刻陷入火海之中。)这是阴历十一月冬天,何来东南风?是诸葛亮在七星坛祭告上天而来吗?(当然不是。是因为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气象预报得准确。是因为根据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常识,已把握了这里气候的特殊性。)说得太好了,你们把历史和演义已经在加以分辩了。我记得苏轼的《赤壁怀古》词里形容“谈笑间”,曹操战船已“灰飞烟灭”,但也有人认为曹操不是因水战火攻战败的,(我见过一个材料说当时曹军瘟疫流行,死了许多人,迫使曹操退兵,材料上说这是对这一带做了大量科学调查的结果。)是的,我也见过这个材料,这与史书《三国志》上的记载也是一致的。撇开导致赤壁之战胜负的具体原因,还是看人心所向?(南方人对曹操南下,打破他们比北方人相对安定的生活,心情上肯定是不欢迎的,所以才拼命地抵抗。)你能否找到更深层的原因?(看来南北统一条件并不成熟,或者说双方势均力敌。)是啊,曹操也省悟到这一点,败归北方后,未敢再南下。

  但是,曹操仍“壮心不已”,从210年起三次下令求贤,看看课文。211年起亲自率军西征,看地图,占据了雍州、凉州、伸向西域,一诗人赞颂他“拓土三千里,往返速若飞”。220年,曹操病逝,对他一生的评价是一个1000多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依你之见呢?(曹操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他心黑手狠,杀华佗、吕伯奢、孔融、杨修……攻打陶谦时,杀男女数万口;曹操爱惜人才,他从下层选拔,从敌方争取,像对关公、赵云,不惜一切代价。官渡战后发现的他手下人通袁绍的书信,他下令烧毁说:“自身难保,何况众人”,包括为袁绍写过讨伐曹操文告的用词尖刻还骂了祖宗的人,曹操也能委以重任。不少的英雄才士聚到他的帐下,形成了一支劲旅,一个智囊团。曹操重视文化,从匈奴赎回蔡文姬,他本身也是一位大诗人;曹操是既仁慈又暴虐,既是气质豪放,又是心胸狭窄,既聪明又刁钻,正如人家说他的,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虽然曹操到死还是汉朝的魏王、丞相,但因为他为他儿子篡权准备了充分的条件,所以,有人把他说成乱臣贼子,这是不对的,谁有本事谁就该当王称帝。罗贯中以汉朝为正统,尽管刘备都已经破落到织席贩鞋的地步,但因为他是皇族后代,再高举“兴复汉室”的旗帜,罗贯中就对他和他的下属大加美化,而在《三国演义》的影响下,曹操就成了戏曲舞台上的白脸的奸臣,这是不公平的。)同学们对曹操分析得很全面,曹操是一个既多疑奸诈,又最有大信,既凶残杀人,又最宽洪大量的人,在他身上充满着好多好多矛盾,但你看能不能从矛盾中找寻一条主线?这就是他的自我评论:“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雄。”意思是假如国家没有我,不知会有多少人称帝,多少人称王。他戎马一生,兼并群雄,统一北方,发展生产,功劳是不可低估的呀。对曹操的评论就谈到这儿。曹操死后三国相继建立,人们常说曹操是三国时人,其实他一天也没在三国时代生活过。我还想请你们说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从秦汉以来统一的国家到三国鼎立,这是历史的倒退;从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割据混战到形成三国是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就是进步的;三国是从分裂到统一的过渡、转变时期。)好,这是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下面我们分别了解一下魏蜀吴三国的发展情况。先来看魏,曹魏屯田,看注解。这种方式是西汉开始的,但主要是在边防,三国都曾采用过,从规模和成效上,蜀不如吴,吴不如魏。在“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的思想指导下,从曹操到他的后继者,从许都到黄河、淮河流域,曹魏大兴屯田。对此,历史学家看法很不一致,像著名学者郭沫若说“屯田是把农民被奴役的情况扭回过来”,也有人说“屯田是国家用强制手段把农民的收获物按官六私四或对半分的高度剥削。”你的看法呢?(屯田是既使曹操占据了地盘,又给他供给了军粮;官六私四或对半分的剥削是太重了,可是比做豪强地主田庄里的依附农民要好一些;屯田民能有一块土地耕种,而且也不会被大地主兼并走,生计有了着落;屯田是把农民从豪强地主的奴役下扭回过来,给郭老的话加个定语更确切;屯田民原是流亡农民,无家可归,成了屯田民,总算有饭吃了,不至饿死;当时洛阳、长安一带几乎荒无人烟,不靠政府的组织,也很难把大批荒芜的土地开垦出来,整个社会的生产上去了,人民的生活才能有所保障。)同学们在谈话中重视了一个分析历史问题的观察方法,那就是把问题置于当时的时代,历史地看待历史。曹操在一首诗中这样描述他的时代:“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当时的户籍“十不存一”,那十分之九的百姓呢?是死于兵火?还是死于饥寒?怕也有不少是颠沛流离,躲避军阀的兵锋,蔡文姬诗中的军阀形象是:“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俘虏是“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把屯田这个问题置于这种历史环境中去看待,是非功过就清楚。屯田的同时,曹魏还重视了兴修水利和新生产工具、技术发明的推广。你看课本上的图:翻车,能看出它的用途吗?(是灌溉工具,从低处往高处,从河里往岸上提水用的。)看课文,汲读作jī,意为从下往上打水。谁能看着图讲解一下这翻车怎么汲水,有说不出来的地方,我

