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练习
【课内四基达标】
一、填空题
1.契丹族原先居住在上游一带。世纪初,契丹族首领统一契丹各部。年,他称皇帝,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他就是。
2.契丹国在位时,从后晋皇帝手中得到“”,后来契丹国改国号为。
3.1005年,辽宋和议,辽撤兵,北宋答应送给辽,就是历史上的“”。
4.北宋初年,族首领称夏国王。年,夏王称大夏国皇帝。夏在宋的西北,史称。
二、单项选择题
1.辽军大举进攻北宋,主张坚决抵抗的是()
A.寇准B.宋真宗C.李纲D.宋铁宗
2.下列各项,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是()
①杯酒释兵权②契丹建国
③澶渊之盟④元昊称帝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D.①②④③
3.澶渊之盟前,北宋对辽采取的主要政策是()
A.防御B.进攻C.和亲D.投降
4.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中,积极学习中原文化,设立了太学的是()
A.契丹B.西夏C.回纥D.南诏
5.契丹从哪个皇帝的手中得到幽云十六州()
A.宋太宗B.辽太宗C.石散王唐D.宋真宗
【能力素质提高】
一、多项选择题
1.契丹建国后,在其境内生活的民族有()
A.汉族B.女真C.回鹘D.党项族
2.下面有关西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元吴建立的B.建立官制和兵制
C.创造了文字D.任用汉族人担任重要官职
3.关于澶渊之盟叙述正确的是()
A.澶渊之盟签订的时间是1005年
B.澶渊之盟签订的原因是宋朝皇帝贪图苟安
C.澶渊之盟规定辽每年送给北宋岁币
D.澶渊之盟签订后宋、辽之间维持长久的和平关系
4.北宋送给岁币的政权有()
A.金B.大理C.辽D.西夏
二、填示意图
按政权名称、都城、建立时间、民族顺序填写。
汉族
辽
兴庆
三、问答题
1.什么是“澶渊之盟”?
2.辽和西夏同北宋的关系怎样?
【渗透拓展创新】
一、契丹族和党项族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业绩?
【中考真题演练】
一、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两段材料:
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观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送至雄州交割。”
——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意为赠送财物)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
——引自苏洵的《嘉佑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谁?“北朝”是指什么?
(2)材料二的作者是哪朝人?议论的是哪段历史?
(3)苏洵“证史”的目的是什么?它与材料一所述的史实有何联系?
参考答案
【课内四基达标】
一、1.辽河10耶律阿保机916上京辽太祖2.耶律德光幽云十六州辽3.岁币澶渊之盟4.党项1038元昊西夏
二、1.A2.B3.A4.B
【能力素质提高】
一、1.ABC
2.ABCD
3.ABD
4.CD
二、
三、1.1004年,宋、辽澶州城之战,打退辽军。1005年,辽、宋达成和议,辽撤兵,北宋答应送给辽“岁币”,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
2.①北宋建立后,两次对辽用兵,试图夺取幽云地区,都被辽挫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②1004年,北宋与辽在澶州大战,宋军打退辽军。1005年,宋辽和议,辽撤兵,北宋答应给辽岁币。③元昊称帝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双方损失都很大。1044年,宋夏和议,元昊对宋称臣,宋每年给西夏“岁币”。此后,“岁币”遂成为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④北宋和辽、西夏在交界地区进行贸易,互通有无。
【渗透拓展创新】
一、(1)契丹族:
①契丹族原先居住在辽河上游一带,过着游牧和渔猎生活。
②北魏时,同中原往来密切。隋唐时期,契丹族逐渐强大起来。
③唐朝末年,开始有了农耕和定居生活。
④10世纪初,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任用汉族人制定各项典章制度,接受中原文化。
⑤
916年,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他还使人创制了契丹文字。
⑥契丹国是北方一个强大的民族政权,境内生活着契丹、汉、女真、回鹘等族人民。
⑦阿保机的儿子耶律德光在位时,从后晋皇帝石敬瑭手中得到幽云十六州。后来,契丹改国号为辽。
(2)党项族:
①1038年,羌族的一支党项人的首领元昊称帝,都兴庆,史称西夏。
②元昊仿效宋朝制度,建立官制和兵制,并任用一些汉人担任重要官职。
③创制了西夏文字。
④西夏积极学习中原文化,设立太学,又把许多汉文书籍翻译成西夏文。
【中考真题演练】
一、(1)是指北宋皇帝宋真宗;是契丹族建立的辽政权。(2)北宋人;议论的是战争时期秦灭六国的历史。(3)目的是让北宋统治者以历史为鉴,不要重蹈覆辙;材料一所述的史实,即北宋统治者一味地纳“岁币”赂辽以求苟安的现状,正是苏洵“证史”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