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读后感 内容页

《德米安》读后感精选nbsp;读德米安有感

《德米安》读后感精选 读德米安有感 关键词:读后感,有感,精选,德米安,读德米安
《德米安》读后感精选 读德米安有感 摘 要:《德米安》读后感精选读德米安有感  原创:叶舸读书会  敬止  与其说,这是关于《德米安》的读书感悟,我更愿意把它看做是对黑塞及其重要小说作品的介绍文,并推荐书友试试阅读《荒原狼》、《玻璃球游戏》等。  事实上,当我在大二的时候,第一次阅读赫尔曼·黑塞的作品时,就被这位有着诗人气质的才人吸引了,了解
《德米安》读后感精选 读德米安有感 详细内容:

  《德米安》读后感精选 读德米安有感

  原创:叶舸读书会

  敬止

  与其说,这是关于《德米安》的读书感悟,我更愿意把它看做是对黑塞及其重要小说作品的介绍文,并推荐书友试试阅读《荒原狼》、《玻璃球游戏》等。

  事实上,当我在大二的时候,第一次阅读赫尔曼·黑塞的作品时,就被这位有着诗人气质的才人吸引了,了解后才知道,与他的小说作品相比,黑塞的诗歌价值同样不可小觑。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黑塞其人。

  赫尔曼·黑塞被称为"德国浪漫主义的最后一位骑士",其小说作品不仅仅是排遣黑塞自身内心的痛苦,同样也使得读者在阅读中得到心理治愈。尤其在他的中期小说创作中,黑塞特别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剖析,致力于探索复杂的人性、寻找内在的自我。我们这次所分享的1919年出版的《德米安:埃米尔·辛克莱的彷徨少年时》讲述了少年辛克莱在他的生命成长过程中不断找寻通向自我的艰难旅程。1922年出版的《席特哈尔塔》讲的则是婆罗门之子席特哈尔塔漫长的修行之路。1927年,小说《荒原狼》出版。在这部作品中,黑塞通过对哈勒尔这一独立个体的精神疾病的叙述,展示出现代社会中人性遭受分裂的恶果。而1930年的《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通过展现少年歌尔德蒙寻找人类之母的路径,勾勒出人物(人类)复杂的心灵结构。可以看到,赫尔曼·黑塞的作品,不仅是创作主体即作家本 日常写作好助手【教师范本吧】http://WWW.BAGEW.COM/ 人排遣其内心痛苦的工具,也是引起读者共鸣并得到心灵净化、安宁的良药。文学具有类似心理学的疗治作用,文学应当承担起疗治那些饱受痛苦之人的责任,而事实上,黑塞的一生都在试图通过文学创作践行这一伟大的理想,帮助更多像他一样的人们,找到自我,完成涅槃。

  这或许某种意义上能够解释,黑塞的作品为何能引起许多人的共鸣,甚至在战后的日本、美国掀起"黑塞热".

  黑塞在文学创作尤其是中期小说作品中体现的疗治倾向实际上受到了荣格及其精神分析学的影响。据相关资料显示,从1916年到1926年的十多年间,黑塞曾多次接受荣格及其学生朗的分析心理治疗。他曾对一位同病相怜的病友说"另一种治疗方法就是精神分析疗法,病人接受治疗的时候会感到很沉重,也要做出一些牺牲,它提供了治愈的可能,也没有危险。"在给好友胡戈·巴尔的信中,他说"当我们在见面的时候,我希望可以给你看看两至三封匿名读者的来信,这样你就可以知道我的文章对别人究竟是有什么影响……我的传记,肯定会说到精神治疗,以及这个时代的灵魂所受到的创伤。"而在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所接受的颁奖词里提到,黑塞的内心经常处于痛苦和危机之中,而促使其创作发生深刻变化的因素有两个,第一个毫无疑问是一战。而第二个则是由于他所遭受的精神危机。由于患病,加之满腹狐疑,他从精神分析学中寻求医治方案,而这在黑塞的著作中一直留有痕迹。

