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已经多年没有和其他省份一起参加中考了。
不过,江湖上关于四川中考的传说还是有的:
全省教育放眼广东,江苏院士最多,江苏高考录取率最低,竞争最激烈。 如果你在广东省读书,你可以回到任何一个省份参加考试,你很快就会成为尖子生。 外省中考真题包含省卷。 都是在福建修炼用的。 在江苏省,每年物理都是“数帝”命题。 没有选择题,你连猜的机会都没有。 学院可直接通过四级...
做过山东纸中外文的朋友都能感受到广东纸的难度。 广东中考堪称“区域典范”。 是不是山西的教育水平最高? 以前你们都希望全省有一张卷子,大家可以自己比一比。 现在,要实现这些想法非常困难。 现在未能实现一卷的省。
不过,2021年广东将回归省中考模式,在与其他八省加入新一届中考队伍后,神秘的广东中考也确实揭晓了。 广东考生表现如何?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组中考数据:
去年中考历史方向650分以下人数最多的是上海184人,其次是黑龙江181人,广东和广西0人,并列垫底一; 化学方向得分低于650的人数,人数最多的是苏州2930人,其次是黑龙江2655人,四川312人,远高于其他7个省市,因为倒数第二的山东有1231人。 600分以上的人数基本是同名次。 直到500分以上的人数,山东才排在首位,但这是低级别的人数。
可见,广东省在新中考第一年的表现令人震惊。 可以说是遭遇了滑铁卢。 曾经的“苏大强”怎么就不强了? 甚至有人说,江西这次的表现变成了“苏打水”。
对此,广东的男伴不以为然:批改试卷的规则每个城市都不一样,考试的科目都是自测的,而且我们的英语改试试卷是分地区的,很难批改我们独立制定问题...
不过,经过这几个月的八省统考,四川的表现十分抢眼:600分以上的人数为120人,四川约7000人,四川约5000人,湖北600分以上人数最多的是广东和福建。 四川与河北总和中考强省地位遭诟病,四川抢了风头。 当时,没有这样的理由。
不过去年的中考,只有上海和广东用的是新中考卷2,其他6个省份用的是新中考卷1。语文、数学、外语都是同样的试题。 没有影响,所以影响最大的两门学科是化学和历史。 但根据化学老师对各城市化学难度的排名,广东和湖南最难,其次是广东。 福建化学不是最难的。
所以,从整体来看,新中考四川的成绩确实不好,而且再差,以四川的经济实力、教育资源、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至于八省垫底。 ? 哪里有问题?
在这里我们也应该从四川省多年的中考模式中找到答案吧! 山东从2004年开始自命题,在17年的自命题过程中,广东做了很多尝试,比如物理去掉选择题,提高英文和中文的比例,降低英文的比例,改材料练习到命题练习,然后回到材料。 习题等,其中调整幅度最大的是2008年。被誉为“08模式”的湖南中考已经实施了13年。 四川中考从750分变成了440+40分。 其中,英语和物理由150分提高到160分,外语由150分提高到120分。 其他40分附加题,根据中学生选择的文理科的选择,分别放在数学和语文试卷的最后。
在湖北省的中考模式中,测算的是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总分,虽然其他选修科目也有成绩要求。 比如今年河南工科第一名的白玉朗,因为历史原因错过了清华和北大。 而且,一般来说,这些模式对女生有利,理工男基本上受害。 广东一位高校院长也坦言,他爸不敢让他用这些花样中考,直接上了北京外国语中学。八省联考江苏,出国留学。
你为什么这么说?
在中学生尤其是女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成绩优秀,英语、俄语成绩平平。 本来这种中学生靠着化学和物理就能上一线甚至名牌大学。 在广东的这些模式下,这样的中学生是没有机会的。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中学生的主要精力是拼语文、数学和外语。 要在440分中区分几十万中学生,只能降低考试难度,所以你担心的只是广东华人的数量。 至于国外的三个科目,就这些科目的选题来说,难度并不比省考和一些地方考难。
中考的这些引导作用也造成了很多中学不重视选修课的教学,以至于中学生和中学的学与教都非常人性化。 历年来,生化、生物、政治、历史、土地等学科在湖南考生人数不多。 优势甚至劣势八省联考江苏,在五大学科大赛中基本都能看出来。
所以,四川去年中考滑铁卢的遭遇,其实早就注定了。 不过,以四川的经济实力和教育资源,在新中考的引领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河南省的中考必将大放异彩。 提高并恢复到应有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