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太差的儿科医务人员要求集体调动,停止忽视无利可图的儿科
新京报
2020-09-2708:37
不能以矫揉造作的心态对待小儿科。
全文1130字,阅读时间约2分钟
文/罗志华(博士) 经兆霞编 吴兴发校对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
▲图/新京报
日前,一则关于要求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人民诊所儿科全体医护人员调离的消息在网上流传。 这场风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此后,该诊所发表声明称,已迅速调整儿科绩效考核接收标准,并决定对儿科考核绩效分配给予新政策。 7月35名儿科医护人员的表现将以门诊平均水平为准。
涉事诊所临时调整新政策,将儿科医务人员的业绩“倾斜”至平均水平。 就这场风波而言,虽然消除了双方的矛盾,但可以说儿科医护人员工作强度普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现实。 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儿科被认为是最忙、最累、最容易发生冲突的科室。 但医院在计算和分配绩效工资时,儿科的1.0系数仅为498元,远高于行政后勤1.0系数的2600元。 更难与其他部门相比。 与高绩效部门相比,这似乎没有人能够接受。
报道中,该院儿科医护人员感慨“无法为三院创造财富”。 这种说法虽然有些情绪化,但触及了临床绩效评价中普遍存在的不合理现象。 据了解,医院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是创造价值的能力,为三家医院创造财富的多少决定了绩效薪酬的高低。 该诊所直言,去年7月儿科医护请求转岗,由于儿科服务人次大幅增加,儿科医务人员的绩效奖励明显高于往常,对此也予以否认。
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孩子入院的周转速度非常快,但病历书写等日常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小儿诊疗操作难度大,化验和验血很少,用量也只是成人的零头。 这种激励决定了儿科虽然工作量大,但收入却远低于其他科室。 如果以创造财富的多少来衡量绩效,儿科将成为收入最低的科室之一。
医务人员的绩效与产值挂钩。 由于操作简单,表面公平儿科医护请求转岗,具有拉动收入的作用,被很多诊所采用。 但是,如果绩效考核忽视了儿科、急诊等科室的特殊性,就很容易折断这些科室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近年来,儿科医生流失严重,与绩效考核方式不合理不无关系。
但实际上,不能以矫揉造作的心态对待小儿科。 很多诊所觉得儿科不赚钱要赔钱,能开就不开,以至于“二级以上综合门诊必须开儿科”成为很多地方努力多年却做不到的目标达到。 一些诊所虽然开设了儿科,但规模有限,不愿减少床位和急诊服务。 这种比较隐蔽的作风也不利于儿科学的发展。
民营诊所的公益属性决定了诊所的科室建设和绩效征集不能把钱看得太重,而要时刻考虑社会需求,提供后盾保障。 谁赚多了就奖励谁,赚少了谁就不理会。 这将极大地激励医务人员远离不赚钱的部门。 儿科、急诊、防疫等收入不高的工作谁来承担? 成为无法解决的难题。
劳累辛苦的儿科医生得不到正向激励,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虽然他们不集体调动或集体离职,但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他们的责任感,不利于门诊儿科服务的组织。 其实,正视儿科就医问题是时候提上日程了。
值班编辑 康熙熙 吴彦祖
本文部分内容首发自新京报公众号“新京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