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初一历史下文明探源测试卷

日期:2019-05-20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初一历史下册文明探源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我们能准确了解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主要依据的是(  )

A.史书  B.文物  C.口头传说  D.图片、音像

2.下列生活场景,不可能在北京人中出现的是(  )

A.用火烧烤事物  B.使用打制石器  C.过群居生活  D.过定居生活

3.关于陶器与瓷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彩陶

B.河姆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黑陶

C.陶器的发明是我国先民的专门发明,其它地方不可能制作

D.瓷器是我国独特的创造发明,唐三彩显示了高超的制瓷艺术

4.被称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并与湖北省著名风景区神农架得名相关的是(  )

A.黄帝  B.炎帝  C.禹  D.有巢氏

5.属于古代尼罗河流域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是(  )

①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②修建金字塔  ③建造空中花园  ④营建了乌尔城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6.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均为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国家,它们的共同点有(  )

①地处大河流域  ②以农业经济为主  ③地处亚非洲  ④诞生了世界性的宗教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在古代西亚,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

A.阿蒙神被人们供奉     B.种姓制度下人们不平等

C.象征王权的司母戊鼎    D.刻在石柱上的汉谟拉比法典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古代埃及曾经建立过横跨亚、非两洲的军事大帝国

B.希伯来人流落到世界各地,统称为犹太人

C.尧、舜、禹被称为中国的人文初祖

D.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生活在周口店

9.“北京人”主要食物获得方式是()

A、采摘或挖掘植物的果实、块根B、猎取动物

C、以上二者都是&nbs

p;D.用火烧死野兽

10.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发明的生产与生活工具有()

①石耘;②石磨棒;③石磨盘;④陶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1.被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的是(  )

A.人面鱼纹彩陶盆 B.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

C.司母戊大方鼎 D.蛋壳黑陶杯

12.发明“人面鱼纹彩陶器”的遗址是在()

A、河姆渡村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村人

13.反映的是神农氏的事,具体是指()

①发明耒耜,教人农耕;②尝遍百草,发明医药;③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

14.下列史实与大禹无关的是()

A.三过家门而不入B.采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C.教人打井D.传位于儿子

15.史前时代是指()

A.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B.没有文字记载的人历史

C.有文字记载以后的人类历史D.原始社会的人类历史

16.最早以年号纪年的中国皇帝是:()

A.汉武帝B.汉文帝C.汉光武帝D.唐太宗

1

7.1730~1739年称为:()

A.17世纪30年代B.17世纪40年代C.18世纪30年代D.18世纪40年代

18.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  )

A.黄河流域  B.西亚地区   C.印度   D.古希腊

19.古代中国部落首领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人是(  )

A.尧  B.舜  C.黄帝  D.启

20.新石器时代取代旧石器时代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  )

A.已经学会人工取火 B.已能捕鱼为食

C.使用了磨制石器 D.有了古老的村落

21.下列说法:①口述资料除了传说外,还有口述历史;②过去的人们遗留下来的实物,称为文物;③实物、照片、历史著作都属于第一手资料;④历史资料有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口述资料。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下列属于第二手资料的是:()

A、档案B、日记C、照片D、《汉书》

23.下面哪个是民间故事()

A、《红楼梦》B、《水浒传》C、《白蛇传》D、《孙子兵法》

24.小胡同学假期和同学一起去北京旅游。他们参观了故宫博物院,看到了许多明清时的物品和照片,还通过导

游的讲解,了解了很多关于故宫的故事。小胡还买了一本介绍故宫趣闻逸事的书。关于小胡同学此次参观中接触到的资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照片属于文献资料 B、物品属于文物

C、介绍趣闻逸事的书不可信 D、导游的讲解是原始资料

25.公元前1894年是在:()

A、公元前18世纪后期 B、公元前19世纪后期

C、公元前18世纪前期 D、公元前19世纪前期

二、综合运用题(共50分)

图一图二图三

26.(1)根据图一,运用自己已学过的有关知识,结合合理的想象,简略地描述从古猿到人类的进化过程。(4分)

(2)根据图二、图三,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其中两者不同构造的主要原因。(4分)

27、列举四大文明古国建立统一国家的时间、建立者和古文明发祥的流域。(共8分)

文明古国所处流域文明遗存最早可追溯距今

古代埃及

古代巴比伦

古代印度

古代中国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共10分)

材料一:古代埃及人曾写下这样的诗篇:“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材料二: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尼罗河是上天赐予埃及的赠礼。”西方人称埃及是“尼罗河送来的礼物”。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文明息息相关。

分析:为什么说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文明息息相关?

