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北京地铁网络图,目前里程700km+,未来将很快突破1000km。
导读:2021年底,北京将开通9条(段)地铁线路。其中,不仅有大大改善路网结构的8号线中段、14号线中段,还有昌平线南延、S1线东延段,减轻了全员转移的压力。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17号线。19号线南段和19号线一期工程是北京市第一批通车的地铁快线。在本系列的前两篇文章中,我们已经完成了上述两条快线的操作;在本文中,我们将聚焦北京地铁2035规划的宏伟愿景,展示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快线的未来。
阅读本系列之前的文章以了解:
1. 为什么我们需要Express Line?
2、南北穿城首选——地铁19号线
地铁19号线三条简评
前4条完整快线的雏形——地铁17号线
地铁17号线简评
系列指南中的上一篇文章:
六类地铁快线
在讨论北京地铁网络的未来前景之前,我们必须厘清一个概念:“地铁”一词只是为了方便审批和监管,人为规定在中文语境中对某一类项目的称呼。从极狭义上讲,“地铁”是“地下铁路”;从广义上讲,“地铁”是城市中符合2013年版《地铁设计规范》规定的快速、大容量的轨道交通;但从广义上讲,“地铁”可以泛指所有具有高路权、大运量、高密度运营、典型通勤功能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这些项目可能在“城市中”或“城镇之间”。从这个角度来看,
因此,在本文的后续讨论中,我们将使用“地铁快线”来概括所有可能以更高密度运营的站距较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因此,我们可以将大陆的“地铁快线”分为两类,区别在于是否以地铁名义建设:
(一)第一类——地铁序列:全部按照地铁标准建设,按照地铁建设流程申请审批,仅限站间距较大的线路。
在北京,线路位置已经比较稳定,近期要建设的线路主要有:本文提到的17号线和19号线,即将完工的22号线,以及列入第三条的21号线。 -一期规划 1号线、20号线一期、18号线和北连接线(S11),预计2035年前建成。更远的还有23号线、南北径线等。目前还在规划中,但这两条线路的优先级较低,线路位置变化的空间还很大。
当然,除北京外,内地一大批城市都有建设此类线路的计划。上海有16号线、17号线、崇明线、嘉闵线、机场接驳线;广州有14、18、21、22号线;成都有18号线、19号线;南京有S1、S3、S6、S7、S8、S9线;杭州有19号线;在重庆,有15号线和27号线,这些不同的线路共同构建了大城市的轨道快线网络。
(2)第二类——城市区域系列:未列入地铁建设序列且未申报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的线路。
此类线路通常以“城铁”、“城际”、“多层次轨道交通”等名称申报建设。目前,它们仅在特大城市实施。比较典型的线路有:上海金山城际、示范区线、两港快线、广州广清城际、广佛环线、深大城际等。
在北京,情况略有不同。由于现有铁路资源相对丰富,北京市正在努力协调铁路部门对现有铁路进行改造。典型应用场景为:副中线西段、S2线南段、东北环线。改造完成后,这些线路具备了更高密度开行列车的条件,在功能上可能没有必要归入“地铁”范畴。
随着2021年底北京城市轨道交通“2035规划”的披露,近期的建设愿景已经摆上台面。下面,我们将分别说明这两种线路在北京的情况。
地铁七号线 地铁17号线的快车7.1号线
正如本系列前面提到的北京地铁9号线运营时间,地铁17号线将成为北京第一条通车的跨城快线。简化核心区站点,??尽量只保留大型中转站;核心区以外的车站分组布置,站间距较大。17号线首条轨道快线开通天通苑、亦庄,分流亦庄线与5号线南北通道客流压力。17号线一期工程预计2024年全面通车。
从路网结构看,线路北侧与M13西、M17支线互动,沟通未来科学城,同时为北七家、天通苑地区的乘客带来快速进城的体验. 可选普通线(M5)与快捷线(M17)交互;17号线南侧与亦庄线交汇,实现快线客流切换。这两点都体现了轨道快线网络升级的效果。
