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案例报告严重心理问题3

日期:2020-06-02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案例报告严重心理问题3 本文关键词:心理问题,案例,报告

案例报告严重心理问题3 本文简介:一例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摘要:本文是关于一例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某市侦破一起特大杀人案之后对某些干警进行奖励,但参与破案的干警李某却没有进入获奖名单。事后三个月以来李某焦躁心烦,入睡难、浑身乏力、工作效率差,自我贬低,人际关系恶化。咨询师主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李某调整错误的认知观念,

案例报告严重心理问题3 本文内容:

一例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本文是关于一例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某市侦破一起特大杀人案之后对某些干警进行奖励,但参与破案的干警李某却没有进入获奖名单。事后三个月以来李某焦躁心烦,入睡难、浑身乏力、工作效率差,自我贬低,人际关系恶化。咨询师主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李某调整错误的认知观念,辅助放松训练和人际交往技能训练帮助他减轻焦虑,改善人际关系。经过六次咨询,李某的焦虑情绪得到很大改善,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状态恢复正常,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一、

一般资料

李某,男,35岁,已婚,山东人,本科学历,现为山东某市刑警支队技术大队的一名干警,身高174公分,五官端正,体态适中。无家族精神病史,无器质性病史。

李某是家中独子,从小父母管教严格并寄予很高期望,性格比较好强而且追求完美。警校学习期间表现优异,被本市公安局招聘进入刑警支队工作。随后他学习和进修心理测谎技术,成为本市刑侦支队唯一的心理测试员。现在婚姻比较美满,妻子为当地高校的教师,有一个8岁的儿子,父母是城市里的普通工人,家庭总体经济状况中等。四个月前,某村发生一起特大纵火杀人案,李某对多名犯罪嫌疑人进行测试,工作和其他一线刑警一样辛苦。但是当案子破了之后,局里的奖励名单并没有他。

心理测验结果:

EPQ测验T分:E61、N56、P51、L47,提示个性属于外向不稳定的胆汁质;

SAS测验标准分67,提示有中度焦虑;

二、

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焦躁心烦,入睡难、乏力、工作效率差,自我贬低,人际关系变差。

求助者陈述:医生你好,今天我来是因为我有些烦心事。好几个月了,一直觉着很烦躁。就是因为一个案子。怎么说呢,大约是四个月前,一个特大纵火杀人案,当时根据各种线索来看,犯罪嫌疑人作案动机都不明确,但是案子影响很大啊,上级限期破案,大家压力都比较大。好不容易找出的数名嫌疑人只能靠测谎技术去确定或者排除,然后寻找线索。而我是我们支队唯一的心理测试员,我一个人经常连续地做测试,差点累倒了。十几天后,真正的罪犯落网了。局里为顺利侦破这个案子庆功,给有些人发了一些奖金,虽然钱不多但也是一种荣誉,对不对?但是奖励名单里居然没有我?我和他们一样工作,凭什么没有我?而且我向来什么荣誉都落不下,怎么这次就得不到?所以最近三个多月心情特别差,感觉被大家抛弃、排挤,在单位时心情特苦闷,根本不愿意和同事说话,越来越离群了。还觉得被周围的人看不起,连我自己也看不起自己。工作时注意力也不能集中,工作效率下降,经常留三拉四的。回到家也是,总想发火,抽烟抽得更凶了,晚上睡觉也睡不好,动不动就醒了,第二天就头疼,感觉身上没什么力气。

我现在心里特别痛苦,怕是生病就去医院检查,但医生说我的身体没有问题,就建议我做一下心理咨询。

三、

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

咨询师观察到,求助者衣着得体,有礼貌,说话语速较快,语音略有颤抖,思维、逻辑有层次,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言辞之间多次使用“应该”这样的绝对化词汇。整个人精神状态痛苦、烦燥,神色疲惫。