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学科吧旗下教案网http://www.jsfw8.com/jafs/

给你“帮腔”。(把木制的水槽靠在岸边,槽里架一块和槽一样的宽的板,板的上端装一个大轮轴,板的下端有一个小轮轴,一条由一块块小板连结成的长链环,在那块板的上下两面,绕过大小轮轴。)当那两个人踏动那大轮轴上的拐木,大轮轴转动带动长链环棗龙骨板叶转动就把水从下边,用个什么动词最妙,最贴近?(刮上来。)如果要把这两个人解放出来,用什么力量代替?(畜力。)可是牛、马踏不了那拐木,怎么改装?(让牲口转靡盘,再用一个立齿轮转动一个卧齿轮,就能带动大轮轴。)用你们小学自然科学里学过的机械知识,是能完成这个改装的,可是我们的老祖先还要等几百年以后才能解决。(翻车也还可以采用水力、风力。)你们的想象很丰富。曹魏时,还把水排棗水力鼓风冶铁推广到官营冶铁作坊里。看那四张图:牛耕、采桑、播种、扬场,和中原技术差不多了,可这是在今甘肃,说明了整个北方农业的发展。

  让我们转到西南的蜀汉,它的建立是在赤壁之后,刘备乘机占据荆州的大部,接着以三年时间占领了益州,即今四川,这才发展到三分天下而居其一,何等艰难!孙权见刘备实力增长,袭击镇守荆州的关羽,关羽败走麦城,被吴军擒杀,结果呢?(刘备失了荆州。)刘备称帝不久,对东吴如何?(他报复东吴,在彝陵之战中被东吴用计打败,刘备病死在长江三峡口的白帝城。)临终呢?(把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从此,蜀国就由诸葛亮来支撑,所以人们说诸葛亮治蜀,说说你知道哪些事?(刘备死后,诸葛亮第一件大事就是派人出使东吴,重修盟好。还有,整顿蜀国,加强法纪,劝民农桑。)我插句话,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课文中诸葛亮的一段话。(“今民困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蜀国靠锦的生产和贸易、远销魏吴,来维持生存。锦是丝织品中最华丽、最名贵的,要不然怎么会以金字为偏旁呢!蜀地的丝织也源远流长,最早见于甲骨文的“蜀”字,有一种说法说是桑中虫,早在战国时的秦国就在蜀郡设置了锦官,可见早已有了织锦业,到三国时蜀锦在中国各地的织绵业中号称头名。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诸葛亮重视水利那一段。诸葛亮曾明确指出:“此堰是农业的根本,是国家的资源。”那诸葛亮堤是为了防止洪水冲刷低洼地带的庄稼而修的。还知道诸葛亮治蜀哪些事?(诸葛亮亲自带兵平定西南少数民族的武装反抗,七擒又七纵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当时西南,今云贵川一带叫南中,看一下地图。诸葛亮这七擒七纵是什么战术?(既打又拉,但攻心为主。)这是采纳谁的建议呢?(马谡,他在诸葛亮南征前说:“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为什么“心战为上”?(南中多山多水,又偏辟,又险要,动用一次武力很不容易。即使武力上打赢了,派驻大量军队也不可能,要是人心不服,会再反抗,朝廷承受不起。从地图上看,南中地方很大,占了蜀国差不多一半,假如南中不真心实意归顺蜀国,蜀国很难办。从地图上看蜀国北有魏、东有吴,南中是蜀的后方,南中不安定,诸葛亮怎么能六出祁山?!)诸葛亮平定南中是在225年,从春天开始,秋天结束。结果是孟获心悦诚服,跪在诸葛亮面前流着泪说“南人不复反,”从此恪守誓言。尽管南中还是非常落后的所谓“不毛之地”,但也不乏金银战马和勇武的战士,给诸葛亮以巨大支持。诸葛亮派人给南中人传授煮盐、冶铁、牛耕、织锦的技术,至今在那一带的各族人民中还流传着对诸葛丞相充满深情的佳话。在三国当中,论民族政策,属诸葛亮最为成功。当诸葛亮解除了东顾和后顾之忧,就在他生命的最后八个年头中,北伐曹魏,历史上称之“六出祁山”。但他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营。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抒发了对诸葛亮和对他未能完成统一大业的无限惋惜之情。诸葛亮在后世人民的心中已达到神灵的程度,把他当作忠诚和智慧的化身。你心目中的诸葛亮怎么样呢?(我特别佩服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我不佩服,因为他“一心只为酬三顾”,辅佐昏庸的刘禅,就应当取而代之;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明知蜀国地小力弱,却六出祁山,为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其实从东汉桓帝、灵帝以来,百姓吃够了苦头,再让他们“思汉”已不可能,天下本不是刘家的;诸葛亮六出祁山是一种以攻为守、以战求存的战略;我敬佩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军法严明,又能自贬三等,做自我批评;诸葛亮治蜀能任人唯贤,开诚布公,集思广益,他自己也能清廉一生,无愧为一位政治家;诸葛亮还是军事家,打了许多胜仗,司马懿说诸葛亮是“天下奇才”;诸葛亮还是气象学家,发明家,发明了木牛流马;诸葛亮特别能揣摩人的心理,他是个心理学家。他神机妙算,遇事先知,是个名副其实的“智多星”;我看诸葛亮的神奇,是让罗贯中给“吹”出来的,以此达到他贬低曹操的目的。)我同意同学说的诸葛亮的事迹未必都是真的,未必那么“神”,我也希望同学能谅解诸葛亮的那种“愚忠”,因为我们要“设身处地”地为古人想,想古人之所想。我心目中的诸葛亮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正像同学已经指出的,我最敬佩他高尚的道德品格,特别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当然,是为了人民。