7.2 地铁19号线
作为本系列的主角之一,我们之前也讨论过地铁19号线一期工程的情况。19号线一期工程全长仅22.4公里,仅是该线的城市核心段。该线路完整版南起海子角,北至沙河高教园区。昌平、回龙观、大兴新城将与中心城区直接快速相连。在北京轨道交通三期规划中,19号线二期工程将开工建设。大致确定建设路段为19号线北延“生命谷-牡丹园”,19号线南延“新宫-海子”。剩余路段“生命谷-沙河高等”教育园”
7.3 地铁22号线
地铁22号线,又称“平谷线”,是一条连接市中心和远郊的快线。线路合理设置在市区核心地段,通州副中心-CBD核心区走廊各线客流主要以相互换乘为主。通州-燕郊段和平谷段比较大。东四环以内路段,站距很小(1km左右),基本兼顾多条竖线换乘;4个间隔;通州区站站间距较小,通州至燕郊间隔较长,可达8公里以上;离开燕郊核心区后,“燕郊-平谷”的距离很远,
这种设站很好地体现了只在重点区域设站,快速与各组沟通的目的。另一方面,从城市核心区-通州段的线路位置来看,22号线与既有的1号线-八通线、6号线均设有换乘站,从而完成快速连接。线。
官庄、通州北关将成为22号线与既有M1、M6的客流转换节点
22号线并不是该路径快线的终点,18号线将完成通州副中心方向“两普两快”互动的最终网络建设。我们将在本文后面介绍它。
平谷线将采用时速160公里的8D级列车,以最快的速度连接远郊和城市核心。开放时间定于2025年。
7.4 地铁20号线
地铁20号线是连接顺义-大兴的跨城快线。起点为顺义站,南至首都机场、东坝、北京朝阳站、CBD、北京站、南中轴线,最终到达大兴区。根据目前的信息,“临河-官庄路西口”路段将率先进入三期规划,组团间“T3航站楼-东八北”线段将作为长达10公里,打造顺义市城A核心区快速通道。
图为20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图,只是很短的一段
但遗憾的是,官庄路西口站还在五环外;20号线到达管庄路西口外,将不得不依靠3号线和12号线两条普通线路进入市区,严重影响了快线的效果。抑制作用。为了加快到达核心区的时间,20号线的后续建设也很重要,但考虑到其建设难度极大,何时提上日程还是个未知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顺义提供高铁。
7.5 地铁21号线
地铁21号线是比较典型的“城铁”。这条线路位于六环附近,站距非常大,只用于与几个城郊组联系。T3航站楼、副中心站、华庄、嘉汇湖、大兴新城均为辐射线末端或附近的换乘站。从21号线的方向来看,指望它有非常充足的客流是不现实的,但它是沟通几个主要新城市的最快路线。21号线将进入北京市三期规划建设序列。
21号线用于与东北-南侧的各个郊区集团联系。该线路部分车站如图所示。这些站点与径向线的末端一起起着换乘的作用。7.6 地铁18号线
北京18号线作为1号线的改道存在;无独有偶,除北京外,18号线在成都、广州等地也是一条轨道快线,对现有超大客流线路也起到分流的作用。起初,18号线的优先级较高,但自2013年以来,随着M6、M7的开通,1号线-八通线客运量大幅下降(普通工作日客运量从140W/天下降到2019年110W/天,疫情后基本维持在90W/天左右)。虽然18号线的紧迫性有所下降,未能进入三期规划,但2035年后,东西快线缺失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18号线为东西向跨城快线,平均站距3公里以上;如果不考虑通州以外的站点,由于覆盖范围增加,主干线“通州北关-陕甘”47公里长的路段平均站点距离达到3.6公里。
在该中心段,车站设计通常只保留重要的换乘站,尽量采用新建车站,实现更多垂直线间的换乘。2035年,木樨地、复兴门-太平桥、王府井-东单、永安里都将形成至少4条线路的超大型换乘站。
图中只标注了18号线的部分站点,实际站点设置还不确定
值得一提的是,18号线在通州-中心区路线上大望路至通州北关16公里路段只有两段,比22号线要少。依托定福庄站、通州北关站等多条线路到相互切换,最终形成“两将两快”的格局。
通州-核心区“两普两快”格局:定福庄、通州北关将18号线纳入复杂复合??网络,与M1、M6、M22配套