  这里,我想简单从"阿尼玛"这一精神分析学上的原型做一些思考与探讨,并从黑塞的另一部作品《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中的主人公进行阐释,然后简要分析《德米安》中的辛克莱及有关女性。

  阿尼玛作为重要原型之一,被荣格称为"内心中的女人".顾名思义,阿尼玛指的就是男性心灵中的女性心理倾向的意象。通常,这一内心人物(第二性的象征性人物)在阴影的背后出现。诸如模糊朦胧的心绪、关乎未来的预感、非理性存在的接纳性、个体之爱、成熟之感等等。在荣格看来,阿尼玛能够去引导男性进入其灵魂的深处,它是人类精神发展的创造性动力源泉。

  分析心理学认为,阿尼玛形象总是首先投射在母亲身上。由于母亲这一角色在歌尔德蒙童年的缺失,母亲形象在他心里是模糊的,因此他只能通过与异性的接触来填补空白,以此唤起对母亲的记忆。在黑塞的另一部作品《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中,当歌尔德蒙第一次接触到了少女,这位美丽的女孩便激起了他内心的阿尼玛意象。那一刻,他感受到一直以来的全部生活理想受到了彻底性的破坏。而纳尔齐斯指出在这背后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原因就是夏娃,即人类之母。此时,歌尔德蒙的童年记忆被唤醒,那个早已遗忘的母亲重新被想起,她指引着他来到一个全然陌生又神奇的世界,一个既充满温柔感动,有充斥压抑阴暗的世界,一个满是欲望和罪孽的世界。而在歌尔德蒙的梦境之中,人类之母往往又与母亲、各色女子交融在一起,他深深沉溺于这样一个隐秘未知的世界之中难以自拔。而这一阶段其实是阿尼玛原型发展的最初级阶段——带有男性天生的母亲情结的夏娃形象。它代表动物最原始的性本能、性冲动。而当他离开修道院,真正开始接触到女性开始,阿尼玛发展道路第二阶段——作为性爱的对象的海伦形象。从第一个少妇莉赛开始,之后的各色各样的女子,有的纯情少女,有的浪荡的妇人,歌尔德蒙全然无视她们的身份,放纵本能的性欲,就好像这是他活着的全部价值所在。从心理学上看,在性欲得到满足之后歌尔德蒙开始追求心理、情感上的爱。而与善良圣洁的丽迪娅的相遇、相知和相爱让歌尔德蒙得到了满足。此时,阿尼玛的形象进一步发展到带着爱恋中的神性的玛利亚阶段。甜蜜的初恋让歌尔德蒙沉醉不已,他第一次感受到了那种早已超越原始欲望的灵魂契合。事实上,在此前的漫长的流浪路途中,歌尔德蒙始终在追寻心中的人类之母,而这个人类之母的形象也在不断变化。母亲"既是幸福之源,也是死亡之源……她已变成一种比喻和神圣的象征。"人类之生命短暂无常,唯有艺术之生命能够永恒长存。至此,阿尼玛到达了第四阶段——索菲亚——智慧和内在创造力的化身。然而,在现代人的心灵发展过程中,索菲亚形象几乎是不可能有人能够实现的。

  《德米安》中,进入寄宿制男校的辛克莱逐渐走向堕落。直到有一天,他在公园里与女孩贝雅特里斯邂逅。贝雅特里斯成为拯救辛克莱重回天堂的指引者。即将成年的辛克莱始终不愿承认原始的性欲冲动,一直压抑着。一方面,辛克莱与狐朋狗友厮混,一方面又渴望重回正常生活,两者之间难以调和的冲突使他绝望。贝雅特里斯的出现,点燃了他内心深处"对敬畏爱慕的渴望".因此,越过阿尼玛的初始阶段,在辛克莱这里,贝雅特里斯成为类似圣母的形象,她是圣洁的带着神性的,她让辛克莱开始尝试摆脱叛逆的处境,祛除内心黑暗阴冷的东西。在贝雅特里斯这儿,他的性欲不再是原始冲动,而是升华成为类似精神信仰的存在。女孩贝雅特里斯的脸上却带有男子气概,明明是一位成熟的淑女,却又透露着孩子气的一面,而这一切竟然神奇地融合了。因此,贝雅特里斯代表的是更高级的灵魂整合,是心灵的指引。

