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读后感 内容页

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随感

  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随感

  ——重温经典 点燃激情

  以前也读过这本《给教师的建议》,但是一直没有读完,断断续续地读了一部分。一忙,就放下了,给自己的懒惰寻了个借口……

  这次,于老师给这些骨干教师布置的作业,截止到今天下午,终于逼着自己读了一遍,有一点点囫囵吞枣的嫌疑,但总归是浏览完了,感觉应给自己一点鼓励^_^。

  经典就是经典,经历过实践的历练,这些建议在时间的长河里依然灿烂无比。建议中都是我们熟知的事情,似乎每天都会在我们身边发生,离我们那么近,好多列举的反例自己似乎就曾经也犯过类似的毛病……每一条建议,都似是一位长者的谆谆教诲,那是一种对教育和教学发自内心的热爱,阅读的过程就是我们对苏霍姆林斯基敬仰的过程,也是令我们感慨万千的过程……

  现只能采撷点滴片断,分享一下读书心得。

  一、教师的重要任务要教会儿童学习

  第四九条建议,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这种工具装有五把“刀”——即五中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

  联系我们的课堂教学,这五种技能中,后面两种应该属于课标中要求的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范畴。平常老师们定位教学目标时大多是教会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对于这两类目标还没有被所有的老师所重视。于是同样作为数学老师,课堂也就有了千差万别。有的人能够把数学课也上得有声有色,在数学课上学生同样也能受到全方位的教育和培养,而有的老师课堂上却仅限于学会知识与技能,留给学生的就会是一个枯燥乏味的数字和加减乘除计算的课堂。

  表现在学生身上,如果对于观察和表达两项技能教师引领培养到位,我们平常所说的“学生素质”就会非常好。这样的问题在赛课等活动中会有淋漓尽致的表现——好多老师在比赛时总会打听承办学校的老师,哪个班的孩子“素质好”“会回答问题”,一般不会打听“哪个班的成绩是第一”,这两者之间是有差别的,尽管它们之间并不矛盾,“素质好”“会回答问题”的班级,成绩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但这样的班级却未必一定是第一。因为这样班级的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实施的是全面的教育,他们的眼光不会仅仅停留在每节课的知识点上,他们会关注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会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进行观察、思考和表达,从而学会学习。现在对比这条建议,才更加明确这样的课堂其实就是在教给学生学习的“工具”。

  由此,我更加明确了自己课堂以后的努力方向,不要怕浪费时间,在课堂中要充分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实践这条建议,其实也就是在实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

  二、课堂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教育素养

  从课堂最直观的角度出发,学生是第一位的,首先能够看到学生的表现,可是这表现却直接来源于教师。课堂内容的安排、方法的选择、节奏的快慢、氛围的营造、问题的设计、思维的进程……都是由教师一首策划和实施的,因此教师身上肩负的是策划和主持双重的责任,学生课堂的学习和体验也都会因为不同的教师而有不同的效果。

  “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述就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以后需要花在抠教科书上的时间就越少。真正的教学能手必有丰富的情感”。“讲述教材就好比是向交谈的对方(学生)发表讨论。他提出问题,邀请大家一起来对问题进行思考。”

  这短短的两段话中渗透了对学生的爱和课堂教学的方式。如果不爱学生,教师的课堂上就不可能由丰富的情感。只有从学生出发,在课堂中才会跟学生建立起一种密切的交往关系。

  我们在闲谈时曾经不止一次谈论过,身边比较优秀的教师课堂。经过分析,一致感觉幼儿师范毕业的老师课堂的感觉要比普师毕业的老师更亲切、课堂氛围更好,在师生都投入的课堂中教学效果也有很大可能会更好。细想下来不无道理。幼师专业的老师应该属于“全面发展”,文化课和艺术课并重,甚至对于孩子情感教育方面有更大帮助的艺术课地位更高。好多人对孩子有着浓浓的爱和尊重,她们的情感会很丰富,在课堂上语言会更有亲和力,首先为营造一个充满爱的氛围奠定了基础。

  ——这是我们学校的环境下存在的一个现象,并不代表全部,不管是什么专业,心中只有对学生充满爱,课堂上才会情感鲜明,才会让课堂教学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这其中语言的修养也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TAG标签: 给教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