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工作心得 内容页

关于五岳和五大淡水湖的资料?

鄱阳湖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的南岸,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在洪水位21。69米时,湖长170。0公里,平均宽度17。3公里,面积为2933平方公里,最大水深29。19米,平均水深5。1米,蓄水量149。6×108立方米。
鄱阳湖湖水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主要入湖河流有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
洞庭湖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的长江中游以南,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它的面积在枯水期约有3100平方公里,洪水期为3900多平方公里,湖区总面积达18000平方公里。
容积达一二百亿立方米。主要入湖河流有湘江、资水、沅水、澧水。
太湖
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是中国东部近海地区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的第三大淡水湖。湖区总面积约为310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为2420平方公里。
流入太湖的河流主要有东茹溪等。
洪泽湖
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淮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是一个浅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内,最大水深5。5米。湖区总面积为2069平方公里。
湖水的来源,除大气降水外,主要靠河流来水。流入洪泽湖的河流有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
巢湖
巢湖位于安徽省江淮丘陵中部,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总面积为753平方公里。其源头起自英、霍二山,主要入湖河流有丰乐河、杭埠河、兆河等。

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万峰湖
万峰湖景区处于云贵高原向广西过渡的南盘江大裂谷断层地带,由国家重点工程--天生桥一级电站大坝将南盘江拦截而成。高178米、长1137米的高坝建成后,形成了全长144公里、总面积176平方公里、储水102亿立方米的人工湖,跻身于全国五大淡水湖之列。
湖周万峰环绕,故名“万峰湖”。湖内全岛、半岛、港湾、内湖交错。全岛和半岛有90个,大小港湾湖滩96处,内湖12个,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万峰湖烟波浩水,丛峦叠嶂,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早、中、晚景致各异,有一日三景的美誉。主要景点有:水上石林、神龟上山、猫鼠下棋、万宝归库、雄鹰展翅、双驼迎宾、水破山门、藏宝洞、老曹沟溶洞、野猴峡、手爬岩等。
景区内有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电站,气势雄伟的天生桥拦河高坝,朴实别致的布依古寨,峻峭的峡谷,融山、谷、湖、林于一体,集游船、漂流、垂钓于一湖。其中的红春--马鞍营景区,就是一个景色秀美的内湖。
湖面开阔秀丽,水天相映,碧波荡漾,鱼跃鸢飞,港湾幽深,又多与河流小溪相连。
沿岸峰林、石林、溶洞、石坑、森林等众多景点景观各具特色,相得益彰。湖岸是黔、滇、桂三省(区)的多民族山寨,古榕、松柏、翠竹、蕉叶、灌木、繁花密布其间。布依族人民的吊脚楼里不时传出的山歌,诉说着这里的山绝水美与好客的传统美德。
万峰湖气候宜人,四季可游,是一处旅游、度假的理想湖区。
特别是人称“海市蜃楼”、“万峰集秀”的红春坡阳口内湖景区,青山隐隐、绿水悠悠,让人留连忘返。一水连三省,民族风情浓郁,万峰湖既是一处旅游渡假的好地方,又是三省(区)的水上黄金运输线。
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在山东,海拔1,524公尺)、南岳衡山(在湖南,海拔1,290公尺)、西岳华山(在陕西,海拔2154。
9公尺)、北岳恒山(在山西,海拔2,017公尺)、中岳嵩山(在河南,海拔1,440公尺)。古代帝王附会五岳为群神所居,在诸山举行封禅、祭祀盛典。「五岳」说始于汉武帝。唐玄宗、宋真宗封五岳为王,为帝。明太祖尊五岳为神。汉宣帝定的五岳中以安徽省天柱山为南岳,河北省曲阳的恒山为北岳,后始改以湖南省的衡山为南岳,隋以后成为定制。
明代又以山西省浑源县的恒山为北岳,清代移祀北岳于此。五岳均有寺庙名胜多处。
五岳中“岳”意即高峻的山。中国古代,认为高山“峻极于天”,把位于中原地区的东、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为“五岳”。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开始在五岳修建佛寺、道观,进行宗教活动,每个“岳”均尊奉一位“岳神”(或称“大帝”、“神君”等)作为掌管该岳的最高神只。
这几座山上的天然风景亦逐渐被开发出来,供朝山信徒游览。于是,五岳又成为中国以山岳自然景观之美而兼具佛、道人文景观之胜的风景名胜区。唐宋以前,五岳大抵是佛、道共尊,寺、观并存。宋以后,佛教和道教各自依靠政治背景和社会势力彼此展开争夺。到明清时期,南岳、北岳和中岳仍保持著佛、道共尊的局面,东岳和西岳则以道教势力为主,成为中国道教的中心。