四、

评估与诊断

(一)评估诊断

根据划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相一致,没有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有自知力,能够主动就医;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性;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可以排除李某具有重性精神病。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由明显的现实原因即工作努力、付出很多,却没有被奖励引起的,表现出焦虑、睡眠障碍等症状。该求助者的反应具有现实性但比较强烈,病程持续三个月,不良情绪泛化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对社会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为:

1.入睡困难,睡眠较浅,头痛,身心俱疲;

2.工作时紧张焦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工作质量和效率下降;

3.心情烦躁,易激惹,人际关系受到影响

(二)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依据病与非病三原则,精神病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一般不主动求医,常常表现出幻觉、妄想、逻辑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等。而李某主客观世界统一,其焦虑情绪具有一定现实诱因,知情意协调一致,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人格特征稳定,有自知力,主动求医,可以排除精神病的诊断。

(2)与一般心理问题相鉴别:一般心理问题情绪反应在理智控制之下,持续时间较短,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而李某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三个月,社会功能受到影响,出现泛化及回避,可以排除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的内心冲突是变形的,与现实处境没有关系,没有明显的道德色彩;而李某的内心冲突是常形的,具有现实意义和道德性质,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的诊断。

(三)对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因素:家教严格,奖金和荣誉没有得到,未得到家人、同事的理解关注;

2.心理因素:个性外向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争强好胜,自我期望过高,自尊心很强,追求完美。

五、咨询目标的确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和诊断,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一)近期目标: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帮助求助者正确看待没有得到奖金和荣誉的事实;缓解不良情绪反应,改变易激惹的状况,恢复以往自尊自信和自控能力;改善睡眠和人际关系,恢复以往的工作表现。

(二)远期目标: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完善其人格,构建合理的认知行为模式,达到自我实现。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主要咨询方法和适用原理

1.主要咨询方法:合理情绪疗法和放松训练

2.咨询原理:合理情绪疗法旨在通过纯理性的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帮助其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放松训练则通过熟练掌握躯体放松技巧来提高求助者应付焦虑性情绪反应的能力。

(二)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义务

1.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2.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三)咨询时间与收费

1.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1小时。

2.咨询和心理测验收费:对在职民警免费。

七、咨询过程

(一)咨询阶段

1.评估诊断阶段

2.心理咨询阶段

3.巩固与结束阶段

(二)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次咨询:2007年7月9日

目的:

1.了解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确定主要问题;

4.探寻改变意愿;

5.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法

过程:

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2.开展摄入性会谈,全面了解病史和个人资料,鼓励求助者倾诉宣泄,探寻其心理冲突及改变意愿;

3.介绍心理测验的目的,做EPQ和SAS测验;

4.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做初步分析;

5.共同确定近期和远期的咨询目标。

6.布置作业:

(1)详细记录自己在一周中出现的想法,下次咨询时带来;

(2)主动询问这次破案中没有得到奖励的干警,或是有类似情况的干警,他们的情绪反应和想法与自己有何不同。

第二次咨询:2007年7月16日

目的:

1、加深咨询关系;

2、向求助者说明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原理,令其了解和接受ABC理论;

3、寻找和确认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反馈作业:求助者与同事交谈后发现大多数人并不在意,虽然也有些不满,但很快就过去了。似乎只有自己的情绪反应比较强烈,持续时间这么长,对此感到很困惑;

2、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ABC模型;

3、运用ABC理论,分析求助者之所以会比别人有更强烈的情绪反应,关键不是没有获奖本身,而在于自己这件事存在不合理信念,在于认知中存在的绝对化要求和概括化思维;

4、强化求助者对ABC之间关系的理解,要求其列出让自己感到焦虑的想法,在咨询师的引导之下,领悟其中的不合理成份:

(1)我从小到大都表现优异,这次我也应该获奖;

(2)有些人得到了和荣誉,我也应该得到;

(3)我没得到这次的奖金,我整个人都没用;

(4)因为这件事情,大家都看不起我,远离我。

5、进行躯体放松训练;

6、布置作业:

(1)思考不合理信念,写出合理信念;

(2)练习放松训练;

第三次咨询

2006年6月23日

目的:

1、分析、修正不合理信念;

2、建立合理信念;

