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总结:让科技之花开满校园
科技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的科技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营造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县教育局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坚持开展科学“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五小活动,培养学生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一、创新机制,提供科技创新保障。
1、组织保障,建立管理机构。县教育局和学校都成立了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科技领导小组下设科技教研组,定期开展科技工作研讨,加强对科技活动相关工作的协调和指导。
2、内容保障,开展科技活动。各学校坚持开展科技小制作、科技作品展览、科学小实验、科普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科技知识。
3、队伍保障,抓好两支队伍。一是抓好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教育局和学校坚持把骨干教师用到科技教育上,配备了科技总辅导员和科技专兼职教师,采取送出去与在岗自修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培训,通过理论讲座、教研活动、外出听课、参观考察等途径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二是校级科技兴趣小组队伍建设。利用兴趣课、活动中心和课余时间,开展科技兴趣活动。
4、经费保障,保证经费投入。2014年,县教育局印发了《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奖奖励办法》,设立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每年拿出3万元对积极参与科技实践与创新、取得突出成绩的师生进行奖励。
二、强化措施,扎实推进科技教育。
一是教育局坚持每学期开展学生科技综合素质检测、学生科技特长展示等活动,让学校的科技教育形成常态化。
二是各学校根据课程改革方案的规定,建立了能够确保实施“三个板块”(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课程结构的学校管理机构,认真落实了科学课、实验课、综合实践等课程,强化学科渗透,培养学生科技意识。
三是各学校通过成立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参加社会实践、开展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为了检验效果,教育局和各学校还定期举办校园科技节,为有科技特长的学生提供展示平台,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三、突出成效,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近年来,我们在科技教育方面做到了思想转轨,把科技教育列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正确评估,建立科技活动建设的激励机制;形成合力,争取社会和家长的积极支持;营造氛围,构建科技教育的良好环境,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共有3名学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9名学生撰写的科技小论文获得国家级奖励,136名学生的科学幻想画等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嘉奖,2名教师制作的教具获得国家级奖励,9名学生制作的学具获省级奖,363人次获得县级科技创新奖。在2014年国际办公软件创新大赛中,县理工中专潘盼同学获湖北省第一名,亚太地区决赛第五名。
更重要的是,我县中小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感受了科技的力量和魅力,科技意识不断增强,科技兴趣更加浓厚,探索科学的欲望更加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