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练习
巩固强化
1.所谓“玄武门之变”实质上是()
A.讨伐隋炀帝暴政的斗争
B.皇室内部争夺帝位继承权的斗争
C.群雄并起的争霸斗争
D.劳动人民反抗暴政的斗争
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在治理国家方面都()
A.轻徭薄赋B.善于纳谏C.重视人才D.减轻刑罚
3.唐朝的开国皇帝是()
A.唐高祖B.唐太宗C.唐玄宗D.武则天
4.我国历史上被称为具有“贞观遗风”的统治者是()
A.唐高祖B.唐太宗C.唐玄宗D.武则天
5.下列机构,不属于唐朝“三省”的是()
A.门下省B.尚书省C.中书省D.内史省
6.郭沫若所说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称赞()
A.唐高祖B.武则天C.唐太宗D.唐玄宗
7.下列叙述与科举制度无关的是()
A.开始于隋朝,唐朝时增加了考试科目
B.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C.选举科技人才
D.选拔官吏的权力集权到中央
8.人称“房谋杜断”做宰相的时期是()
A.唐高祖时期B.唐太宗时期C.武则天时期D.唐玄宗时期
9.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为“________”;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比较稳定,经济繁荣发展,史称“________”。
10.唐朝在政治上沿用隋朝的________制。
11.唐太宗以________和________著称。________向唐太宗进谏200多次,深受太宗赞赏。
12.阅读下列材料: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请回答:
(1)上述名言是谁说的?它的意思是什么?
(2)唐太宗为什么要引用这句话?体现了他怎样的思想?
(3)他为避免“覆舟”实行什么样的政策?
13.什么是“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局面是如何出现的?
迁移拓展
14.下列与唐太宗无关的内容是()
A.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B.废除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
C.重视文化教育D.善于纳谏,重视用人
15.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最突出的原因是两位统治者()
A.具有治国安邦的雄才大略B.善于用人喜纳谏
C.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意愿D.总结隋亡教训
16.阅读下列材料: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思此三,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请回答:
(1)这段话谁说的?
(2)为什么他感到“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17.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结合所学知识,给予简要评述。
应用创新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的关系怎样?
(2)材料中说唐太宗“夙夜孜孜”、“终日孜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B2.C3.A4.D5.D
6.B7.C8.B
9.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10.三省六部
11.善于用人重视纳谏魏征
12.(1)唐太宗。统治者好比是船,人民就像是水;水能使船在水上航行,也能把船打翻。(2)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要维护统治就必须让老百姓能够生存下去,体现了他重视百姓,以民为贵的思想。(3)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政策。
13.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①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训;②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聚集了许多人才;③唐太宗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对国家机构进行改革整顿;④唐太宗沿用隋朝的科举制,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科最为重要;⑤在经济上,唐太宗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
14.B15.C
16.(1)唐太宗李世民。(2)因为魏征在世时,敢于直言,前后上谏200多次,指出唐太宗的过失,就像一面镜子,使唐太宗随时可以知道自己的过失。因此魏征死后,唐太宗觉得失掉了一面镜子。
17.隋末农民战争推翻了暴君的统治,这给唐初的统治者以强大的震撼。唐太宗以隋亡为戒,接受隋末农民起义的教训,成为我国历史上具有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的封建帝王。他看到君民关系有如舟水,常以隋的覆舟来警示自己,告诫子孙。并以此认识为依据,制定了唐初开明的政策和措施,出现了“贞观之治”。
18.(1)因果关系。唐太宗从隋朝灭亡中吸取教训,采取调整统治的措施,是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之一。(2)要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及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