  我们对三国的了解只剩东吴了,回想东吴立国的江南,在遥远的春秋战国时代,曾有什么诸侯国呢?(吴、越、楚。)自从秦汉以来,统治中心在哪个地区?(在关中,在黄河流域。)因此,可想而知,我国南方还落后于黄河流域,地广人稀。等到东吴建立,自然会给江南的开发带来一个机会,一种保障。而这一时期江南得以发展还得到一个什么条件?(东汉末年,北方战乱,许多人南迁,又带去了北方先进的工具、技术、文化。)再看课文,对开发江南做出贡献的还有?(少数民族山越。)从课文来看,吴国的经济有多方面发展,哪几方面?(农业从火耕水耨到推广牛耕,手工业制青瓷、造大船、麻织、丝织,海上交通发展有万人船队到台湾,与许多国家包括欧洲的罗马的贸易往来。)在这当中,我想多说几句造船,从原始社会的独木舟,到春秋战国已有多种类型的战船,汉代的多层楼船、橹、舵、布帆的发明,东吴的造船业大大超过前代。为什么?(东南地区多江河湖泊,交通运输以舟船最为便利。东吴北有曹魏,西有蜀汉,东南面向浩瀚无边的大海,自然会努力向海上发展。)是的,东吴的海船据说已远达100多个小国和地区,而其中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航行就是孙权派卫温到夷洲、即今台湾。看地图,看那台湾岛,我们倒数第二小的省,却是最大的岛,被台湾海峡从大陆边缘轻轻切开,又紧紧靠在大陆的旁边,据地质学家判断,台湾是大约距今1万多年前开始与大陆分开的,据考古学家的判断,台湾出土的原始社会的石器、陶器,与大陆东南沿海的同期出土文物属同种文化。所以,我觉得,无论从地理上,还是从历史上,台湾与大陆真是相隔而又相连。卫温到夷洲,把当时的台湾人称作山夷,发现夷洲土地肥沃,既生五谷,又多鱼肉,说明山夷是农耕兼渔猎。这次航行,成为台湾与大陆大规模的相互联系或者说汉族人到达台湾的最早记载。

  三国中的每一国都追求以自己的国家统一中国,三方的角逐竞争,最后的胜负如何,通过以上我们对三国的分别了解,我想你会有一定的估计吧。不过《三国演义》最后一回也是三国历史的最终结果棗三分归一统局面的出现,可要等到下一节课才能看到啦。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学科吧旗下教案网http://www.jsfw8.com/jafs/

    以上《第20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之四》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优秀教案»第20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之四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第20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之四》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