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它们是:
东岳泰山(1532。7米),位于山东泰安市。
西岳华山(2154。9米),位于陕西华阴市。

南岳衡山(1300。2米),位于湖南衡阳市。
北岳恒山(2016。1米),位于山西浑源县。
中岳嵩山(1491。7米),位于河南登封市。
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历代曾有72个皇帝到达泰山封禅。

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南岳衡山之秀,北岳恒山之幽,中岳嵩山之峻,泰山如坐,华山如立,衡山如飞,恒山如行,嵩山如卧。早已闻名于世界。
名列五岳之首的东岳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安市,长约200千米,主峰玉皇顶,高1524米。
山峰挺拔峻秀,雄伟壮丽,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势。
古代封建帝王把五岳看成是神的象征。
“岳”在春秋前原是掌管大山的官吏职称,尧时分掌四方外事的部落首领就叫“岳”。后来把主管方岳的官吏与岳官驻地的大山名称统起来了,便出现了代表四方大山的“四岳”。

据道教典范《洞天记》云:“黄帝画野分州,乃封五岳。”黄帝远在五千年前,其疆域版图不出黄河流域,黄帝是否封岳无正史可查,但到唐虞三代出现了四岳是无可置疑的。
那时各朝京都虽屡有变迁,均不出晋、陕、豫三省范围,其所封四岳都在黄河流域。

春秋产生了“五行”之说,战国时颇为流行。由于阴阳学家邹衍等人的大力宣扬,“五德终始论”越来越盛。“五岳”之说才应运而生,故《诗话》曾说:“唐虞四岳,至周始有五岳。”
中国岳山称名始见于《尚书》。

《尚书》有东、西、南、北四岳,而无五岳。四岳山名见于经书者唯有东岳岱宗。《周礼大宗伯大司乐》始言五岳,而不言为何山。
后来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才对名山大川较翔实可靠地总结了自五帝至秦代的演变过程:“因为夏、商、周的国都都在黄河与洛水之间,所以嵩山为中岳,其他四岳各随其方,四渎都在山东。
至秦称帝,建都咸阳时则五岳、四渎均在东方。自五帝以至秦,名山大川或在诸侯,或在天子,不可胜纪。及秦并天下后,才有了明确规定:自河南省崤山以东为名山五,即嵩山、恒山、泰山、会稽、湘山;大川二,即济水和淮河。”
综上所述,汉之前五岳之制因势而异,各有不同。
周建都于丰、镐,以华山为中岳:周平王东迁洛邑以后,又以嵩山为中岳,华山为西岳。只有东岳泰山和北岳恒山自古未变。至汉武帝时,才正式创立五岳制度,并登礼天柱山封为南岳。据《汉书郊祀志》载,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颁发诏书,确定以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即天柱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
隋文帝杨坚统统一南北朝后,于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诏定湖南湘江之滨的衡山为南岳,废霍山为名山。北岳恒山在汉、唐、宋时,皆在山阳的河北曲阳登礼。至金、元、明、清诸代均建都于北京,曲阳之山在京城之南,与北岳名称不符。而恒山主峰天峰岭位于山阴的山西浑源,恰在京城之北。
所以,明代称浑源恒为北岳,但因路途遥远,祭祀仍在曲阳。直到清代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才根据礼臣的建议,改招北岳于浑源。

TAG标签: 淡水湖五岳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