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六年级试卷:假期语文练习卷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语文综合能力训练卷

    姓名:请积极动脑筋,勤查资料及工具书,认真完成。

一.古诗文中“游”名胜。
下列诗句写的是哪处名胜吗?它属于哪个省(市、县)?请分别填在横线上和括号内。

(1)__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不识__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京口瓜洲一水间,__只隔数重山。( )(4)劝君更尽二杯酒,西出__无故人。( )

(5)朝辞__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6)__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7)即从__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__关。()

(9)故人西辞__,烟花三月下扬州。()(10)欲把__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二.下边所选古诗句中,每句都有一个动物名,请你把它们填出来。

1.柴门闻()吠2.千山()飞绝3.射人先射()4.不是养()人
5.牧童骑()6.意欲捕鸣()7.处处闻啼()8.但爱()美

9.两个()鸣翠柳10.一行()上青天11.两岸()声啼不住12.故人西辞()楼
13.月落()啼霜满天14.添得()四五声15.早有()立上头16.怕得()惊不应人

三、填字成语接龙.
1、谈笑风()离死()具一()格不()木三分
2、四面楚()舞升()易近()定胜()经地义
3、体贴入()不足()听途()长道()兵相接
4、趾高气()眉吐()象万()言万()重心长
5、脍炙人()蜜腹()拔弩()惶失(&

nbsp;)手不及
四、按要求写句。
1、欣欣向荣
①用来形容花草树木的
②用来比喻事业的
2、骄傲
①用来表示褒义的
②用来表示贬义的
3.成了
写成比喻句
4.天空中的小星星
写成拟人句
5.好像
写成比喻句
写成不是比喻句的

6.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陈述句)&nb

sp;
7.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反问句)

8.这些北京来的客人水平非常高。(改变词序,改变意思)
9.我家在市图书管附近住。(改变词序,意思不变)
10、特务很狡猾。(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蝉儿很爱鸣叫。(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他十分愤怒。(改为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每题在括号里写出。
1、一阵春风过后,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臂,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真像小孩子一样。()
2、桃花、梨花、海棠花……都开得笑盈盈的。()
3、我的爷爷走起路来,地皮都踏得忽闪忽闪的。()
4、许多小枞树披着浓霜,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5、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
6、春在哪里?春在操场上,春在教室里。()
7、他家的房子可小呢,只有豆腐干那么大。(


8、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人感到亲切、舒服呢?()

六、阅读。

1、到底还剩几只鸟

阅读提示:你喜欢“脑筋急转弯”吗?“脑筋急转弯”有标准答案吗?你怀疑过书本、老师的标准答案吗?读了本文,你会知道,同一个问题,换一个角度,就会有不同的答案;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有多种多样。

有一回,我(代、带)学生(坐、座)车到(踪、综)合实践基地——“绿野村”。车上有两个活泼好动的男生(提、题)议玩“脑筋急转弯”。

他们先出题□题目是□学生证掉了怎么办□我说□那就做一个嘛□错了□掉了捡起来不就好了□

然后换我出题,想起我在10岁时,被问过一个脑(lǎo、nǎo)筋急转(zhuǎn、zhuàn)弯的问题,那时被大家嘲笑了一番,现在我可以问学生了。“树上有10只鸟,猎人开枪打中(zhōnɡzhònɡ)一只,还剩(chènɡ、shènɡ)几只?”“当然一——只——也——没——有!”

这真是说到我心里的痛。我当时回答还剩9只,大家都笑我太笨了。答案应该是:另外9只听到枪声就都飞走了。尽管我认为有可能有耳聋的鸟,但是没人理我。

如今我的学生比我当年聪明。可为何思维也如此单一?为什么“脑筋急转弯”有标准答案?如果有标准答案,还能称为脑筋急转弯吗?孩子的创造力与幽默让我担忧啊!

