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听课心得 内容页

同课异构活动《那树》听后感

  同课异构活动《那树》听后感

  上周,在育才中学聆听了同课异构活动中四节语文课,题为九年级下册的《那树》,听后获益匪浅,感触最深的是以下几点:

  一、配乐配图地美读导入:青岛育才中学的刘士祥老师以深情沉醉的如讲故事般的美读带领同学们渐进意境,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但在生活中,很多绿色正在消失,今天,就让我们去关注一棵树的命运!看看王鼎钧是怎样看那树,写那树的”。直入正题,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文本,去关注那棵树的命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课堂导入能够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和好奇心,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我认为课堂导入应“精益求精,一语中的”,而这个导入显然是起到了这样的一个效果。

  二、个性灵活的环节过渡:各个环节的巧妙过渡,是使整堂课浑然一体的珍珠链。让整堂课清新流畅,不着痕迹的课堂过渡,让人难忘!刘士祥老师课堂环节的每一次过渡均设计为一段名人名言,如:“整体感知初识那树”学生对树的一生的命运有了感知以后引用了鲁迅的一段名言过渡:“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接下来让我们来看那树曾经的美好。请选择相关语段动情朗读,并作批注,然后展示。”名言的内容与文本的内容相合,巧妙得很。

  在“品读赏析感受树之痛”环节前,刘老师是这样过渡的:“雨果说‘想象力是人类最美的花朵’,请分享你的解读。

  这样的环节过渡更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学生愿意说,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将这个句子加上自己的感情朗读出来之后,也起到了很好的课堂铺垫作用,可以说为下面的学习创设了一个很好的课堂情感氛围!

  又说“树是一个孤独的灵魂···蚂蚁绕树三匝,是为葬礼。王鼎钧先生的《那树》也是一篇为那树而设的葬礼。假如那树能够言语,一定有许多话来倾诉。接下来让我们体验反省,感悟树之思。在学生们交流完自己的作品之后,刘老师为大家展示并深情诵读了自己的感悟:《声声慢·那树》(仿李清照的词)。教师的文学素养极高,令听课人默叹。如果学生们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自己与同伴的合作研讨探究下,读出树的心声,读出自己的思想,这堂课将是极其完美的。

  三、提纲挈领的课堂主线:对整篇文章的解读,重庆巴川实验学校的王伟老师找准了一个句子“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依照这个主问题,展开课堂教学,带领学生自主研读课文,揣摩文句,势如破竹,使得整堂课重点突出,主题鲜明。又以这句话作为板书的设计:

  那树之美

  绿着生

  那树之悲

  死亡之悲

  绿着死人之悲

  遗忘之悲

  死复绿

  笔者通过听《那树》一课,认为一堂有效的语文课既要从宏观上把握又要从微观的点上下工夫,才能打造出有效的语文课堂.语文课堂追求的是一种艺术,希望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自己能更进一步!

TAG标签: 同课异构听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