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书简》一书中的13封信对怎样学习美学、马列主义美学体系,以及美感、典型、形象思维、创作方法等美学范畴,作了生动而详细的阐释。第一封《代前言:怎样学习美学?》第二封《从现实生活出发还是抽象概念出发?》1956年,全国开展了美学大讨论,朱光潜承认自己过去信奉的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美学思想。
到80年代,朱光潜提倡“从现实出发去研究美学问题”。第三封《谈人》朱光潜提出作为审美主体的人是“一个整体”。审美活动和整个人的其他许多功能如“思考力、情感和追求上进的意志”是有内在的联系的。第四封《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美学的一些误解》在此,朱光潜郑重提出“我们不能从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解放’出来”。
第五封《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朱光潜认定“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是精神方面的生产劳动,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一致的,而且是互相储存的”。生产劳动是一个双向过程。第六封《冲破文艺创作和审美学中的一些禁区》长期以来,文艺创作和美学中的禁区是“人性论”、“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感”。
在朱光潜看来,人性是普遍存在的,是人作为人的自然本性。第七封《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第八封《形象思维与文艺的思想性》朱光潜认为“思维就是开动脑筋来掌握和解决面临的客观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思维分为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第九封《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文学是用语言为媒介,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在艺术门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第十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朱光潜主张从“浪漫主义的”或“现实主义的”这样的创作方法的角度,对各时代和民族的文艺作出分析。第十一封《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环境”指“行动发生的具体场合,即客观现实世界,是历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典型环境起着决定典型人物性格的作用。
第十二封《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悲剧与喜剧是两种不同的艺术体裁,悲剧与喜剧很难截然划分。从根本上说,是因为现实世界的矛盾很难分出悲喜两个类型。第十三封《结束语:“还须弦外有余音”》朱光潜对来信问到关于学外语和美学问题的朋友们提出了三点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