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读后感 内容页

清明 杜牧

时间:清明时节
地点:路上


人物:行人、牧童


布景:雨纷纷


行人(台词):(心理情绪: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台词):(动作:遥指)杏花村


事情的起因:清明、雨纷纷


事情的经过:借问酒家


事情的结果:遥指杏花村

《清明》(杜牧)

逗号,是作者在叙述他他自己问路人哪里有酒肆,不是在发问。

清明杜牧生平

唐京兆万年(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紫微”、“杜樊川”。
祖父杜佑,曾官至宰相。西晋杜预,是他的十六世祖。 他从十五六岁起,博读经史,关心时政。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黄州、 池州、睦州等地刺使,以及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杜牧有政治理想,但由于秉性刚直,屡受 排挤,一生仕途不得志,因而晚年纵情声色,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
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其诗 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尤其长于七言律诗和绝句。

杜牧的清明全诗大意

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全诗如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翻译: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