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设计理念
本节课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把目标定位在使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的环境.使学生的学习显现出较强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在指导学生西双版纳的知识目标的同时,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尝试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辨证思想和健全人格,实现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
教法分析
教师以"导"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环境.指导学生正确的使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景观图,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逐步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正确可持续发展观的渗透教育.
学法分析
新教材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体现此教学思想,本课主要设计以下的学习方式:
1,学生通过读书,读图,尝试独立地从课文和网络中获取地理信息.课堂上启发学生与教师互动,思考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2,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想法,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分工合作,相互交流,完成课题.
3,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和讲解,动手指导学生从网络,报刊中获取知识,并倡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加深体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运用景观图片等资料,说出西双版纳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并结合案例资料分析说明傣族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通过阅读有关地图和统计资料,分析归纳西双版纳旅游业崛起的原因,以及旅游业对西双版纳经济的带动作用.
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和交流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重点:丰富的旅游资源.
教学难点: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
教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收集有关西双版纳的资料,制作的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西双版纳的景观图片和傣族民族音乐.
[引言]这些优美的画面和旋律把我们带入美丽而神秘的西双版纳,今天我们常州地方旅行社,设想为我们常州市民开辟西双版纳新的旅游路线,那么,他们需要更深入的了解版纳,该如何进行呢我们就跟随他们一起来到版纳看看他们是怎样开展工作的.
[讲授新课]
首先,他们请西双版纳旅游局为他们介绍版纳的旅游资源.请准备的小组进行汇报.
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并根据学生的讲解引导学生讨论,思考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然后,需要西双版纳地方旅行社的合作,请他们为此设计旅行线路和安排.同样,邀请他们进行展示.
两组学生代表各自展示小组设计成果.请考察团评价.教师也参与评价.
接着,西双版纳政府为了欢迎考察团,他们为此对本地旅游业发展情况作介绍并展示近几年版纳经济的发展.
同样请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和交流.教师评价学生的表现.
最后,请考察团发表自己的看法,述说自己在考察时发现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的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述,对刚才学生的活动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发展出路.
问题:西双版纳旅游业出现下滑的趋势,请我们现在的各方人士为此献计献策.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学生的高招,提出西双版纳的旅游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绿色旅游,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总结升华]
在学完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后,思考:
⑴请学生对今天的学习内容有疑问的提出,然后进行解决.
⑵请学生谈谈西双版纳吸引自己的地方
⑶从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发展中,你有什么新的认识,对我们常州旅游业的发展有何启示.
◆教学反思
纵观上面的教学设计可以看出,它与我们大多数教师目前采用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有显著不同.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过程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
本节课堂教学设计围绕西双版纳的旅游业的发展.一开始,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本区有哪些旅游资源,如何开发,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和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等等,而是首先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背景基础上列举出他们知道的西双版纳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研究西双版纳的旅游业,由此获得更多真实的,感性的材料,丰富关于西双版纳的认识.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依据展示信息深入讨论旅游经济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并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展开创造性思维活动――为常州旅游发展出谋划策.
2,教学组织形式不只是大班集体讲授,还有全班集体研讨,小组合作探究,个人独立研究等组织形式
在本课教学中,有大班集体讲授,如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分析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在归纳旅游业发展对常州的借鉴并交流观点时为个人探究与全班集体研讨相结合;在收集,分析地理资料研究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和存在的问题时为小组合作探究;最后学以致用解决地理问题时为个人独立研究.多种组织形式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获得了地理知识,发展了地理技能,锻炼了地理思维能力.
3,教学材料不只是局限于教材,而是有一定的开放性
本课所使用的教学材料除人教版教材提供的材料外,还有教师共同课前收集的真实材料,以及学生自己在探究过程中从网上搜集的资料,因此,教学材料显现出相当的开放性.这些生动鲜活,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同时,分析讨论材料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及经验,把握地理问题的关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4,教学活动不只是局限于课堂,而是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
在本课最后,教师精心设计了一些便于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拓展活动,这样就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探究学习延伸到了课外.这些拓展活动紧紧围绕本课主题――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对地方经济的影响而设计.这些活动采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制作地理海报,地理公告板,地理展览,地理宣传小册子.发表地理小演讲,参与家乡旅游业的建设等等,不同的形式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锻炼拓宽了渠道,提供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