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西安碑林930周年。在博物馆的临时展厅,举办了以“桃花依旧”为主题的唐代诗人墓志铭特展,展出了张九龄、王之桓、魏晋等多位唐代著名诗人的墓志铭。英武等,以及柳公权、贺知章、李商隐等诗人的墓志铭。2017年11月3日中午,我和同事们来到西安碑林博物馆,参观了这场精彩的展览——
墓志铭一般由志、铭两部分组成。志多为散文,记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迹,而铭文则以韵文概括全文,评价死者生平。
墓志铭最早出现于秦汉时期,但到了6世纪初的南北朝后期,墓志铭的形式才逐渐定型。墓志多为方形,墓志多呈陀螺形。隋唐时期,墓志更加盛行,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普通百姓,墓志铭无不入墓。
本次展览以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的唐代诗人墓志为主,精选南京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等十余家文博机构收藏的48种唐代诗人墓志及相关展品,和洛阳博物馆,分为五个单元。展示。
一、文宗后宫才女:上官婉儿的诗艺
一走进展厅,眼前一亮。映入眼帘的第一件文物就是巨大的上官婉儿墓志铭。周边陈列柜中还有此墓出土的各种陶瓷文物,有人物俑、骑马俑、兽俑、塔罐等。
从武则天到中宗时期,上官婉儿是一位在政治和文学上都非常重要的女性。2013年她的墓葬被发现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上官婉儿天赋异禀。她以个人的鉴赏能力,影响了朝廷的文学风尚。剩下的诗有32首,有的应该是为风和作的,有的是游记姬升,有的是抒发情怀。
二、青石不朽、永恒:墓志铭上的诗人形象
除了《称天下》上官婉儿外,薛元超、白敏中从官员到丞相的墓志铭上官婉儿墓志铭,以及著名诗人张九龄、王之桓、魏应物的墓志铭也陈列在这里。其中,魏应物家族墓志出土于长安区魏渠东北高原,包括魏应物及其夫人原平、儿子魏庆福、妻子裴荻的墓志铭。
魏应物的诗歌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这样一位著名诗人的生平记载却寥寥无几。新旧《唐书》都没有为他立传,《旧唐书》只字未提。因此,这些墓志是为了探究魏应物的生平事迹。提供了基本线索。
3. 文能的佳作才能历久弥新:诗人笔下流露的文字与文字
最初,墓志铭上很少出现作者、作家的名字,但在初唐以后逐渐增多,成为中晚唐墓志铭中的常见元素。作家虽然身份不同,但一般都是文笔出众的编文,书法出众的写志文。
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可以看到各种诗人所写的墓志铭,包括全德育的《魏渠木墓志》、刘公权的《韩赋墓志》、贺知章的《杨知义墓志》、白居易的《回渠木墓志》。 . 王礼运墓志、韩愈《李绪中墓志》、魏应物《袁平墓志》、李商隐《王以渊墓志》。
4. 中唐才子:诗人鲁论家志
在中唐文学界,被誉为“大历十大才子”的唐代宗大历十位诗人上官婉儿墓志铭,包括李端、陆纶、季中甫、韩弘、钱七、司空树、苗发、崔东、耿湫、夏侯神等人。它们代表一种诗歌体裁,共同的特点是重视诗歌的形式技巧。
先后出土了陆伦家族墓志七种,为研究陆伦的诗歌和经历提供了直接依据。随着进士系的发展,中晚唐出现了清流文化群体,其中以禄论氏为最。从陆伦开始,经过陆建能、陆智友,再到陆文度、陆文济,每一代人不仅有进士和爵位,而且还在政治上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5、乐章送鬼永生:墓志铭上的唐代挽歌
晚唐时期,墓志中出现了富有特色的挽歌,绝大部分刻在墓志封面上。这些墓志均出土于晋东南,也就是唐代的泽鲁地区,在晚唐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这批别具一格的挽歌墓志也是民间文学的一部分,反映了唐代诗歌文化逐渐从上层社会流传到民间。
本次展览学术性很强。作为文博机构的工作人员,如果不是专门研究隋唐史或墓志的,参观这样的展览会显得很吃力。因此,博物馆除了陈列墓志铭拓片等展品外,还精心挑选了大量书法作品、古书块等辅助展品,以及各种互动游戏,以增加普通观众的兴趣。
诗云:“去年今此门,人面桃花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迎春风。” 文学创作之外的生活场景,情系长安,桃花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