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叶修
10月18日,建信安信担保2号公告称,该基金第一期担保期限将于2017年10月30日届满,由于担保期限届满,不再符合担保基金存续条件。 根据合同约定,该基金将转型为非对冲策略基金,11月4日起,基金名称变更为建信信利混合基金。
同样于10月30日到期的国投瑞银景轩保函也在10月16日公告,变更为国投瑞银景轩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算上这两家,今年已有24只保本基金相继转型,从结果来看保本基金有哪些,保本基金没有一家愿意转型为对冲策略基金,基本上已经完全转型为混合型基金。
据wind统计,上一只到期的保本基金是汇添富宝信资保,将于2019年9月30日正式到期。
保本基金就这样慢慢淡出公众视野吗?
从基金公司的角度来看,新规对保本基金的影响可能只是保本基金转型的一部分。 市场的热度无疑正在消退。 再次回来。
24只保本基金已转型且无对冲策略
据wind统计,今年已有24只保本基金(A类和B类合并统计)到期转型,建信安信保号保本。
曾经号称“进、攻、退、守”的保本基金将逐渐退出舞台。
虽然将保本基金改造成“对冲策略基金”本质上比较尴尬,与原来的“保本基金”并无太大区别,但实际上还没有一家基金公司进行过这样的操作。
在上海某中型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看来,虽然合约没有太大变化,但对于投资者来说,直接以基金名义保本比避险更容易让投资者认清资金。战略。 意愿不强。
在他看来,保本新规中的三点对保本基金的转型影响较大:
首先,对冲策略的要求决定了保本基金必须是策略保本,而不是结果保本。 基金经理的经营风险将大大降低,收益也同步缩水;
二是担保机制的变化,使得很多担保机构不再愿意参与保本基金的担保;
三是基金公司对保本基金规模设定的上限很容易限制转型金额。
正如华北某大型基金公司人士指出,如果净资产达到新规要求的5倍,其保本资金至少有一半不能转为“避险战略资金”。 这种情况在基金公司比比皆是。
保本策略成本变高,基本只能通过CPPI等策略获取安全缓冲,保本资金原有的上行收益空间大幅压缩。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年底,已有10只保本基金陆续到期。
但从成熟度情况来看,2018年可能是集中度较高的一年。 全年共有71只保本基金分别到期,而2019年为46只。汇添富宝信保信将成为最后一支于2019年9月30日到期的保本基金。
转型发行更依赖市场
那么近两年,会不会诞生对冲策略基金呢?
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可能还要看市场表现。
基金君做了一些小数据:
可以看出,保本基金大规模发行的时候,是市场表现低迷的年份,或者刚刚从低迷中复苏的年份,包括2011年、2015年、2016年,都是大年用于发行保本基金。 2003年以来,保本基金发行总量占发行总量的78%。
此外保本基金有哪些,从基金设立情况来看,自2016年10月以来,再无新的保本基金设立,市场对保本基金的热情大减。
基金公司大规模转型的另一个原因是,今年市场上有很多投资机会。 无论是A股多个热点的切换,还是金融去杠杆的进一步风险释放,都将利好股债。 .
目前,市场上存留的保本资金规模仍相当可观。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保本资金尚有2773.18亿元。
保本资金规模(单位:亿元)
“
中国基金报:报道基金关心的一切
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