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诗社》之观后感
生命是什么?在电影里,生命是诗,生命是音符,生命是戏剧,生命是一场演出里最为充满华彩的那个篇章。“花堪折时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要有自己的见解,要寻找自己的声音,要突破!”我看了《死亡诗社》,认识了那个教诗歌的基廷老师,于是开始怀念起过往的时光:为什么我高中时就没有这样一位老师出现呢? 还是来看看影片本身吧。它描述得是一所历史悠久的教会式学校,老师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以“传统,荣誉,纪律和优胜”为口号,遵循着刻板的教育模式向高中生们灌输着书本上的一大堆知识。学生们没有自由和想象的空间,整天这样循规蹈矩地学习着,生活着,原本五彩缤纷的青春年华成了墨守陈规的枯燥时光,难道这就是考上哈佛耶鲁所必需付出的代价?
终于,基廷老师出现了,带来了新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他让学生撕掉书本上那陈腐的观点,用自己的心灵来感悟诗歌的内涵;他鼓励学生在黑暗中创建了“死亡诗社”,上面那段这便是“死亡诗社”的誓词,代表着时代所应有的个性和自由:大家一起来突破书本上的教条,释放自己的青春活力,让思想在宇宙中尽情地遨游!但传统的势力是异常强大的,在他们眼中,学生和基廷的这种行为简直是在亵渎神灵,当他们挥起手中的权力杖时,“死亡诗社”很快便在强权,欺诈和内部的背叛下瓦解了。
尼尔自杀,查理被开除,基廷被解聘,仿佛噩梦一般让人难受!在这里必须得提一下尼尔的死亡,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在文学和表演方面都极有天赋,自然而然地成了“死亡诗社”的领袖。可他的性格却是软弱的,始终被父亲的意志所控制,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拓展自己的表演事业,最后只能在绝望中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其实人的一生中存在着很多“父母”,当然,这里的”父母”并不是物质层面上的,而是象征意义上的,“父”代表强权和教诲,“母”代表关怀和温暖。尼尔的父亲只行使了“父”的强权,却没有给尼尔以正确的教诲,所以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父”,而尼尔的母亲迫于丈夫的威严,只能给尼尔以表面的关怀和温暖(尼尔的家庭很像《美国美人》中那个邻居男孩的家庭,都是父权当家,母亲软弱,儿子受气),却无法用自己的母爱来慰籍尼尔那受伤的心灵,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所以她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母”。
有父有母的尼尔和《四百下》中有父有母的安托万一样,表面父母都在,实则“父母双亡”!小安托万其实就是特吕弗童年的化身,那个时候,他根本感受不到“父母”的存在。幸运的是,他后来遇上了真正的“父亲”——“精神之父”,也就是他电影生涯的指路人安德烈.巴赞。在巴赞“长镜头美学”思想的指引下,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成一代大师!尼尔们也遇到了自己的“精神之父”——基廷老师,他通过诗歌解放了他们的思想,教会他们如何思考,教会他们如何做一个社会意义上的人,而不是墨守成规,教条死板的书本“奴隶”!遗憾的是,在影片的后半部分,基廷却很少出现,即使出现,也是以一个忍气吞声的形象出现,被校长和尼尔父亲训斥得没有半句怨言。
他虽然有着浪漫主义的思想,却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是失败的。但他同时又将自己的思想传递给他的学生,让他们敢于背着学校成立自己的社团,敢于在校刊上发表文章要求放女生进学校,敢于冒着被打的危险大胆地追求自己喜爱的女孩。当原本最为胆小怕事,最为循规蹈矩的托德第一个站到桌子上高喊着“船长,我的船长”并带动其他人一起为基廷送行时,他事实上已经成功地教育了这帮学生!
希望每个人都能在无尽的黑暗中遇上基廷老师这样的“精神之父”,因为他会给你的一生带来光明,带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