  而除了贝雅特里斯,小说中所出现的夏娃夫人等形象也有其作用和价值。

  澈澈

  曾看到对《乡土中国》内容概括的一句话:"前现代中国的国情咨询报告",简短又准确的提炼。《乡土中国》中用几个关键的字眼囊括了中国社会演变历程与特征,"土"、"愚"、"私"、"感情"、"人治"、"讼师"、"血缘"、"权利"等等概念,成为存于人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本源。作品从个人、群体与社会三个维度将乡土中国剖开再重组,其意在探索群体间如何实现互动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连结之所在为何。稳定是乡土的特征,而打破稳定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稳定中蕴含着礼治秩序与差异格局,这是礼俗社会的特征所在。以民间习俗为基础进行社会管理并提升为一系列的社会制度,这是社会运作的常态;由习俗发展到礼制,而礼制的实施就成为了礼治,这是礼治秩序的来由,在此基础之上衍生的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人与群体乃至社会的差异格局,这个格局左右着我们的人际关系与远近亲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秩序正常运转的法门之一。

  作品中除却社会运行还包含了现代中国人感情与性格溯源。国人含蓄、逆来顺受、约束自己等优良又或是憋屈的性格是离不开"土"的本色与上述格局与秩序的影响,"土"带来了"愚"的一面,而差异格局造就"私"的群己观念,礼治社会的"无为"形成顺其自然的性格表征。研究用客观、平实的文字真实再现旧乡土社会的概貌,了解过后,兴许可以发现现今仍旧存在的一些现象和思想突然变得有理有据呢。

  兰伟秀

  成长,是一种痛苦的抉择

  ——读《德米安 彷徨少年时》

  步入奔三的年纪,似乎已经没有少年时犯了错误,生怕被人发现,藏着掖着的恐惧心理了,有的只是犯错自责懊悔,接着接受,下次还会再犯。哈哈哈,题外话。黑塞的这篇小说便是以少年辛克莱成长的历程为线索,一丝不苟地勾勒出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的迷惘、纠结以及最后的豁然开朗式的解脱。通过辛克莱的视角,向我们传达出一种主题:成长,无非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选择。而因为选择的繁冗芜杂,从而导致选择过程的痛苦。而这种痛苦,恰恰是自我存在的一种指证,更是尝试接纳多面自己的必由之路。

  正如开篇所说:"我只是尝试着过自己要的生活。为何如此艰难呢?"这便道出了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在选择自己的道路时,从来不曾有人真正成为他自己。所幸的是,在我们不知如何抉择时,总是有引路人给我们指引方向,从而让我们不至于迷失。

  小说开始于辛克莱的小学时代,10岁左右的孩子已体会学校、家庭和教会所描述的世界与客观社会的巨大差别,知道自己的目标是要进入"光明而纯洁,慎重而有秩序"的世界。"但是要达到这个目标的路还很长",在这个过程中,他受到很多煎熬。比如,在开始受到克洛摩的威胁挑衅,还有把钱偷给克洛摩,以期堵住他的嘴,去圆自己偷苹果的事实。然而,这种举动不但没有缓解他的焦虑,反而使其内心更加忧虑、纠结、痛苦,以致快精神崩溃。这个时候,精神导师德米安出现了,使得辛克莱慢慢从自身愧疚感中解放出来,也慢慢试着接受自己,从以往家庭、宗教所设置的"好孩子"形象之中解脱出来,(www.16fw.com)明白两个世界的存在是合理性的,并且接受了它们。不管是光明还是黑暗,只要听从自己的内心,一切都变得豁然开朗。

  在某种程度上,德米安可以说是作者灵魂的工程师与指引者。他从反面去论证该隐的故事,从而打开了辛克莱认知的新大门,让他慢慢认识到内心两个世界存在的真实性。一方面,他深受出生环境的影响,被束缚在光明世界的一端,另一方面,他内心潜意识又有向恶的倾向。但由于世俗的圭皋,使得他不能正视自己内心的魔性的一面。也正因为种种限制,辛克莱在自由选择做自我的成长路上举步维艰,内心挣扎痛苦不堪。如果在善与恶之间进行选择,更好地做自我,这是黑塞给辛克莱的选择,又何尝不是给我们的选择?