3、减轻情绪困扰。

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反馈作业:求助者能够领悟其信念的不合理,但对什么是合理信念仍然有疑惑。焦虑情绪略有缓解,人际关系有所缓和,但入睡仍有些困难,工作时依然效率低。

2、以咨询师提问为主,启发、引导求助者参与辩论,帮助其学会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

3、与求助者共同商讨与辩论,得出合理信念:

(1)我一直表现优异,但这不表示我一定能在每一次评奖活动中获奖;

(2)警察破案子是应该的,每个警察都要尽力,但是奖励只是给有突出贡献的人,不是每个人都能拿到;

(3)我一直以来表现都挺好的,不能只以这次事件来评价自己。用一件事来评价自己是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我需要学会综合客观的看待自己的价值。

(4)大家不会有太多空闲议论我,而且很人经历过这些事情,大家都看得很淡,而且因为警察职业讲奉献而不讲回报,所以大家不会因为我没得奖金而看不起我。

4、继续放松训练;

5、要求求助者体会现在的情绪;

6、布置作业:

(1)比较不合理信念与合理信念,认真思考其中的不同;

(2)坚持放松训练。

第四次咨询

2006年6月30日

目的:

1、深挖不合理信念;

2、熟练掌握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方式;

3、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恢复与同事的交往。

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反馈作业:求助者能够较好地领悟合理信念;睡眠状况好转,心情比较平静,工作效率有所恢复;

2、要求求助者进一步详谈他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回顾其中的成功和失败,打破求助者心目中认为自己学业、事业都应该是强者的完美主义倾向,从深层次挖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3、要求求助者体会此刻的情绪体验;

4、引导求助者寻找和改变存在的其他不合理思维方式;

5、探讨人际交往的艺术,首先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同事,然后教一些社交技能训练,包括学习微笑、目光运用等非言语技巧、如何接受和评价他人的批评和学会赞美他人等等,鼓励他主动与同事沟通交流,恢复以往的人际关系;

6、布置作业:

(1)在人际交往中,树立乐观、包容、淡然的心态,同时运用学习的社交技能与同事沟通,听听大家的想法;

(2)坚持放松训练。

第五次咨询

2006年7月7日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恢复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辅以社交技能训练

过程:

1、反馈作业:求助者基本掌握、能够运用学习过的社交艺术和技能,可以较为平静的接受大家对她提出的中肯意见,可以与同事顺利沟通。

2、肯定、鼓励求助者取得的进步,引导求助者再次反思、比较合理信念与不合理信念;

3、要求求助者关注此刻的情绪体验;

4、复习社交技能训练,体会学习前后与人交往时情绪和行为的不同;

5、布置作业:

(1)认真思考、总结咨询以来认知的转变,体会其对改善情绪的作用;

(2)将这种转变扩展到生活中的其他领域。

第六次咨询

2006年7月14日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结束咨询。

方法:

会谈、心理测验法

过程:

1、反馈作业:改变不合理的认知之后,焦虑情绪得到很大的改善,不再失眠、头痛;人际沟通能力提高了,人际关系得到改善;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提高了,感觉自己恢复了以往的生活状态。

2、由求助者复述咨询要点,回顾咨询过程;

3、肯定进步,积极鼓励求助者用新的认知和行为模式面对未来生活,提高适应能力;

4、做SAS测验,标准分为35,基本结束咨询。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的自我评价:不再感到焦虑烦躁,睡眠恢复正常。

2、社会生活状况的改变:恢复以往的工作状态,人际关系良好,不再有逃避上班的念头。

3、同事的评估:比以前待人热情,与人相处自然融洽。

4、咨询师的评估:通过回访和跟踪,求助者恢复了往日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人际关系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咨询已经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咨询过程完整。

5、心理测验评估:SAS测验得分从67降到35,说明焦虑情绪得到改善,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摘要要以李某为主,自己再调整一下字句;主诉里加上病程;别的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以上《案例报告严重心理问题3》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案例报告严重心理问题3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案例报告严重心理问题3》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