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思想。
生本教育是郭教授所创立的一种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教育思想,他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2007年,生本教育被列为教育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课题之一,以这种理念为指导,在大陆、香港、澳门等地的100多所中小学、职业院校、幼儿园等进行了广泛的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还记得上班之初,初出茅庐的我对“生本教育”并不知晓,第一次讲公开课,是二年级的《晚上的“太阳”》。试讲时,我滔滔不绝,课堂可以说是一气呵成,自我感觉相当良好。可是讲完后,孙主任对我说,教学并不是教给学生1+1=2,而是教给学生1+1等于几,甚至1+1等于3。当时听的迷迷糊糊,后来听了郭思乐教授的一段话才明白其中含义。
曾经一位企业家问郭教授,什么是教学?郭教授说“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以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3乘以5等于什么?这就有一点教学了。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以5等于14,那就更是教学了。这时候,打瞌睡的孩子睁开了眼睛,玩橡皮泥的学生也不玩了‘什么什么,等于14?’然后他们就用各种方法来论证等于15而不是14。于是我们就把‘教’转化为‘导’,转化为‘学’了。”
现如今,无论是国家、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十分的重视教育,可偏偏是学习的主人公——孩子们讨厌教育,把学习当作压力,当作束缚,这该怎么办?郭思乐教授曾说邓小平把土地还给农民,农民的种地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同理,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事情是学生自己愿意做的,他学什么都懂,不是他自愿的,硬强调也不行。课堂本来就是孩子们读书学习的地方,老师讲多了,孩子们学习的空间就少了。课堂是孩子们施展才华的地方,而不是老师们展示自我的舞台,老师们应该退居台后,把课堂还给学生,激扬学生的生命,放手让学生自己学。
我们原来的教育体系基本上就是一种以教师为本的体系,一切为了老师好教而设计,而不是为学生好学服务。郭思乐教授称这种教育为“师本教育”。在这个教育体系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是一种机械的、单向式的传输状态,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和学生就像是大小两个齿轮,连带着进行运转。
常年来,教师辛苦付出不少,但收效甚微。郭思乐教授把传统的“教师苦教”比作插秧,多少年来,农民把秧插的密上加密,以为付出的劳动越多,就会收获的越多。可是这样做既折磨着秧苗的根系,又没有给它们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破坏了秧苗的自由生长规律。于是,秧苗们拥挤着,无奈着,无法发展。这恰如我们师本教育体系下的孩子们。
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就是建立在对师本教育体系的深刻反思之上。他强调学生是教育的真正主体,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认为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教育应当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教师应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生本教育就是把学生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这时候的老师与学生不再是大小齿轮的关系,也不是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而是激发者与被激发者的关系。正如我们给了学生钥匙去开动汽车一样,我们从灌输者走向了引导者,于是学生学习的巨大能量就被激发出来了。
郭思乐教授有这样一句话“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脚被忘记,说明脚是在一种“忘我”的状态,忘我的工作。我们需要提供给儿童适合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儿童时,我们就可以看到儿童自己在学习,忘记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就起了作用,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也提高了。从这方面说,所谓适合儿童的教育,就是生本教育。生本教育的深层意义,其实就是以生命为本,教育的本质是实现生命的提升,而生命的提升最终是依靠生命自身。
(一)学生观:起点非零
生本教育的学生观是学生起点非零。
过去的教育总把学生比作一张白纸,认为学生什么都不懂,不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总是担心学生完成不了学习任务,所以常常越俎代庖代替学生去做,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的潜能不可限量,学生不仅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最重要的资源,是动力之源、能量之库,我们应依靠学生的内部自然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释放学生的能量。
(二)教师观:生命的牧者
生本教育认为教师是生命的牧者。
生本教育教学中,并不是不需要老师,而是老师退居台后,由过去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在生本教育中,教师的职责就是像牧者一样,把学生带到水草丰富的地方,让他们吃饱,风暴来了,带他们找地方躲避,狼来了,要事先有所警惕等。教师不再是过去满堂灌的知识灌输者,而是抛砖引玉的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观:教皈依学
生本教育的教学观是“教皈依学”。
过去的教学可以概括为“我教你”,我们在课堂上过多关注了老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其实也就是忽略了学生本身。生本教育明确提出,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人人可以创新,学习既是儿童的本能,也是儿童的需要。我们应该把教学从“教”转变到促进学生的“学”,让学习成为儿童成长的自然过程。
(四)评价观:从控制生命到激扬生命
生本教育的评价观是从控制生命到激扬生命。
郭教授认为,考试评价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二是督促学生学习。但当把考试当成一种管理和控制工具时,学生就产生了一种抵触和逆反心理,考试评价的意义也就变了。考试评价的目的应该是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因此应该把考试评价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整个教育从控制生命回归到激扬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