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一)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目标:
一战后,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其特点;罗斯福新政的目的、特点、主要措施及其效果。
2.思想教育目标:
①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危机必然导致帝国主义国家内部和彼此之间政治矛盾尖锐化。
②罗斯福新政是利用国家权力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和调整,藉以消除危机。它不触动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因而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3.能力培养目标:
①通过对1929——1933经济危机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分析罗斯福新政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从而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③指导学生初步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和发展推动社会变化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难点:
有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概念:股票交易、生产过剩、货币金融、银行信用等,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和重要措施。
(三)教学时数:1课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法、谈话法、幻灯
(五)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一战的原因是什么?
2.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过哪些会议?有何影响?
[导入新课]凡一华体系建立后,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暂时得到缓和,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无阶革命都遭失败,资本主义国家统治暂时稳定。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讲授新课]
一、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板)
(P12大一)(问)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繁荣局面的原因是什么?(相对稳定)
1.相对稳定局面的形成(板)
(问)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暂时缓和(凡一华),欧洲革命运动陷入低潮(镇压),各国经济恢复)。
一战中受到严重创伤的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恢复,1924——1929年,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经济呈现出繁荣局面。那么,这一时期的工业发展情况如何?
2.各国工业生产的增长(板)
(P73大一)(问)各国生产发展的特点?
总的来讲,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较快,尤其是美国。然而在发展的背后,资本主义社会难以避免的以产品过剩为标志的经济危机因素也随着生产发展同时增长起来。一时的“繁荣”被资阶看成了“永久的稳定”,出现了盲目扩大和财富更加集中。(P73胡佛竞选图,读小字)
二、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板)
1.首先在美国爆发(板)
(P73小)导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种生产过剩并不是社会产品已多到人们消费不了的地步,而是人们手中的钱不足,购买力不足,使生产出来的产品越积越多,出现“过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定后,生产过剩的危机便周期性地震动着资本主义社会。这次经济危机最先爆发在美国,不是偶然的。经济崩溃前的10年,是美国极度繁荣的时代,在此期间,美国的工业发展迅速。(P12图)这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公路交通堵塞的场面。由此可见汽车工业的发展飞快,世界金融中心由伦敦转向纽约。生产发展的同时,社会购买力相对下降,工人工资的提升速度远远跟不上工商业利润的增长。美国当时有60%的家庭年收入还不到购买最低生活必需品的水平。消费力不足,不断增多的商品便无法销出,造成生产和消费脱节,而垄断资本家为追求高额利润不顾后果,继续扩大生产,而国家却采取自由放任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和销售的矛盾冲突终于一发而不可收拾。
(P73《纽》图)纽约的股票市场不仅是美国,而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晴雨表。经济状况、政治气候的变化首先从这里反映出来。1929年10月24日,股票交易所的门前,拥挤的人群心急如焚,手里的股票如同一团炭火,恨不得马上抛掉,仅一天内抛售的股票达1000多万股,这一天被称为“黑色的星期四”,股票暴跌之快,自动电报机都来不及报行情。到11月,股票市场完全崩溃,百万富翁一夜之间变成赤贫,跳楼、上吊、用煤气自杀比比皆是,纽约股票市场的崩溃,正是经济危机爆发的火山口,危机迅速蔓延到金融商业、工业、农业各个部门,美国经济随即全面陷入毁灭性灾难之中。
那么,这场从美国开始,而后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有什么特点呢?(P74表)
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环性强(板)
经济危机中,受害最深重的是什么人?(P74图)职业介绍所前是什么情景?(一条长龙);它说明了什么?(失业的人多);在经济危机中,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超过3000万,美国达1500~1700万人,失业者通宵达旦等候在职业介绍所门前,冬天,为了御寒,失业的人用麻布片把裤腿扎起来,以便保暖。(P25图)等候领取救济面包的依然是长队,成千上万的人在挨饿;各城市出现了用破烂洋铁皮搭起的贫民窟,那是因为付不起钱被赶出家门。20年代的“繁荣”溜得无影无踪了。这些图画告诉我们,经济危机中受害最深的是人民!