29.在远古人类那里,人工取火就是摩擦生火。恩格斯说:“磨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10分)

(1)古人类可能采用的磨擦生火的方式有哪些?

(2)人工取火有哪些优点?

(3)火对原始人类来说,有哪些重要的作用?

30.综合探究题(14分)

据说,在浙江瑞安市仙降镇仙篁竹村一座重约4吨左右的木结构古戏台,被百多壮汉成功搬离原址。这座古戏台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高约7米,长、宽均为8米左右。戏台的细部装饰极其讲究,精雕细刻,而且彩饰鲜艳,显得华丽精美。因原址将建新村活动中心,该村为保护古戏台原貌,决定将古戏台整体搬迁到距离原址200多米外的一处新址“安家”。昨天搬迁之前,村民先把古戏台屋顶的瓦片拆了下来,并对戏台木柱进行了加固。因戏台柱子下有固定在地里的鼓形石础等,待挖出这些“石鼓”并安装在新址后,村民将再把这座古戏台搬到新址“安家”,并加以修缮保护,供后人参观欣赏。

(1)请你针对以上资料,就保护文物谈一谈对此事的看法。(不少于二点)(4分)

(2)请你说出本区(市、县)的文物古迹二处,并就其中一处的保护情况提出可行性建议(最少三点),以供有关部门参考。(6分)

新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八单元练习文明探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D3.C4.B5.A6.A7.D8.C 9.C10.D 11.D12.D13.D14.C15.A16.A17.C18.B19.D

20.C 21.B22.D23.C24.D25.D

二、非选择题

26.(1)大约在1000多万年前,地球上的气候发生了变化,森林面积减少,为了生存,一部分古猿从树上下到地面活动,逐渐学会了直立行走,随着双手的解放,古猿开始用手拿工具劳动,在劳动过程中,人手逐渐形成,大脑逐渐发育,语言也产生了。古猿最终进化成了人类。(8分)

(2)河姆渡的房屋是干栏式,以木结构为主,远离地面,因当地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这种房屋有利于通风与防潮。半坡村的房屋是半地穴式,半坡村地处黄河流域,冬季比较寒冷,夏季炎热,这样的房屋冬暖夏凉,有利于生活(8分)

27.列举四大文明古国建立统一国家的时间、建立者和古文明发祥的流域。(共8分)

文明古国所处流域文明遗存最早可追溯距今

古代埃及尼罗河流域9000年

古代巴比伦两河流域或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5500年

古代印度印度河、恒河4500年

古代中国黄河、长江4000年

28.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是埃及惟一的水源。尼罗河定期泛滥为河谷耕地带来了理想的天然肥料,埃及人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使尼罗河谷地区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农业的发达使沿河地区形成村落,人口增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前3500年,尼罗河两岸建立了几十个小国家,前3000年左右,古代埃及初步统一。在尼罗河的养育下,古代埃及人民发明并使用象形文字,用他们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了无数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成为世界文明的摇篮之一。

29.(1)钻木取火;击石取火;(2分)

(2)变被动保存火种为主动自由方便地使用火,使火的应用更广泛。(2分)

(3)A,烤烧食物,改变了人们的食性与生理机制,有利人类的发展;

B,照明取暖,更好地度过黑夜和冬天;C,驱赶野兽,保护自身;

D,烘干洞穴,保持舒适生活环境(写出三点即可)(6分)

30.(1)古戏台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物,也是一种精神产品,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同时也说明广大村民具有很强的文物保护意识,这样留下古戏台,就可以让后人间接或直接地了解当地的古老文明与文化,让当代的文明或文化发扬光大。(意思对即可)(8分)

(2)根据当地人文遗存列举即可(6分)

同类热门:

中华民族人民的家园历史试卷

初一历史试卷第一单元

    以上《初一历史下文明探源测试卷》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初一历史下文明探源测试卷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初一历史下文明探源测试卷》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