  所幸的是,辛克莱在自我与他人的引导下,慢慢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成为自我。这个过程并不容易,黑塞用鸟和蛋壳的比喻来揭示选择过程中人与世界对立的艰难处境:"鸟从蛋里挣脱出来。蛋即世界。谁要想出生,就必须摧毁一个世界。鸟飞向上帝。上帝叫阿卜拉克萨斯。"这个比喻其实道出了人与世界的关系,人若想真正做好自我,体现自身个性,那就要从这个固有的凡俗世界挣脱出来,在不断的历练当中丰富自我。这个过程意味着很多艰难的选择,这也是黑塞对于成长过程问题的思索。

  这一小说之所以风靡世界,不仅仅是在于黑塞揭示了少年辛克莱人生路上蹒跚的艰难,更主要的是生动刻画了人在面临纷繁芜杂的世界时,做选择的焦虑与彷徨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哲学思考。从更实用的角度来说,它引导着广大青少年在成长路上要艰难历练,拥有智慧,进行正确的选择,做最真实、最自我的自我。

  玄牝

  这本书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书中所说的两个世界,两个世界光明的世界被倡导,而黑暗的世界则是被遗弃。我们在一开始和主人公一样都是在一个充满光明的世界。世界的阴暗面都被隐藏了起来。可是我们的成长,一定与黑暗有关,当开始接触黑暗的那一刻我们也就慢慢地长大了。就像植物一样白天积蓄养料,夜里慢慢地生长。可能在我看来世界根本没有所谓的光明与黑暗,我们意识中的光明黑暗不过是人为地引导我们去这样认为的。当我开始自我思考的时候,发现世界上的是非对错都是很模糊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们要用爱去面对存在,从而找到那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书中所讲的孤独在我的理解中是鸟从蛋中飞出的那一刻。那一刻上一个人们为你塑造的世界已经崩塌,而新的世界却也没有到来,这时是孤独的。迷茫,痛苦会在这个时刻不停地出现。也就是这个时刻,我们慢慢地走向了自己,与自己和解,与外界和解,从而认同自己,慢慢地寻找自己的路。这是人生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阶段,很多人因为恐惧未来而放弃,有些人却坚持内心最终飞向属于自我的蓝天。在我看来风险固然可怕,但是害怕风险更加可怕,因为那为数不多的可能性都已经没有了。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一直有一个非常大的疑问,那就是我们的想法什么不是被引导的呢?国家的统治,最基本的就是建立统一的价值观。而我们所处的环境,就是在这种氛围中,我们所接受的一切几乎都是在引导我们形成这个国家基本的价值观,来维护祖国的稳定,自由的思想或许也是看似自由的,因为那也有可能是被引导的。我用我自己对于哲学的理解进行了猜想,我们的命运与生俱来,不论我们的人生如何都是这苍茫宇宙运行中的一环,我们生而为人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自己此生的终极,那是我们到来的一切的意义,所以书中追求的自由,可能是在"道"中我们的最根本的使命,那种我们与生俱来的观念。就像书中所说的夏娃小姐,我的一切都源于她,最终却又归于她。当我们与使命接轨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将会快乐充实。这是我的一点小猜想,也不知道大家怎么看的,大家有什么好的想法可以交流交流。

  晴天

  初读黑塞时是高中,一本《悉达多》让我明白了这个作家的风格。时隔多年,仍能清晰地记得那时的阅读体验很戏剧化——是一种被欺骗的愤怒。即将成年之际本来是缺乏实际的丰富经历的,所以阅读时总期望书籍能提供各种答案作为人生的参考,而《悉达多》的故事昭示着好像我只要去人世间游历,大胆经历一切,然后就能"悟"了。尽管黑塞详细写了悉达多游历的内容和心境的变化,可是由实践到彻悟,这中间似乎漏掉了一个关键的环节。《德米安》中的辛克莱有着明确的寻找并成为"自我"的意识,可是那个自我究竟是什么样子呢,黑塞也没有写。诚然,黑塞从心理角度揭示了很多关于人类的秘密,可是他没有写到的能催生人生质变的神秘之处显然更多,而那个,就是属于每个人独有的、个性化的、隐秘的思维链,那是靠理性逻辑所无法探测、预知、概括的领域,因为理性是有限度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如是说。

