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内容:国家卫计委总结了安全用药十项指南。安全用药十项指导原则主要包括: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措施,能不用、能少要遵循用药原则,但不能多,而且可以口服不用肌肉注射药品安全标志,是否可以肌肉注射不用输液等。法律快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十大安全用药指南。
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合理用药健康教育核心信息解读》,总结了安全用药十项指导方针:
1.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地用药。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是合理用药的重要举措。不合理用药会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药物是可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人类疾病,或有目的地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的物质。
合理用药包括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三个方面。用药首先是安全的,安全的意义就是让患者承担最小的治疗风险,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二是有效,这是合理用药的关键。药物的功效表现在不同方面,如根除病源、治愈疾病、延缓疾病进展、缓解临床症状、预防疾病发生、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等。 . 三是经济。经济是指以尽可能低的医疗费用取得最大的治疗效益,减少社会保障和患者的经济支出,
基本药物是指国家制定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物。选自我国目前临床使用的多种药物,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合适,价格合理,货源有保障。公众可以公平获得药物。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是合理用药的重要举措。
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合理用药,可以防病治病;轻者可加重患者痛苦,增加医疗费用,重者可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只有正确合理用药,才能避免和减少这些情况的发生。
2.用药应遵循能用不用、能少用不多的原则,以内服不肌注、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请谨慎使用。有些病是不需要吃药的,比如感冒,只要注意休息,戒烟,多喝白开水,保持口腔和鼻腔清洁,吃易消化的食物,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一般5-7天自愈。服药时应避免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药物的不同成分可能会相互作用,部分药物可能因此失效,不仅影响原有疗效,还可能危害您的健康。因此,要遵循能用不用,能少不多用的原则。
每种给药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输液的优点是见效快,主要用于危重或特殊患者的治疗;缺点是药物直接注入血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高于其他给药途径。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肌肉注射的药物吸收比输液慢,比口服快。缺点是会造成局部疼痛等损伤。口服给药是最常用、最安全、最方便、最经济的给药方式;缺点是起效比较慢,并且有些药物还可能引起肠胃不适等症状。在选择给药途径时,应遵循国际公认的原则,即根据病情可以口服的不注射,可以皮下或肌肉注射的不注射静脉内或输液。[页]
3、购买药品一定要到合法的医疗机构和药店,注意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必须根据执业医师的处方购买。
购买药品必须凭《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到合法的医疗机构和药店购买。
处方药是指只能根据执业医师的处方配制、购买和使用的药物。目前,大部分药品都是处方药,如所有的注射剂、抗菌药、麻醉药等。
非处方药是指无需取得执业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这些药物临床使用时间长,药效明显,不良反应少。非处方药按安全性分为A类和B类。A类非处方药包装盒上“OTC”标识底色为红色,只能在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并配备执业药师的社会药店和医疗机构药店购买或药剂师或以上。B类非处方药包装盒上“OTC”标识底色为绿色。除社会药房和医疗机构药房外,
4、阅读药品说明书是正确用药的前提。特别注意用药禁忌、慎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如有疑问,请及时咨询药师或医生。
药品说明书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是指导医生和患者选择和使用药品的重要参考,是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依据。这是一份具有医学和法律意义的文件。药品说明书主要包括警示语、药品名称、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症、注意事项、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贮存条件等。这些与患者用药有关的内容,在服药前应仔细阅读。否则,会给安全用药带来隐患。如对内容有不明白之处,应及时咨询药师或医师。
“禁忌”一般是指禁止使用。应严格遵守说明书中所列的禁忌人群、生理状况、疾病状况、其他合并治疗、合并用药等提示。“慎用”是指该药可以不用,但应权衡利弊后慎用。患者服药后应密切注意观察。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
5.处方药必须严格遵医嘱,不得擅自使用。尤其是抗菌药和激素类药物,不能自行调整或停药。
处方药只有遵医嘱服用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不得擅自使用、停用或增减剂量,否则可能发生严重后果。
抗菌药物是指能杀灭细菌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类(如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咪唑类、喹诺酮类等)。使用抗菌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严格遵医嘱。首先,必须按时按量使用。因为抗菌药物只有在体内达到稳定浓度时才能杀死和抑制细菌,不规律的用药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给细菌带来了呼吸和繁殖的机会。其次,一定要按照处方规定的疗程服用。因为抗菌药物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全杀灭或抑制细菌,
激素类药物包括天然激素和结构与功能与天然激素相似的合成品,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可治疗多种疾病。激素类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多种不良反应。长期服药的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控制用药剂量,并定期到门诊复诊。待病情稳定后,在医生指导下有计划地调整剂量,部分患者可能会改用其他药物和治疗方法。[页]