3.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板)
在经济危机中,出现了这样一种不可思议的怪现象:一方面,成千上万的人饥寒交迫,生活状况十分悲惨,失业、饥饿、寒冷、死亡时时刻刻威胁着他们。另一方面,资本家却大量地销毁产品,特别是农产品,(P75小二),这是为什么呢?(保持商品价格,维护利润)资本家是绝不会对人民发善心的,这种现象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才有,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黑暗性暴露无遗。有人估计,整个危机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500亿美元。
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各国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为摆脱经济危机,各国纷纷寻找出路,美国是如何摆脱经济危机的呢?
三、罗斯福新政(板)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在这之前上任的胡佛总统一遍遍地宣称:“经济很快复苏”,“繁荣就在前面”。但是,实际上大量的胡佛村出现了,许多人盖着“胡佛毯”(旧报纸)在外面过渡,面黄饥瘦的男女老少拿着“胡佛袋”(破口袋)在垃圾堆里寻找食物,人们再也不相信胡佛的许诺了。1932年,罗斯福受民主党的提名,参加总统竞选。他发表广播演说:“我决心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深陷困境的美国各阶层选民对罗斯福抱有希望,‘新政’二字不胫而走,很快家喻户晓。罗斯福以自己的知识、口才、形象和克服危机的决心,以压倒多数选票竞选获胜。
1.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1933)(板)
1933年3月4日,千百万美国人民在收音机旁听新总统发表的就职演说。此后,罗斯福多次举行全国广播讲话,他像同大家围炉谈家常一样,用通俗易懂,亲切爽朗的语言,介绍情况,说明政策,求得公众对新政的理解和支持。这被称为“炉边谈话”。那么,罗斯福为什么要实施新政呢?
2.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和特点(板)
(P76大二)目的:消除经济危机。特点: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那么,罗斯福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呢?(P26大二~P77小)
3.罗新政的措施:(板)
①整顿银行(板):罗斯福就职时,全国4/5的银行关了门。第二天,罗下令全国银行休业四天,情况良好的银行获得执照重新开业,情况不佳的被勒令清盘,公布了存款保险法,恢复了人们对金融机构的信心,银行的信用得到恢复,现款回到银行重新流通,刺激了生产。
②调整农业(板):为克服农产品过剩以保持农产品价格,政府下令缩减大片耕地和屠宰大批牲畜。1933年,玉米、棉田面积减少了2900万英亩。屠宰猪、牛、羊2900万头,其损失由政府负责补偿。
③工业复兴法(板):这是新政的中心措施。(P76大四及小字三)
④兴建公共工程(板):什么是公共工程?美国在当时约有1500——1700万失业工人,还不算半失业工人。政府虽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学科吧旗下教案网http://www.jsfw8.com/jafs/
然拨款供各州免费向失业者发放生活必需品,这种直接救济的办法暂时帮助了失业者,但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罗斯福知道,必须为失业者找到工作,具体办法就是政府雇用失业者兴建公共工程,利用这种办法,既为失业者提供了工作机会,也使一些工程浩大、地方或私人无力或不愿干的公用事业设施得以建成。在这些公共工程中,最著名的是田纳西河流域工程。(P77图,小字)新政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效果。
4.新政的效果(板)
罗新政,是在从根本上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资阶的一种改良。产生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但新政的实施,避免了美国经济的彻底崩溃,恢复了生产力,部分地改变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困境,使美国走出了1929年以后的经济萧条的胡同。而且在政治上,使美国的法西斯势力未能发展起来,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成为一支重要力量。
[巩固小结]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美国似乎是从天而降,实际上它早已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背后潜伏着。危机的特点,正说明了对资本主义世界造成的危害深重而广泛,迅速而持久。罗斯福的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资本主义制度存在一天,经济危机的威胁就存在一天。
(六)板书设计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七)作业:
1.1929~1933经济危机特点是什么?
2.怎样看待罗斯福新政?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学科吧旗下教案网http://www.jsfw8.com/ja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