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师德师风 内容页

师德征文:师德点亮心中的灯

  40多年前,一位28岁的年轻人放弃上海的舒适生活,志愿来到腾格里沙漠边的学校支教。透风的土坯房,冰冷的土坯炕,药瓶改制的煤油灯,每月十四斤的供应粮……许多老师悄然离去,他没有走,毅然挑起多门课的教学重担。多年积劳成疾,他双目失明,但凭着惊人的毅力,继续给学生上课。他坚守讲台42年,像清泉滋润大漠,用师德的光辉点亮学生心中的灯。他叫冯志远,他动人的故事被拍成了电影。

  翻开中国教育发展的史册,有一个耀眼的词叫师德,其丰富的内涵发人深思、令人感动。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 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在心与心的交流中,道德的力量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者的崇高道德品质是教育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 可以说,师德是教师职业之魂,没有它,教育就失去了应有之义。

  有人认为,“红烛”、“春蚕”等词语所描述的是教师的道德形象,没有全面揭示这一职业的内在特质和从业标准。其实,自古以来,道德形象被视为教师的最基本形象。“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作为成人世界的代表,其道德和行为,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是学生的道德楷模。

  我们常说,教师应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高尚的师德至少具有两种基本内涵:爱心和奉献。

  今天,教师并不是生活在象牙塔里,教育事业也并非世外桃源。社会的变革、名利的诱惑、多元的观念、浮躁的心态对教师产生深深影响,带来种种考验。同时,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教师的职业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并有刚性标准和硬性规定。但这样的环境和背景,对教师而言,并不意味着可以弱化师德,淡漠爱心,不讲奉献。

  我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而在偏远和贫困地区,三两位甚至是一位老师,就代表着一所学校;他们用爱心和奉献,擎起了教育的一片蓝天。

  在中国,这样的教师有千千万万。因为有了他们,因为他们的高尚师德,中国教育的星空才会如此璀璨。全国德育标兵、特级教师霍懋征,用近60年的教育生涯总结成一句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全国模范教师孟二冬,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用毕生的奉献诠释了高尚师德的丰富内涵;贵州教师陆永康身残志坚,跪着给学生上课,跪着家访,一跪就是36年。他们的高尚师德,不仅塑造了学生的心灵,也为新时代的教师树立了典范。

  我们在感叹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时候,是否意识到:教育资源不仅是学校的声誉、品牌、生源和硬件,不仅是师资队伍的知识水平、业务才干和教学经验,还包括一种重要的软件——师德。从这个意义上说,以爱心和奉献为内涵的高尚师德,正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因爱心和奉献而崇高;教师,因高尚品德而美丽。在教师节到来之际,让我们重温一位哲人的诗句:“有了您,花园才这般艳丽,大地才充满春意!老师,快推开窗户瞧,这满园春色,这满园桃李,都在向您敬礼!”

TAG标签: 师德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