6、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长期大量使用非处方药也会导致不良后果。服药期间如有不适,请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任何药物(中西药等)都有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发生的与药品用途无关的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既不是药品质量问题,也不是医疗事故。
非处方药虽然安全性高,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但长期大量使用也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大不相同。因此,非处方药也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规定使用,并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服药过程中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引起重视,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或就医。
7.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注意禁忌;儿童、老年人、肝肾等疾病患者慎用,用药后注意观察;从事驾驶、高处作业等特殊职业者,应注意药物对工作的影响。影响。
服用某些药物的孕妇不仅会影响自身,还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因为胎盘屏障无法阻止所有药物进入胎儿的血液循环。原则上,孕妇整个孕期尽量少用或不用药,包括中药和外用药。孕前或孕期患有的一些疾病(如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如果擅自停止治疗,将对母婴造成严重伤害。有些药物在哺乳期妇女服药后会通过母乳进入婴儿体内。因此,在使用前一定要征求医生或药剂师的意见。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尚未成熟,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人不同。因此,儿童用药的选择应在品种、剂型、用量等方面考虑不同年龄阶段人体发育的特点,不能随意参照成人用药。必须遵医嘱使用处方药。家长在使用非处方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内容,必要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老年人各组织器官的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同时,老年人常伴有多种疾病,药物种类繁多。因此,需根据病情优化治疗方案(包括品种选择和剂量调整),并在联合用药时注意避免不良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在用药期间要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时与家属沟通,让家属了解自己的用药情况,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肝脏和肾脏是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肝肾病患者就医时应主动告知医生,服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咨询医生或药师,避免或减少使用对身体有毒性的药物肝、肾者适当减量。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停药并咨询医师或药师。
驾驶、操作机械、高处作业前,避免服用抗感冒药、抗过敏药、镇静安眠药等药物。因为服用这类药物后,容易出现嗜睡、头晕、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危及人身安全。从事上述工作的人员就医时应主动告知医生。
8、药品应科学、妥善贮存,防止因贮存不当而变质或失效;谨防与儿童和精神病患者接触,一旦误服或误服,应及时带药及包装就医。
药品贮存不当会导致变质失效,甚至增加毒性,因此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妥善贮存。一般应注意:易在空气中变质的药品,应存放在干燥、密闭的容器中;易氧化的药物应密封在棕色玻璃瓶中,置于阴凉避光处;易风化的药品,应密闭存放于阴凉处;外用药物应与内服药物分开存放。家里的药品应放在儿童和精神病患者接触不到的地方,以免误食和中毒发生意外。如果意外摄入或过量服用药物,或突然出现异常症状,您应尽快携带药物及其包装就医。[页]
9、接种疫苗是预防某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国家免费提供一类疫苗。
疫苗泛指用于人体接种疫苗,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的生物制品。与病后的治疗和护理相比,花在接种疫苗上的钱微乎其微。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
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的疫苗,公民应当按照政府规定接种疫苗。目前第一类疫苗主要是儿童常规免疫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白喉疫苗、白喉疫苗、麻疹疫苗、麻疹-腮腺炎疫苗、甲肝疫苗、A群脑膜炎球菌疫苗、A+C群脑膜炎球菌疫苗、乙型脑炎疫苗等。炭疽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等发热疫苗及应急接种。第二类疫苗是指公民自愿自费接种的其他疫苗。第二类疫苗是对第一类疫苗的重要补充。并不是说第二种疫苗不需要接种。事实上,二类疫苗所针对的一些传染病对人的威胁是非常大的,比如流感、水痘、肺炎等,患病后不仅对个体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还会增加经济负担。市民可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个人体质选择接种第二类疫苗。不仅对个人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而且增加经济负担。市民可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个人体质选择接种第二类疫苗。不仅对个人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而且增加经济负担。市民可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个人体质选择接种第二类疫苗。
接种后有时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主要是接种部位疼痛、发红、硬结等局部反应,以及发热、乏力、乏力等全身反应。一般无需就医药品安全标志,只要精心护理,对症治疗即可自行消失。但如果出现高烧、过敏等较严重的反应,一定要及时就医,并向医生说明接种情况。
10、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物。
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适合特定人群食用,调节机体机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卫生行政部门对审评合格的保健食品发给《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取得《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的食品可以使用保健食品标识。保健食品的标签和说明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