于是,我说:“我没错,可以还剩下9只。因为——它的爸爸、妈妈、姐姐、哥哥、妹妹、弟弟和许多朋友都很疼爱它,他们舍不得飞走,都留下来直到它的葬礼完了才走。”

经我这么一说,学生思路大开,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答案。

“树上还有8只,因为有一只是聋子,听不见枪声。”

“树上还有1只,因为打中的一只刚好挂在树丫上了。”

“树上还有15只,因为那10只鸟原来是一个和睦的家庭。被打中的是鸟爸爸,当全家正在悲痛时,来了6只鸟声称是鸟爸爸的骨肉,要来分遗产。”

“树上还有20只鸟,因为打中的是一只母鸟,留下了一只幼鸟成了孤儿,()又引来了11只鸟要抚养它。”

“树上还有30只鸟,因为被打的是一只恶鸟,()又来了21只鸟表示庆贺。”

“树上还有49只鸟,因为树上原有5对恩爱的鸟,猎人打中的是一只雄鸟,使得一只最美丽、歌声最好听的雌鸟成了寡妇,()有40只雄鸟来追求它。”

“树上还有若干鸟,因为许多鸟都来抗议猎人的行为。”

……

听了孩子们的回答,我感慨万分!

1、划去第一自然段括号里不恰当的字。2、划去第三自然段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3、给第二自然段补上空缺的标点。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嘲笑()疼爱()庆贺()悲痛()声称()抚养()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恩爱()美丽()活泼()悲痛()聪明()单一()

6、在11、12、13三个自然段的括号中添上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不重复)。

7、分别写出文中3处破折号的用法。

8、文中的“我”开始担忧什么?

&n

bsp;

9、后来又“感慨”什么?

10、像文中的学生一样,你也说两种可能情况。

树上还有只鸟,因为

树上还有只鸟,因为

2、德国小学生的“绿色记事本”(唐若水)

阅读提示

头上的蓝天,脚下的大地,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我们做的每一件事,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事,对整个地球,整个人类都会产生影响。我们应该怎样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呢?读读下面的文章,你会受到启发的。

法兰克福一名6岁的一年级新生小奥茨刚刚到学校注册报到,就领到了一套教科书和一册看上去有点特别的绿色封皮的“绿色记事本”。老师告诉孩子们:这不是一本供写字或做作业的练习本,也不是一册一般的日记本,更不是一本普通画册。

绿色记事本的封面一片翠绿,上面印有森林、草原、草地和田野,就像在德国高速公路两旁常见到的风景一样。老师还告诉孩子们:绿色记事本是用“再生纸”制成的,原料是废纸和垃圾,因而用不着耗费大量木材——而这又意味着不必砍伐宝贵的森林。

一个星期下来,小奥茨的绿色记事本上就有了如下的记录:

星期一我为一种濒临灭绝的灰鹤捐了1马克的零用钱,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星期二晚上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忘了关灯,结果白白浪费了大量的电,真不应该!

星期三上图画课时,我因画得不够好而连撕了3张白纸,其实我是完全可以画得再小心些的。老师说,造一吨纸不仅要消耗木材,而且还要消耗大量的水。想到这些,我感到惭愧。

星期四我发现妈妈只为了洗我的2件内衣就开动洗衣机,不仅浪费水,而且也浪费了电。后来妈妈接受了我的建议,以后不再每天都开洗衣机,而且等衣服积得多些再洗。

星期五哥哥是个赛车手,但当他得知开赛车会排放大量污染环境的有毒废气后,他和几个也爱开赛车的朋友们竟然想出了一个弥补的办法——每年每人额外种20棵树!哥哥真聪明!他和他的朋友们真是好样的!

星期六爸爸带我上超市购物。原计划他开车去,后来听了我的话改乘公交车去,这样既可以节约开车需要的汽油,也可减少汽车废气的排放量。

星期日轮到我去丢垃圾,但我发现我家的垃圾袋里的垃圾还没有分类,于是我不顾臭味,耐心地将垃圾分类后再丢入垃圾箱,为的是方便环卫工人处理。

老师向全班同学朗读了小奥茨的“环保周记”,又说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写得不错,因而要求大家在课后互相传阅。尽管小奥茨开始时有点洋洋得意,但在传阅了其他同学的“环保周记”后,便再也不敢翘尾巴了。他还真诚地对老师说,他的邻桌小当娜比自己“更聪明”——她竟然成功地设计出一种煮鸡蛋可节约约三分之一能源的新方法:将生鸡蛋

