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六年级试卷:人教版语文第12册期末练习题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人教版语文第12册期末练习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积累部分(35分)
一、看拼音写词。(4分)
miǎoshìwǔrǔpáihuáijīngzhàn
()()()()
liúguāngyìcǎizhōngmíngdǐngshí
()()
二、比一比,组词。(4分)
街()壁()峻()魂()
御()璧()竣()魄()
三、照样子写成语,越多越好。(6分)(每多写两个加1分,加满4分为止)
1、带重叠词(人才济济):
2、含反义词(大公无私):
3、含数字(一举两得):
四、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解释。(6分)
1、固:⑴结实⑵坚定⑶本来
人固有一死。()
战士们固守阵地。()
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2、任:⑴相信⑵给予职务⑶由着,听凭⑷负担,担当
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
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任务。()
弟弟很任性。()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这是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缩句:
2、鲁滨孙看到了船。
扩句:&nbs

p;
3、人民不会忘记为祖国捐躯的英雄。
改为反问句:
4、露珠在绿叶上闪光。
改为比喻句:
5、古文翻译:
⑴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⑵至之市而忘操之。
六、回忆课文内容填空。(9分)
1、纸上得来终觉浅,
2、,人情练达即文章
3、稻草捆秧父抱子,
4、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5、默写《匆匆》一文中的一处精彩片断,不少于60字。
[二]阅读部分(35分)
(一)自学古诗《别董大》,结合注释,写出诗句大意。(8分)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
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①董大:董庭兰,当时著名的音乐家。②曛:太阳落山时的余光,形容日色昏暗。③前路:前面要去的地方。
(二)
这个故事发生在美国的一个庄园主的家里。
一天中午,庄园主从外面回来,带回一把锋利的小斧子,随手放在门边,就去做活去了。
正巧,庄园主的儿子看到了这把斧子。他看着闪闪发光的斧子,十分喜爱,拿在手里左看右看,心想:这么亮的斧子究竟快不快呢?他很想试一试。于是,他带着斧子跑到了樱桃园里。
他选中了一颗细小的樱桃树,学着大人的砍树的样子,举起斧子用力砍下去。只听得“咔嚓”一声,小树被拦腰砍断了。
男孩一看不好,知道自己闯下了祸,就赶紧跑回家,把斧子放到了原处,躲到他的小屋里,忐忑不安地捧起一本书,装作专心的样子读起来。
几个小时后,庄园主回来了。当他经过樱桃园时,发现他最心爱的那棵樱桃树被砍断了,顿时大发雷霆。回到家里,他把果农叫来训斥了一顿,并要他把砍树的人追查出来。
一直躲在屋里的小男孩看到这种情景,心想,如果我不承认,万一错怪了别人,那多不好啊!但转念又一想,如果去承认了,爸爸要责备我,也许还会打我的。
该怎么办呢?他坐地床边犹豫了好一会儿,终于大胆地走到了爸爸面前,低着头,红着脸说:“爸爸,别再追查了,树是我砍的。”
父亲问明了情况,不但没有责备他,还把他搂在怀里,意味深长地说:“孩子,我为你的诚实而高兴。要知道,做人首先要诚实,这比100棵樱桃树还要宝贵。”
小男孩点点头,把父亲的这些话牢牢记在心上。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华盛顿。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3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6分)
犹豫:
大发雷霆:
忐忑不安:
3、本文对人物神态描写得很精彩,请摘抄两句。(4分)

②&n

bsp;
4、照样子写句子,一句话里要有两个动作。(4分)
他举起斧子用力砍下去。
5、读句子,回答问题。(6分)
①“如果我不承认,万一错怪了别人,那多不好啊!”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华盛顿是个怎样的人?
②“做人首先要诚实,这比100棵樱桃树还要宝贵。”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6、你还知道别的名人优良品质的故事吗?简单介绍一个。(4分)
[三]习作部分(30分)
题目:快乐的回忆
提示:1、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2、字数不少于400个。
附加题:(6分)
在下列成语中填出12生肖的动物名称
胆小如()老()破车狐假()威守株待()
叶公好()打草惊()()到成功顺手牵()
杀鸡儆()呆若木()关门打()一龙一()

    以上《六年级试卷:人教版语文第12册期末练习题》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六年级试卷:人教版语文第12册期末练习题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六年级试卷:人教版语文第12册期末练习题》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