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木偶戏的种类很多,计有杖头木偶、提线木偶、铁枝木偶、布袋木偶等。各自分布在省内粤语、潮语、客家话、雷州话等文言区,各个种类的木偶 雕刻 制作、操纵技艺以及艺术风格,彼此有异,丰富多彩,均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汉族传统艺术。 高州木偶戏:又名鬼仔戏,是高州民间艺人不断吸收、改造、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新剧种。由一名艺人表演,集唱、做、吹、打于一身。木偶表演的全部道具,用一担木偶箱则可全部装下。逢年过节或农闲时,木偶艺人便肩挑着木偶箱,走村串巷,利用村中屋旁的空地或在屋厅中央,摆放一张方桌,则可以架设成为木偶表演舞台。高州木偶戏以杖头木偶为主,附加布袋木偶。木偶造型十分精巧,它用坚韧的木料加工成型后,采用变形夸张的手法,进行彩绘、装璜,使之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木偶艺人不仅能使木偶的头部、手臂、肘、腕、指和腰腿伸曲灵活自如,还可令其眼、口张合生动逼真。表演时,可以令木偶开合扇子、穿衣、戴帽、斟酒、拿书、写字、开弓射箭等动作,一举一动,准确自然。而且,木偶的操作、唱腔对白、锣鼓敲打等全套表演艺术,均由一个艺人完成。艺人熟练的操作技巧,明快的曲艺唱腔,激昂的锣鼓点击,令人赞叹不绝。高州单人木偶表演,多次被选送到北京演出,并获得奖励。
木偶戏按木偶形体和操作技术不同,分为杖头木偶戏,布袋木偶戏和提线木偶戏。据记载,南朝元嘉三年(426),杖头木偶戏从中州传入化州,元朝传到我市各地。明万历年间,随着闽南人向粤西移居和经济文化的交流,布袋木偶戏传入粤西,逐渐演变成电白,化州等地的“扁担戏”,后与杖头木偶戏结合形成单人木偶戏,布袋木偶已不单独存在。
杖头木偶戏俗称“鬼仔戏”,按木偶戏班的人员及装备分为:小班,即单人木偶戏,由1名艺人表演;中班,3至4人;大班,10至15人。一班木偶戏有30多个木偶头像,分生、旦、净、丑、武生、须生等角色。演出时以锣、钹、鼓、木鱼等打击乐配合出场和过门,艺人按角色行当不同的表演程式和动作表演,唱出男、女、老、少不同的声音和各种角色行当的语言特色。木偶戏的唱腔是在当地流行的山歌调基础上演变而成。
“文化大革命”中茂名市的木偶戏基本停演、直到1978年才迅速恢复和发展。 广东五华素有“木偶之乡”之称,其木偶戏是提线木偶。五华木偶戏于明朝初年由福建传入,流行至今已有600多年。2008年6月,五华提线木偶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华木偶戏在表演艺术技巧方面创新了不少高难度绝技,如舞狮、拉二胡、吹哨呐、耍扇、拔剑、射箭、翻筋斗、喷火、书法等,达到了“能人之所能,能人之所不能”的艺术效果。
五华县木偶剧团团长近李新贤于2000年开创的木偶书法表演被誉为“天下一绝”:小小木偶迈着轻盈的步伐走上舞台,款款向观众点头致意,然后走近书写台,举手、握笔、蘸墨、运笔,遒劲有力的书法便跃然于纸上……更让人吃惊的是木偶书法表演的书写速度和效果几乎与常人无异,精湛技艺堪称一绝。然而,让非遗保护者们担忧的是,此绝活在国内仅有两人掌握。
木偶戏传入五华有五百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五华县安流镇、转水镇、梅林镇、棉洋镇、周江镇、龙村镇、横陂镇、华阳镇、水寨镇等,现代传人有李新贤、李广云等。五华提线木偶制作精细、体形高大,木偶脸谱与剧本人物性格比较吻合,木偶造型生动迫真,老百姓非常喜爱。曾多次出国表演,受到国内外观众的赞誉。
提线木偶是中国汉族民间艺术的一块瑰宝,要把人才培养要放在非遗传承的重要位置,莫让民间“绝活”变成“绝唱”。“要积极创新非遗人才培养方式,比如可以采取政府给传承人实质性帮助的方式,激励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涉足非遗行业。同时可以把非遗写入教材,贯穿到小学、中学、大学的教学、学习中。” 宋代的百戏,有许多形式一直在潮州流传着,如“顶砻”、“掉斗”、“掉锣”、“飞钹”、“倒吊吹双嘀嗒(唢呐)”等等。还有手操布套木偶,俗叫“布袋戏”等等。这些百戏及木偶戏都与一些音乐形式有关,一直在民间流播着。是一种源 于17 世纪中国福建泉州或漳州r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广东潮州与台湾等地流传的一种用 布偶来表演的地方戏剧。布偶的头是用木头雕刻成中空的人头,除出偶头、戏偶手掌与人偶 足部外,布袋戏偶身之躯干与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装r演出时,将手套入戏偶的服装中 进行操偶表演。而正因为早期此类型演出的戏偶偶身极像「用布料所做的袋子」,因此有了 之通称。 演出上可分为前场与后场,前场即戏台部分,观众可见到操偶师傅操作人偶于戏台上的表演, 后场则包括了操偶师、乐团和口白师傅。 不管哪种形式表演,布袋戏的演出都需要有戏台。
19 世纪,布袋戏发展出角棚戏台,又称作称彩楼,其在舞台的左右前方各加一个斜面,吸 引左右两侧的观众,此种角形舞台设计,虽戏台场宽虽未大幅度增加,却使得戏台空间及 视觉效果更加富变化。而此类美观而装饰丰富的戏台,虽然能吸引观众且本身即为雕刻的艺 术品,但造价昂贵且搬运不易,因此并非所有戏班皆能够负担得,因此在台湾于1930 年付 后,出现了一种看板式的彩绘戏棚。这类戏台的装饰图案全数以面彩绘的方式制作,其造 价便宜也易于搬运,且舞台效果并不输给传统戏台。 潮州铁枝木偶从南宋时由中原传入潮州的皮影戏衍生而来,流传于粤东、闽南各地。其发展过程是由平面剪影逐步经历阳窗纸影(平面)、圆身纸影(立体)而成为木偶,故操纵仍保持皮影戏的特点而称为铁枝木偶。是杖头木偶的一种,体形较小,其主要特点是这种木偶靠三根铁枝操纵表演,主竿置于偶人背部中间,侧竿分置于左右两臂,由艺人在幕后操纵。表演时通过连在偶像后的三根铁枝操纵,用推、拉、提、拨、抖等手法表演各种动作,表演剧目、人物动作、音乐唱腔与潮剧同。是国际木偶艺术的稀有品种,具有较高研究价值。
清代以后,为满足观众视觉欣赏需要,艺人们逐渐把舞台蒙上的白纸去掉,把偶像从平面改为圆身,于是捆草为身、扎纸为手、削木为足、塑泥为头,在当时称为圆身纸影。后经艺人不断实践,逐步形成偶像舞台表演。
铁枝木偶的偶头是用红泥塑成。晒干后烘烤定型。再涂上防水的颜料,按照不同的角色身份画成各种人物的脸谱,演出时穿戴上不同的装束,就成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戏曲人物。
由于随着人们艺术欣赏时尚的改变,演出市场日益萎缩;木偶班大多为半农半艺,是松散形业余艺术团体,对木偶戏的研究传承具有一定难度,特别是一些高难表演技艺面临失传,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