  辛克莱和悉达多最终都做到了使自己满意,也许这就是黑塞想表达的人生的终极意义:勇敢而坚定地走一条追寻理想自我的道路,历经坎坷、挣扎,在现实的和精神的磨难中一次次自我突破(尤其是思想上的蜕变),最终成为让自己满意的人。这个已完成的自我未必就是完善的,关键在于他的内心是和谐的,他终于能够与自己和平相处,平息内心的躁动、迷惘和恐惧,就是说达到了汉语中的"心安".

  《德米安》在情节安排和处理上不如《悉达多》成熟,但是它比后者更为动人。在辛克莱视角下,它所描写的几种有瑕疵的人生道路也是充满温度的,并没有被冷酷批判,只是人生境界有所不同而已,并无优劣之分。种种选择可以共存于世,正所谓"大道无门,千差有路".

  西方现代小说总是恰到好处地给一些东方智慧结晶做了详细阐释,正因为如此,所以总是因为洋人作者准确而细腻的心理剖析而惊异,对他们的结论却感到平淡无奇。我们各自站在不同的巨人的肩膀上,惊鸿一瞥之日,会心一笑之时。

  李思语

  少年辛克莱的孤独之旅

  ——《德米安》读后感

  拿到《德米安》这本书的时候是在十二月三十号的晚上,我还记得那天晚上漫天的雪和吹得很烈的风,我在外面走了一圈,不知道又思考了些什么,然后一无所获地回到了宿舍。莫名迷茫的时候,我翻开了《德米安》。

  《德米安》主要讲述的是少年辛克莱的成长故事,主要是取材于黑塞个人的九岁到十三岁的成长经历。这是四十岁的黑塞写下的故事,我倒没有期待其中的故事是真的,但在我读完此书时,我相信那些少年辛克莱所经历的心路是真的,因为我也正在那条路上走过。本书书名为德米安,他是辛克莱的朋友,陪伴着辛克莱走过认识这个世界的重要阶段。但是德米安真是存在的吗?

  书中的辛克莱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他因为受到坏孩子克罗谟的敲诈勒索而开始认识到这个世界是由两个世界组成的,一个是有父母的爱和教会的爱共同铸就的纯洁天堂,而另一个则是充斥着谎言、欺骗的世界,他的心灵备受冲击,他也因为隐瞒父母而干了父母不允许的事而独自承受着心灵之罪。第二个阶段是辛克莱和德米安相遇了,德米安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两个世界的不同,并逐步引导他接受这个世界的复杂性。第三个阶段则是辛克莱离开了德米安去远方上学,在经历了一段放浪形骸、虚度光阴的日子里,他在自己的女神碧翠丝的感召下进行了自我的心灵净化,并与琴师皮斯托里乌斯建立了友谊,共同度过了一段心灵艰难的日子。而第四个阶段则是辛克莱与德米安重逢了,他们的思想在此时达到了相互的交融与认可。而由于德国与俄国进行战争,辛克莱与德米安都去了战场上,由于负伤,辛克莱与德米安都躺在了病床上,最终,辛克莱躺在病床上与这个名为"德米安"的幻觉告别,成为了德米安。在最后,我明白德米安可以被理解为少年辛克莱的内在创造出来的一个引领自我的形象。他可以是少年辛克莱成长之旅路途上很多智者形象的箭垛式人物,因为他太过于完美,完美到失真,也可能是少年辛克莱创造出的陪伴自己成长的伙伴。我的理解倾向于后者,所以我认为全书讲述的实际上是少年辛克莱的孤独之旅。