可以预见,在长安街下建设一条与一号线平行的线路,难度超过北京已建成的任何一条轨道交通线路。从8号线“国家美术馆-珠市口”段的情况来看,18号线的工期注定极其漫长,2035年之前完工是一种奢望。
7.7 地铁S11号线
S11 线也被称为“北方连接线”。这是一条完全位于五环外的线路。它连接海淀山后、昌平中心区和顺义市区。郊区联络线的方向。该线路代号以S开头,标志着其原规划为城市线。作为13号线以北唯一的东西向线路,起到快速连接郊区人群的作用。与21号线类似,S11的客流预期也不是很乐观(即使使用率略好于21号线),因此没有进入三期规划;预计2035年前后建成。
图中仅标注了S11线的部分站点,实际站点设置情况尚不确定 8. 地铁系统以外的线路 8.1 S2线南段
S2的现状是运营城铁列车,但列车数量少且不稳定,既有车站少,无法兼顾通勤功能。它只是以“旅游专线”的形式出现。最新规划中,S2“南口-黄土店”南段将进行通勤改造,增设复线,全线增设多站。线路新建站点很大程度上考虑了与现有地铁网络的换乘需求。在生命谷可以换乘M19、S11线;新龙泽作为回龙观区域的新宇宙中心,将形成M19、13A、13B、S2四线传送结构;现有M8、13B转移条件。
这些改造将使S2线南段具备与地铁类似的功能,成为昌平与中心城区交通走廊上的又一条快线。类似于通州-中心城的布局,依托M8、S2、M19、13A、13B、S11线间反复错开的换乘站,为旅客提供灵活快捷的出行方式。
预计该线路贯穿东北环线,通勤列车运行间隔约8分钟。但仍需注意的是,由于国铁线对城市建设的长期减益效应,南口现状、现有昌平站、沙河北站均不属于中高密度建筑工地。如何像市政轨道交通线路一样,促进郊区轨道交通站点附近的土地开发,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8.2 东北环线
东北环线“黄土店-北京东站”段2020年进行了简单改造,但仍为单线,不具备通勤能力。规划中,东北环线将多线建设,增设水桥、北苑、酒仙桥3个车站;未来还将建设地下光华路支线直达CBD核心区。
与S2类似,东北环路上新建的3个车站都兼顾了与既有线路的换乘需要;位于地下的光华路支线宏伟工程已一步完成,使原13号线的乘客可直达CBD,最大限度地发挥通勤功能。东北环线与S2南段贯通后北京地铁9号线运营时间,将形成昌平南入口至CBD区域的快速交通走廊。东北环线车站基本位于城市建成区,预计利用率较高。
8.3 副中线西段
副中线西段良乡至北京西站,也是通勤改造的重点线路。全线增设长阳、后卢村、衙门口3个车站,部分增设复线以满足高密开行条件。京广线普速列车转至丰台站后,虽然副中线西段通勤车有足够的空间,但线路本身与地铁网络的衔接不畅,良乡以外的线路区域客流不足,这些因素限制了通勤功能的实现。
九号快车的未来愿景
上一章提到的线路都将在2035年左右完成;届时,北京地铁快线网络将基本建成,同时,城铁与市域地铁网络将初步融合,实现至少一条轨道快线的覆盖。
当前,我们正站在北京轨道交通从解决“有无”向“有无”发展的时间点。回顾过去,2010年至2015年,我们以最经济的方式将地铁线路扩建至城郊组团,促进了北京人口向外疏散,着力解决“生存”问题的同时,也引发了从郊区到核心区的出行速度。车速慢、载车能力不足等各种问题。2022年至2035年,将是我们铁路快线扩容升级的关键时期,以规模化、高速化的快线解决线路本身的“好坏”问题。
路还很长,相信到2035年,北京的旅客将享受到更加舒适、高效的出行方式。这种趋势不仅出现在北京,在上海、大湾区城市,甚至一些二线城市也有出现。地铁快线在与既有线路互动的同时,将以我们无法想象的方式参与/推动城市未来的长期塑造。从“存在”到“好或坏”,也许未来会有“优秀”;未来终究会更好。
系列概要:
我们从17号线和19号线的运营说起,最后谈到北京地铁快线的未来。这个简短的系列即将结束。在本系列的最后,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北京2035的远景规划,谨慎展望未来的宏伟愿景。【本系列完结】
2035规划:城市轨道交通1578km+市郊铁路1095km,最终如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