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习题精选
1、(单项选择题)有些学生,视读书为“苦差事”,似乎老师、家长硬要他学,即表现为“要我学”,有些学生学习自觉,即表现为“我要学”。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
A.有没有高尚的追求B.有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C.有没有浓厚的兴趣D.有没有正确的目标
分析:
A、B、D项是二者的区别,但不是最大的区别。最大的区别是有无兴趣。因为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兴趣能把人的生命力调动起来,是人们活动的强有力的动机之一。兴趣,使人们更加热爱自己的事业,人们总把兴趣叫做“事业的大门”。
答案:C
2、(不定项选择题)严文井曾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总编辑,一位知名的老作家。年轻时,他四次考大学落榜。自己的苦恼、家庭的侧目不但没有使他沉沦,而且成为他努力的动力,促使他发奋自修,终于成为我国著名作家。这个事例说明严文井具有()
A.承受挫折的能力B.进取精神
C.正确的人生理想D.乐于自修、不愿上学的心理
分析:
这道材料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通过材料分析其中放映的道理。正确选项是A、B、C肢。A、B选项,题干内容都有明确说明,选项C虽然在题干中没有明确说明,但其成长经历也说明了这一点。选项D是错误的,严文井不是不愿上学而是没有考取。
答案:ABC
3、(不定项选择题)勇于探索和创新是培养和保持开拓进取心理、战胜挫折的重要手段。下列对于探索和创新的认识正确的有()
B.探索创新,是开拓进取的重要“发源地”
C.探索创新需要精神和勇气
D.探索创新需要不顾一切的冒险
分析:
此题意在考查对探索创新是否有正确的认识。A、B两个答案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探索创新的作用,是正确的。C、D则分别说明怎样探索创新,但C答案的说法是正确的,而D答案则是错误的。因此,在本题中A、B、C是符合题意的答案。
答案:ABC
4、(辨析题)开拓进取的品质来源于追求。
分析:
追求是各式各样的,有层次高低的不同,有了高尚的追求,才能为祖国和人民多做贡献。高尚的追求是推动人们努力进取的强劲动力。没有高尚的追求,就没有精神支柱,就会迷失方向。
答案:
将“追求”改为“高尚的追求”
5、(辨析题)采取自我疏导的方法对待挫折,是回避挫折的做法。
分析:
人民在受到挫折时,往往会产生过多的自责,懊悔不已。这种情绪对战胜挫折是很不利的。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扭转,就会陷入不能自拔的痛苦境地,丧失继续前进的勇气,而且影响身体健康。这时,可以通过听一场音乐会、看一次画展、进行一次郊游,使自己处于怡然恬静的心境之中,使挫折之后的心境转移到另外一个情绪世界,使情绪得到调节,之后,再冷静地分析导致挫折的原因,努力寻找摆脱困境的方法,不断努力,争取最后的胜利,这种对待挫折的方法叫自我疏导。自我疏导并不是对挫折无所谓,而是既认真对待挫折,又不被挫折压倒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6、(材料分析题)被世人誉为“绿色革命之父”的布洛格从小生长在农村,看到小麦枯死,就立志要当一名农学家为小麦治病。为了实现他的理想,高中毕业后进入大学学习。学费不足,他四处打工,苦活累活都去干,历尽人间辛苦,学习基础差,他凭顽强的毅力刻苦学习,获得硕士学位。大学毕业后,他奔波于田地与实验室之间,以苦为乐,终于培育出了高产抗菌小麦,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布洛格的成功说明了什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分析:
从材料来看,布洛格从小树立了远大理想要成为一名农学家,他的学习生活也说明他具有很强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勇于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要求我们从人生目标与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开拓进取精神的关系来回答问题。让同学们学习布洛格,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
答案:
他的成功说明承受挫折的能力、开拓进取的精神来自于正确的人生目标,正确的人生目标,是坚强的精神支柱,是行动的强大的动力。有了正确的人生目标,不但有了正确的奋斗方向,而且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鼓舞人们向上,充满信心、知难而上,直到战胜困难,攀登胜利的高峰。
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立志成才,要不怕苦,不畏难,敢于面对挫折,乐观向上,才能成功。
7、(简答题)平日里,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学习成绩达不到自己的目标,没能考上理想的学校;家庭作业过多,不能按时完成;没有机会显示自己的才能和兴趣;求知欲得不到满足;在人际关系上,交不到知心朋友;经常受到同学的讽刺等等,你认为应当怎样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不顺心的事?
分析: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发展高尚的志趣、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答案:
挫折是对自身的考验,一个磨砺的机会;在挫折后面正是自己苦苦追求的目标,挫折孕育成功,要充满信心、勇气和热情,战胜挫折。
8、(材料分析题)阅读下面的短文,提出两个以上的问题并解答。
看过《三国演义》的同学都知道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诸葛亮之所以能“气”死周瑜,是因为他知道周瑜心胸狭窄,心理承受力差,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他略施妙计便战胜了周瑜。在我们同学中,有的同学怕竞赛时名落孙山、遭人嘲笑不敢迎战;有的同学听到别人对自己的一点批评,便一连几天闷闷不乐;有的同学因为一次“考砸”,便厌学起来……诸如此类。这说明我们同学目前还存在“三弱”的心理现象,即意志薄弱、感情脆弱、性格软弱。“三弱”归结到一点,是心理承受力差,或者说承受挫折的能力还不强……
分析:
这篇短文先用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说明增强挫折承受能力的重要性。接着列举了同学们承受挫折能力还不强的表现。依据短文内容,可以围绕短文反映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存在,如何克服等几个方面来设问并作答。
(1)这篇短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答:这篇短文说明在我们同学中,还存在承受挫折能力不强的现象。
(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
答:人们承受挫折的能力不相同,主要是因为:①生活目标不同;②生活态度不同;③心理准备不同;④生活阅历不同;⑤身体状况不同;⑥得到的帮助和支持不同。就我们同学而言,也因为以上一些原因,承受挫折的能力不相同。如果缺乏生活的磨砺,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缺乏对挫折的科学认识,缺乏乐观的生活态度,缺乏远大的理想,就会产生“三弱”的现象。
(3)应当怎样克服“三弱”的现象?
答:意志薄弱,感情脆弱,性格软弱,会影响我们积极地参与竞争和迎接挑战,不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因此我们应当正视这些弱点。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要积极地对待挫折,面对挫折的考验,要有不畏挫折的气概、挫而不折的精神,善于“吃一堑,长一智”。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做生活的强者。
总结:
这是一道针对材料自己提问自己作答的题目,出题的形式非常新颖,近年中考试题中也出现了这种题型,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针对材料提出有水平、有质量的问题,比单纯解答问题要难得多,是考查知识运用能力的一个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