  我记得有一句话叫"为了成长,我们必将成为精神上的孤儿。"我觉得这种孤独感在一开始就伴随着少年辛克莱,在他开始意识到"两个世界"的时候他就已经远离了那个温暖的家庭了,在面对自我心灵的受苦时他也曾有冲动向自己的父母忏悔以求得原谅,但是他一直忍耐着,自己消化着这种心理上的不适,其实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认知失调".而在他内心达成一种风平浪静的时候把这件事告诉了父母,这其实就是对父母权威的巨大挑战,他不再相信曾经父母给出的解释和父母想要塑造的他了,再到后来他听闻了圣经关于亚伯与该隐的故事之后,他不再循着父母和老师的思维来理解这个故事,而是借德米安之口说出了对故事的另一种理解,这是对固有权威的挑衅,到后来的放浪形骸等等实际上都是对曾经约束着自己心灵的既定权威的挑战。这些权威也在一点点被瓦解,辛克莱最终成为了"精神上的孤儿".旧的城池已经沦为废墟,新的,还未建立。——旧的权威已经推倒,新的还未建立,这就导致了辛克莱的迷茫。他开始思考自己要过一种怎样的人生,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最终自己尝试去回答——把自己交给命运,做命运让自己去完成的事情,去寻找那些与自己同样拥有该隐印记的人,和他们待在一起,摆脱这种孤独,最终他就这样一步步地走向成熟了。这种成熟可以被解读为心理学上的"自恰",也就是自我认知失调的时候的自我调节机制已经建立起来了。

  辛克莱之后的成熟不过是孤独的延续罢了。(这是我消极的说辞)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可能在于作者黑塞的诚挚吧,即使这仅仅是本小说,但我也相信那就是他曾经走过的路,而我个人的迷惘被他表达了,我觉得有种被理解的慰藉。当然,我也还是那样的观点,辛克莱的人生并不是升级打怪,并不意味着他的这个阶段取得了某种成就或者必将低于他的未来或者高于未来,人生不是线性的发展的,不存在规律可言的,也无法比较,在这团破布乱絮样纠缠不清的唯一能够确定的存在就是孤独。

  商珺恬

  这是我第三次看赫尔曼·黑塞的书。充斥着全书的自我独白,或者说内心戏,就是黑塞目前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悉达多》如是,《德米安》也如是,《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也不例外。与其说《德米安》是小说,不如说它是心理散文。《德米安》有情节,但黑塞的侧重点不在讲故事。他的小说像一本文学化的哲学书——不依靠环环相扣的论证,而依靠心理感受来传递哲理。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德米安》,那我的回答是这样:一部在"同道者"帮助下剖析和寻找自我的"梦游者"成长散记,有强烈的象征意义。青春成长是它的外衣,追寻自我价值的哲思是它的内核,宗教意象和梦境是它的血肉,而变化,是它的骨骼。

  哲理性、象征性、寓意性甚至梦幻性都是《德米安》给读者留下的特质。这些特质来源于主人公大段的内心独白,来源于大量宗教意象的运用。这让我想起了但丁的《神曲》(黑塞对神曲中的"贝亚特丽斯"也有化用,把她作为理想情人的象征)。当然,主人公辛克莱眼中的宗教并不是传统的充满光明的基督教,而是以阿布拉克萨斯(天使与恶魔的集合)为代表的,集合了善与恶、传统与叛逆的全知全能的上帝。在《德米安》里想要完成而没有完成的,就是把光暗世界的整合。

  翻一下《德米安》的目录可以发现,本书的结构是由宗教意象串联起来的,非常清晰。这既是由《德米安》的半自传性质所决定的,又源于它大段散文化的内心独白。一方面,黑塞本人受到基督教的深刻影响,信仰与救赎问题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在一战过后迷茫的欧洲青年(The lost generation)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另一方面,一部文学作品要供人阅读,就不可能全是个人心中的自言自语(即使黑塞的自言自语颇具普遍性),必须要有一个相对清晰的逻辑将它串联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结构往往发挥了这一功能。因此,宗教意象一方面充当了串联全文结构的清晰线索,另一方面,也为解读作品寓意提供了一个相对明确的切入点。(豆瓣上有一篇分析诺斯替教对这本书影响的,我就不班门弄斧具体分析了,谈一点更有共性的)