置入少量冷水里煮,待水一开即可切断电源,而利用余热是完全可以把鸡蛋最后煮熟的。小奥茨一开始并不相信,待回家后实验了一次才心服口服了。有趣的是,现在全班同学在家煮鸡蛋时都采用了“当娜煮蛋法”,连一些老师在做了实验后也连连夸这是个节约电费的好方法。而另一名叫费格的小朋友更是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种“环保收支薄”——他与他父亲经过一番商量讨论后制定了每周用电量和用水量的“限额”,要是这一周超了,下一周必须节约一点以作“补偿”。在他的“环保收支薄”里,留下了这么几个字:本周已超额用了28度电,故我和弟弟都保证下周只收看3天的电视并停止玩电子游戏。这样自觉地严于律己,着实让大人们也肃然起敬。(摘自《新民晚报》xxxx年1月1日)

1、下面的字加一笔,组成另一个字,再组词。

例:木本(根本)代()去()竞()心()月()

2、照样子写4组字。

人从众木林森

3、比一比,再组词。

惭()拉()原()费()

渐()垃()源()废()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普通()消耗()弥补()心服口服()洋洋得意()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普通()表扬()节约()真诚()相信()得意()

6、根据字典义项解释词语(划去不当的)

濒临:1)接近,将,临;2)水边;3)靠近。

别出心裁:1)分离;2)分辨;3)分类;4)另外的;5)不要。

肃然起敬:1)恭敬;2)严正,认真。

7、用带点的词造句。

这不是一本供写字或做作业的练习本,也不是一册一般的日记本,更不是一本普通画册。

8、根据下面的话,设计“绿色记事本”的封面。

绿色记事本的封面一片翠绿,上面印有森林、草原、草地和田野,就像在德国高速公路两旁常见到的风景一样。

9、根据文章内容,请你也写两则“绿色”笔记

&n

bsp;

七、读读背背。

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列夫·托尔斯泰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八、文学常识:冰心是我国第一位儿童作家。叶圣陶是我国第一个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老舍是我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晏子春秋》是我国第一部专记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沈括的《梦溪笔谈》是我国第一部科普作品。《水经注》是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

--------------------------------------------------------------------------------

提示学习

八种常用修辞手法的定义:

(1)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乙事物(喻体)跟甲事物(本体)作比。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

要注意的是,用“像”“仿佛”不一定就是比喻。

(2)拟人:是把事物当作人,把它写成有人一样的感情和人一样的动作神态。

(3)夸张:是为了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某一事物,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4)排比:是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句子或短语量上够不上三个的,不是排比。

(5)对偶:是用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它一般只在诗歌或对联中出现。

(6)反复: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短语或句子的修辞方法。反复有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重复的词、短语或句子中间插入其它内容)两种。

(7)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不直接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的修辞方法。设问分两种,一种是自问自答,一种是问而不答。

(8)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以肯定形式问表示的是否定的意思。

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设问、反问、反复、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

一.古诗文中“游”名胜。
下列诗句写的是哪处名胜?它属于哪个省(市、县)?请分别填在横线上和括号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安徽泾县)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江西九江市)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江苏省南京市)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甘肃敦煌)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四川省奉节县)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江苏苏州)

(7)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四川东北部嘉陵江上游)

(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甘肃省安西县)

(9)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湖北武昌)

(10)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浙江杭州)

二.下边所选古诗句中,每句都有一个动物名,请你把它们填出来。

1.柴门闻(犬)吠2.千山(鸟)飞绝3.射人先射(马)4.不是养(蚕)人
5.牧童骑(黄牛)6.意欲捕鸣(蝉)7.处处闻啼(鸟)8.但爱(鲈鱼)美

9.两个(黄鹂)鸣翠柳10.一行(白鹭)上青天

11.两岸(猿)声啼不住12.故人西辞(黄鹤)楼
13.月落(乌)啼霜满天14.添得(黄鹂)四五声

15.早有(蜻蜓)立上头16.怕得(鱼)惊不应人

三、填字成语接龙.
1、谈笑风(生)离死(别)具一(格)格不

(入)木三分
2、四面楚(歌)舞升(平)易近(人)定胜(天)经地义
3、体贴入(微)不足(道)听途(说)长道(短)兵相接
4、趾高气(扬)眉吐(气)象万(千)言万(语)重心长
5、脍炙人(口)蜜腹(剑)拔弩(张)惶失(措)手不及

    以上《六年级试卷:假期语文练习卷》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六年级试卷:假期语文练习卷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六年级试卷:假期语文练习卷》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