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www.jsfw8.com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一国两制"构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
2.能力培养
理解实行"一国两制"的现实性和可能性。归纳中国为什么能在20世纪末实现香港、澳门的回归。讨论按"一国两制"构想和平统一海峡两岸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中国的统一开辟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并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新途径。
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⑶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教学要点
1.重点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港澳的回归不仅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同时也是我国外交工作一大成就,更为实现台湾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树立了有说服力的范例。
2.难点
港、澳回归和处理台湾问题涉及经济、外交、统战诸多因素,既有历史遗留问题,又有现实难题,学生不易理解。
三、导学提纲
导入新课
播放或由学生朗读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引出课题。
(一)自主学习
1.香港、澳门是怎样被分裂出去的?
学生讨论回顾近代史关于香港、澳门的知识。(教师也可以适当补充)
香港:英国自鸦片战争以后,迫使清政府在1842年、1860年、1898年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对香港的统治权(教师可展示香港问题形成的历史图片)。
澳门:16世纪中期以后,葡萄牙殖民者以先欺骗,后强占的手段,占领了澳门。
2.台湾同大陆有怎样的历史联系?台湾问题的由来如何?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三国时,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隋炀帝三次派人到流求,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清朝于1683年设立台湾府后于1885年在台湾设省)。在近代,日本在1895年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1943年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都肯定台湾归属中国。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中国。1949年,蒋介石集团内战失败,退居台湾。1950年,美国武装力量进入台湾岛与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从此造成了海峡两岸的长期隔绝状态。
3.什么是"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是如何形成的?"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先是由谁为解决什么问题提出的?
4.我国政府是如何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
(二)小组合作
1.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的良策?
2.我国为什么能在20世纪90年代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3.你认为解决台湾问题有哪些有力因素和不利因素?
(三)课堂展示
1.什么是"一国两制"?
2."一国两制"的提出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香港是怎样被分裂出去的?
4.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我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时间及历史意义?
6中国为什么能在20世纪90年代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7.结合实际谈谈解决台湾问题有哪些有力因素有哪些?
8.绘制香港特别行政区旗并说出其含义?.
(四)质疑答辩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大业的看法?
2.既然我国政府提出"一国两制",为什么不承诺在台湾问题上放弃使用武力?
四.学生小结
(实现祖国的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20世纪的最后20年,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统一大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然而台湾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虽然存在的众多的不利因素,深信经过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终将实现。)
五.达标测试
1.单项选择:香港的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提出这一的国家领导人是()
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邓小平
2."一国两制"的"两制"指的是
A两种社会制度B两种法律制度C两种经济制度D两种军事制度
3、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是在()
A1984年B1997年C1998年D1999年
4、下列对于香港、澳门的回归,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B打破了海峡两岸人为的隔绝
C洗刷了中华民族的耻辱D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5、实现"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A坚持一个中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学科吧旗下教案网http://www.jsfw8.com/jafs/
国B坚持社会主义制度C坚持和平统一D实行两种社会制度
6、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占领的标志性事件是()
A香港回归祖国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澳门回归祖国D西藏和平解放
7.20世纪80年代海峡两岸交流日益频繁,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增进了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和沟通B增进了民族感情和民族凝聚力
C说明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D说明祖国统一问题已基本解决。
8、阅读分析
国民党元老于佑任,原籍陕西,早年追随孙中山从事反清革命。后历任国民政府审计院院监察院院长等职,1949年,于佑任随国民党到台湾,但他念念不忘故土家园。晚年,其思乡怀旧,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愈加迫切。1962年1月24日,83岁高龄的于佑任在病中写下了一首题为《国殇》的绝命诗,可谓一曲悲歌传千古。
请回答:
⑴材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⑵读了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受。
⑶为解决"台湾问题"我国政府提出了什么样的构想?
六.知识归纳
目的:。
时间:。
"一国两制"构想提出者:&
nbsp;统一大业必将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
七.实践活动
1.绘制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图。
2.学唱《海峡两岸统一歌》。
3.搜集整理大陆与台湾相关的资料,出一期手抄报。
附录:
了解台湾
(一)台湾的地理
台湾岛形状狭长,从东到西,最宽处只有144千米;由南至北,最长的地方约有390多千米。全岛总面积35788平方千米,地形像一只纺织用的梭子。
台湾本岛是一个多山的海岛,高山和丘陵面积占2/3,平原不到1/3。中央山脉、玉山山脉、雪山山脉、阿里山脉和台东山脉(又称海岸山脉)是岛上的五大山脉。
台湾岛地形,中间高,两侧低。东部多山地,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玉山山脉的主峰玉山,高3997米,为台湾第一高峰,也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最高峰。阿里山脉的主峰大塔山是着名风景区。
台西平原的面积为45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有3250平方公里,占全省耕地总面积35.2%,为农业最盛、人口最密的地区。
(二)台湾的历史大事记
1.约3万年前,台湾原住民的祖先"左镇人"从大陆东南沿海到达台湾。
2.230年,吴王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1万余名官兵"浮海求夷洲"。
3.1292年,元政府在澎湖设立了巡检司,隶属于晋江县。
4.1662年2月9日,荷兰人退出热兰遮城投降,郑成功收复台湾。
5.1684年,清政府决定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管辖。
6.1885年10月,慈禧太后下懿旨,诏准左宗棠提出的台湾建省方案。
7.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8.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开罗宣言》严正宣言:"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9.1945年10月25日,国民党政府在台北举行台湾省日军受降仪式。
10.1949年12月7日,国民党宣布退守台湾,国民党"政府"迁至台北,海峡两岸从此再度隔绝。
11.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杜鲁门下令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
《乡愁》--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歌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