  《德米安》的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环,光明与黑暗两个世界的象征着普遍的人生图景,我们要做的就是尝试融合它。(尽管在《德米安》的结尾,这种融合很难说得上成功)当世界的分裂日益明显,当少年辛克莱遇见了恶霸克罗默,从充满光明的伊甸园里出来的时候,故事就开始了。小说,哪怕是散文化的心理小说,也是开始于变化的。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不会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而德米安,就是那个引导变化的人。他解决了克罗默的麻烦,把该隐塑造为一个被人尊敬的反叛者,推崇死不悔改的强盗,把辛克莱的三观刷新了一遍:尽管在理智上并不完全认同,辛克莱的梦境反映了这些话对他的深刻影响。在"鸟奋争出壳"这一个经典的章节之前,辛克莱都充当了一个相对被动的角色,他依靠外力(克罗默、德米安、皮斯托留斯)走出自己的小世界,怀着成长的困惑、青春期对性爱的迷茫,像一个梦游者一样,慢慢找到自己的信仰,并形成一套自己对世界的看法。直到他破壳而出,他虽然不知道自己应该走哪一条路,但是他知道自己应该走的路不是他父母的,不是皮斯托留斯的,和德米安也不一样。这是一条代表着变化的路,极端到需要跳下悬崖和天上的星星融合。的确,辛克莱爱着德米安和夏娃夫人,那是一种混杂着情欲和信仰的迷茫的爱(在小说结尾,我曾一度以为辛克莱要和夏娃夫人上床),但他的人生还要前进,他不能停留于此。所以,在最后的最后,德米安像一阵幻影似的消失了,消失在战争中,消失在他扮演"正常人"的尝试中,消失在变化中,消失在辛克莱的记忆里。德米安是辛克莱经过美化的手制的偶像,似真似幻,因此独一无二。

  公子

  新年之际,恰好看了《地球最后的夜晚》,如梦的体验,阅读时又重来。影片里讲,电影一定是假的,但有时回忆却难分真假。辛克莱的少年回忆就是这样,亦真亦假,不过这也并不重要,因为足够美的故事最终,他已坚定地去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每个人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寻找自己,坚定地成为自己,不论走向何方,都往前探索自己的路。人只有在跟自己本身无法相处时,才会产生畏惧。他们害怕,是因为他们从来不了解自己。"这是印在封底的话,也是黑塞想要说的——什么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或许关于"做自己"的文字太多太多,我仍然认为每个故事走过的都是不一样的心路历程,起因、经过或许都不相同,但殊途同归地,走向心灵的自助。一遍遍跟着主人公,在隐匿的内心深处窥探这个秘密,一同艰难地突破蛋壳,涅槃为自己。

  从完全光明的世界观崩塌开始,辛克莱就已经走向彷徨,这本书最吸引我的也恰在此时,敏感而脆弱的少年心思,细腻如涓涓溪流,在主人公也在我的脑海淌过,虚荣、侥幸、愤怒、恐惧……每一次蜕变仿佛我也如此孤独与痛苦。回忆中,我的昔日孩提时代也是从所谓乖巧懂事走来,直到有一天想为自己而活。我的青春期也有叛逆,少不更事的我也曾写在日记:成长必定伴随苦痛,我将更加丰富和完整。

  学姐说得有理,我也更倾向于将这本书推荐给中学时期的朋友们,那时自己单打独斗唯与小说日记相伴的彷徨,有它或可得到些许慰藉,这世界上孤独的大有人在。当柴米油盐摆在眼前,或许就不再有理由彷徨,将来只愿初心不忘,还能用尽全力去感受这个世界,去成为自己。

  想了很多,不必付以文字,每每在不同境遇中读书,也会有不同的启发。无论怎样,阅读是会丰富自己的,也是能让人与孤独相伴的。在不同的彷徨中度过了2018,辜负了很多也想清了很多。叶舸来年,不见不散。

《德米安》读后感精选 读德米安有感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