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各类感言 内容页

芙蓉楼送辛渐别董大相同之处?

二首诗都是古人送别诗中格调高雅之作。

《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请辛渐转告洛阳亲友:“一片冰心在玉壶”。无论世事如何变化,我的内心依然如玉壶般高洁清纯。这既是对那些污蔑不实之词的回击,也是对亲友的告慰。

《别董大》是唐代诗人高适对董大的赠别之作。“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虽然贫贱到连买酒的钱都没有了,但是诗人并没有沮丧、沉沦,依然是慷慨豪放、豁达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在江边送别友人辛渐写的一首送别诗。别董大是唐代诗人高适送别友人董庭兰的赠别诗。这两首诗的相同出有一是作者都是唐代边塞军旅诗人的作品。

二是都是送别友人诗作。

三是都给人一种满怀信心和力量的感觉。

同为送人,没有抒发离情别恨,情绪昂扬向上,豁达乐观是其相同之处。

别董大》与《芙蓉楼送辛渐》写的是哀景。

《芙蓉楼送辛渐》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借托玉壶、冰心比拟诗人的操守和品格,以告慰亲友。

这比通常的带口信报平安,泛泛的自我表白,要形象深刻多了。

《别董大》前面的景色也给离别做了铺垫。

两首送别诗作情感和手法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代: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他从小就能诗善文,被人称为神童,16岁就进士及第,只可惜英年早逝,令人叹息。这首诗是作者在长安时所写,当时一位姓杜的少府要去四川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诗。


送张判官赴河西

唐代:王维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

见逐张征虏,今思霍冠军。

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

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王维是盛唐时期的杰出诗人,他曾是状元才子,也是京城里很多王公贵族的座上宾。诗人年轻时就胸怀青云之志,也曾去过边塞,希望早日建功立业。他的早期诗作中经常抒写报国志向和勇气,也有很多作品是赠送给奔赴远方的好友。这首诗就是一位姓张的判官要远赴河西,诗人赠诗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