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北京多趟列车因恶劣天气停运。 这是为什么? 显然,列车停运是由于近期持续降雨造成的。 那么,为什么强降雨等自然灾害对铁路的威胁如此之大呢? 面对这些威胁,铁路部门通常采取哪些防护措施?
1、暴风雨对铁路造成的损害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大。
一、大风对铁路的危害
风对列车运行产生严重影响,给运输组织带来极大的干扰。 其危害主要包括:破坏基础设施、造成列车脱轨或翻车、影响高铁外部供电设备的安全等。
破坏基础设施——强风侵蚀路肩,减少路基宽度,暴露轨枕/轨道板,降低线路稳定性; 大风吹沙很容易造成道床上积沙,轨道结构会拱起,影响线路的平整度,进而影响高速列车的安全。 行驶速度和操作安全; 风沙流会对钢轨、混凝土轨枕构件、桥梁结构等基础设施造成强烈磨损,导致这些构件严重磨损,缩短其使用寿命; 大风携带的杂物很容易堵塞桥涵,造成排洪和排沙不畅,使桥涵失去排洪、导沙性能。
造成列车脱轨或翻车——横向风力较强时,高速列车车体会产生较大的侧向力。 严重时可能会导致高铁脱轨甚至翻车。
强风对火车的影响
对高铁设备的危害——强风还会对高铁外部供电设备造成损坏,如吹断接触网电线甚至吹倒接触网支柱,造成列车停电。
暴雨对铁路影响非常显着,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包括洪水泛滥、破坏基础设施、诱发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威胁列车运行安全的灾害。
洪水和基础设施破坏——强降雨引发的暴雨和中小河流洪水,会造成路基电力设施、桥梁等基础设施的破坏,以及轨道淹水、涵洞淹水等问题。 平原地区强降雨,由于雨水快速积累,会在短时间内形成暴雨径流。 如果发生水库溃决或山洪爆发,该地区将变成一片汪洋,影响列车正常运行,甚至造成铁路中断。 运输。
另外雨雪天气行车,降雨容易影响铁路路基、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导致路基淤泥、桥梁、隧道建筑物被侵蚀甚至破坏。
引发次生灾害——山区附近或跨越山脊的高铁沿线发生强降雨时,可能诱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塌方等次生灾害,造成铁路沿线异物堆积,甚至掩埋铁轨和铁路。建筑物,造成严重后果。 威胁列车运行安全,引发列车运行中断、颠覆等事故。 据统计分析,我国铁路滑坡、塌方等灾害主要发生在5月至8月,其中60%是由降水造成的。
2、铁路防灾预警措施
如今的旅客列车除了高速列车外,还包括大量的提速列车。 为减少风、雨、雪和人类活动等自然灾害对列车运营造成的危害,铁路部门建设了高铁自然灾害和异物侵入监测系统。 部署风、雨、雪、异物侵入等现场监测设备,实时感知铁路沿线灾害情况,将灾害监测和报警信息上传至铁路局中央系统,进行灾害报警。 调度员根据系统报警信息指挥列车运行。 当自然灾害预警发生时,系统自动处理。
雨量现场监测设备
风监测设备
该系统可实时监测铁路沿线的风、雨、雪、异物入侵等灾害信息,并显示在铁路局调度中心终端上雨雪天气行车,为列车指挥和工务维护提供决策依据。 根据报警阈值对监控数据进行评估,当监控信息超过阈值时进行灾难报警。 例如,阴雨天气,当重点防洪区1小时内降雨量达到45毫米以上时,列车限速为120公里/小时; 当1小时降雨量达到60毫米以上时,列车限速为45公里/小时。 当1小时降雨量降至20毫米以下并持续30分钟以上时,可逐步解除限速。
大风预警时,当环境风速不大于15m/s时,列车正常速度运行; 当环境风速不大于20m/s时,列车运行速度不大于300km/h; 当环境风速不大于25m/s时,列车运行速度不超过200km/h; 环境风速不大于30m/s时,列车运行速度不大于120km/h; 当环境风速大于30m/s时,严禁动车组列车进入风区。 显然,如果出现像郑州那样的大暴雨或者沿海地区的台风,列车就会提前停止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