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先进事迹三十载春秋十万里征途 本文关键词:先进事迹,征途,优秀教师,春秋,三十载
优秀教师先进事迹三十载春秋十万里征途 本文简介:优秀教师先进事迹三十载春秋十万里征途夕阳如血,山路似弓,护送学生就医急;月华如练,星辉迷离,山洞取水建校急。这就是我身边的xx老师!一个长期奋斗在偏僻村小,为学生急,为学校急的小学教师。他用30年的时间,谱写出了农村教师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长歌。1982,1992,2007,2008,2010,20
优秀教师先进事迹三十载春秋十万里征途 本文内容:
优秀教师先进事迹
三十载春秋
十万里征途
夕阳如血,山路似弓,护送学生就医急;月华如练,星辉迷离,山洞取水建校急。这就是我身边的xx老师!一个长期奋斗在偏僻村小,为学生急,为学校急的小学教师。他用30年的时间,谱写出了农村教师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长歌。
1982,1992,2007,2008,2010,2011,这是他教学生涯中标志性的6个年份,桑柘镇中心校曾有过的7个村小,他去了6个。30年来,他前前后后经历了12个校长,但他都俨然一名战士,不讲条件、任劳任怨。领导指到哪,他就打到哪。哪个村小需要他,他的身影就会出现在哪个村小。他闭着眼睛也能够找到通往6个村小的路。山路两旁的山石土屋就跟教科书里的文字一样熟悉,背地里也能道出个子丑寅卯来。村小偏远,要用路来走。他风里来,雨里去,用30年的光阴,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长征”。他,是桑柘镇中心校一位名副其实的“老红军”!
2007年之前,他还是一位代课老师,微薄的薪水根本就不能支撑家中的负担。仅两个孩子一学期的书学费,就要花掉他3个月的工资。在1997年,他打算离开讲台外出打工。但最终还是留下来了,他自己说服了自己,他不能回避山野孩子那渴望知识的眼神,他不能因为自己一个而误了几十个孩子的学业。2002年,他被抽调出胡家村小重建白龙村小,借此机会,他完全可以留在白龙村小任教,这样,至少每天要少走近两个小时的山路。但第二学期,他还是回到了胡家村小。他是被胡家村小的家长们强拉回去的。胡家村小的家长们集体到中心校申请——“要给胡家村小分配老师,就分配像xx这样的老师!”——学校权衡之下,只得让赵老师“老路重走”,赵老师也二话不说、欣然接受,还挟带点感动。还有十年就退休了,但赵老师说:“油未尽,灯不灭!如果突然叫我不干了,我一定老得更快!”其实,赵老师已不再年青,30年的打磨,染白了他的双鬓,头上仅有的那飘逸的几根头发还闪着银辉,平价眼镜根本就遮掩不住他眼角那长长的鱼尾……如果说在他身上还有什么没有老去,唯一的只有他那永远充满慈爱的眼神!而这份慈爱只属于学校,只属于学生!
胡家村小坐落在桑柘镇的一个偏远的盖梁子上,赵老师亲自参与了这所学校的建设,并成为这个村小的第一个老师。建设期间,人生地不熟的他遇上了狭隘的农家户,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使得他几经周折才解决了施工用电问题。为了满足建设期间的用水,他放弃了节假日,亲自到附近的一个山洞里挑水。而这正是家中农忙季节,妻子在家里忙进忙出,他却在学校忙里忙外。他在为学校建设披星戴月之时,家中的那一间半木瓦房却偏偏倒倒,大落大漏,小落小漏。
走过山村小路的人也许都会知道,不管是天晴落雨,只要是早上出脚,一路下来,那都是裤管湿透,鞋里装水。赵老师尽管手持木棍,瞎子般敲打前行,走到学校时,裤子还是上干下湿,鞋子里的水把脚掌泡得泛白,走起路来,也是一步三响。他索性搬出课桌,抱出学生作业,脱下鞋子,一边批阅作业等待学生,一边接纳着朝阳的美意。而这时,太阳底下最光辉的,当属那鞋子上空升腾的雾气。就是这条永远湿漉漉的山路,他一走就是15年。十五年如一日的他,总是第一个到校。曾经有一次,路途当中的他,突然颈椎犯病,疼痛难忍,不得不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往日里只需走两个小时的路,这次花了近四个小时才挨到学校。他对学校的另一个老师说:“明天或者以后,如果我不是在你之前来到学校,那么,我一定是出了意外。”
这种意外对赵老师来说很少,他“三寸粉笔写春秋,满腔热血洒教育”。明媚的春光里,他亲自糊制的风筝,会被他的学生们飞上蓝天,像盘旋的雄鹰;寒冷的冬天里,他会为孩子们生起一堆柴火,而火堆边的语文课,也会如那朝天的热火。他关心的是学习,呵护的是身体。1998年,一个叫“陈江华”的学生,突然肚子疼痛厉害,由于来不及通知家长,他对另一个老师简单交代后,就马不停蹄地背着这个学生向近10里远的乡卫生院奔去。背上的陈江华同学疼得大汗淋漓,他累得也是淋漓大汗。听说这位陈江华同学出息了,美术方面的专长,让他在外面混出了名堂。而赵老师呢,他似乎拥有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有。所教的学生,有当中学校长的,有从事文秘工作的,有找到大钱当老板的,提起这些,赵老师嘴角含笑。我知道,这是他的脸面,徒有四壁的他,这时是最富有的。他劳神了一辈子,最珍贵的宝贝,要数他那长相厮守的帆布包。不管是从家里到村小,还是从村小到家里,不管是赶集,还是走亲戚,他总是包不离身。以至于人们都戏称他为“赵老包”。包中之物不是“致富经”,也不是“金钱路”,是一些教学用书及学生反馈情况。他说,这包丢失不得,这是他全部家当,装着的全是他的理想。他就是这样用自己的清贫,守护着偏远村小教育,甘作人梯,把帮学生实现理想当成是自己的理想。
这就是赵老师,一个忠诚的、朴实的、衰老的平凡人,但他对偏远村小教育的执着、坚持和韧劲不得不叫我振臂高呼:xx老师,您就是我身边的好老师!我向您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