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征集长效机制研究

日期:2020-07-05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征集长效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陕西省,长效机制,征集,信用,研究

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征集长效机制研究 本文简介: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征集长效机制研究【摘要】公共信用信息的征集共享是当前陕西省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征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从信用政策法规建设、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平台金融融资模式选择以及公共信用信息征集共享激励机制设计三个方面对陕西

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征集长效机制研究 本文内容:

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征集长效机制研究

【摘要】公共信用信息的征集共享是当前陕西省开展社会信

用体系建设的关键,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征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从信用政策法规建设、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平台金融融资模式选择以及公共信用信息征集共享激励机制设计三个方面对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征集长效机制的设计提出了政策建议。

下载

【关键词】公共信用信息

金融融资模式

信息征集

一、引言

公共信用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能够反映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的数据和资料。

信用信息的征集与共享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据统计,我国大约60%的信用信息掌握在政府部门手中,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这些信用信息大都处于封闭和分散的状态,不能为政府部门提供管理决策服务,造成了信息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当前陕西省开展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就是要积极推动公共信用信息的征集共享工作,彻底解决市场主体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一步优化市场经济运行的信用环境,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二、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征集问题分析

(一)公共信用信息征集体制机制不顺

在工作协调机制上,2012年国务院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牵头单位由过去的中国人民银行调整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国人民银行双牵头,这样有利于发挥两个部门的自身优势,共同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但是,由于没有明确两个部门的责任划分,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争利抢功等现象,而且联席会议制度本身就缺乏对政府部门的强制约束力,因此在这种体制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展并不顺利。陕西省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也是采取联席会议制度的模式,由于体制不顺以及联席会议制度本身的缺陷,到目前为止,省上联席会议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导致省级信用工作机构在与其他部门进行日常协调工作中,经常出现因为这些部门的相关责任人不在或者内部相互推诿而导致公共信用信息征集工作处于停滞状态。

在公共信用信息工作机构设置上,2011年出台的《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条例》规定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行政部门是全省公共信用信息工作主管部门,但由于没有单独设立,其他各部门经常会有异议,提供公共信用信息不积极,甚至消极抵制。而且,由于历史原因,信用管理机构设置不统一,陕西省省级信用管理机构设在省发展改革委,而各地级市的信用管理机构有的设在市发展改革委,有些则设在了工业化信息委或政府办,导致信用工作协调难度非常大。同时,正值国家大力削减政府人员编制的大背景下,市级信用管理机构的人员编制、资金来源等问题尚未真正解决。

究其原因,目前全国没有一部法律法规对信用建设的体制机制设置以及将各部门必须向公共信用信息工作机构提供公共信用信息作为一项职责予以明确,而目前陕西省在公共信用信息的征集过程中又缺乏合理激励措施,征集的对象又大多都是同级政府部门,不存在直接的上下级领导关系,导致公共信用信息征集工作受各部门的主管随意性影响很大。

(二)行业间信息化程度和数据库标准差异大

目前,我省行业间信息化程度差异很大,掌握着大量公共信用信息的行业主管部门完全实现行业内部信息整合利用的只占少数,很多主管部门所掌握的信息还是以纸质文档形式保存,要征集这些行业的公共信用信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在公共信用信息的征集过程中因为行业间信息化水平的差异经常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对于信息化程度低的部门往往对公共信用信息征集的积极性较高,希望通过开展全省公共信用信息的征集工作,建立起行业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对于信息化程度高的部门,因为前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开发出了行业内部的业务管理系统,要将自身的掌握的公共信用信息无偿的提供积极性并不高。在已经接入平台的部门中,由于数据标准不统一,在信息征集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数据格式不规范的问题,使得很多应该接入平台的公共信用信息入不了库。而且在我省信息化进程中,很多行业主管部门将自身内部信息化建设工作外包给了第三方软件公司,要根据全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技术要求对这些行业内部的信息系统进行改动,也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缺口以及协调问题。

(三)征集入库的公共信用信息数量和质量不高

目前,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征集到的信用信息存在着企业信用信息缺项较多,很多应当入库的信用信息没有入库等数量方面的问题。在征集过程中,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掌握的大量企业借贷融资信息由于部门规章的限制不能接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而且,很多政府部门只提供一些基础信息,对于真正涉及到价值较高的信用信息,如财务信息、股权信息等都不愿提供,使得征集到的信用信息利用价值不高,很难准确地分析企业信用状况,判定企业的金融风险。在数据的质量方面主要存在数据差错较多,数据不规范、更新速度慢等问题,这就导致征集入库的公共信用信息存在着时效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够,信息质量不高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国家信用政策法规的缺失。公共信用信息征集涉及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等许多敏感问题,需要国家法律制度的支撑。目前全国唯一的一部信用方面的立法《征信业管理条例》已于2013年起正式实施,但是并没有对公共信用信息的征集做出具体的规定,对公共信用信息的公开使用范围,保密责任以及在征集应用过程中产生安全问题的责任界定都不明确,因此很多部门为了规避因为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可能产生的信息保密责任纠纷,而选择不公开自身掌握的公共信用信息。

2.政府部门在公共信用信息方面存在利益关系。信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独享信息可以在政治上、经济上以及金融支持上获得优势,一个部门掌握的信息量越大,就能在政府的管理决策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同时,很多政府部门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信息服务都是收费的,如工商、国土等,在信息服务收费的情况下,哪个部门拥有的信息越丰富、越具垄断性,该部门信息服务的收入就越高。因此,由于利益关系的存在,大部分部门都倾向于强化自身的业务系统建设,希望能多从其他部门获取信息,尽量不将自己所掌握的重要信息向别的部门提供。

3.公开部门自身掌握的公共信用信息面临社会公众的监督和评价,存在一定的风险。政府部门公开的公共信用信息越多,对社会越透明,越容易暴露出自身内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被公众指责和监督,因此,为了规避这种可能产生的舆论风险,很多政府部门往往对公共信用信息的提供不积极,热情不高。

三、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征集长效机制构建

(一)加快健全公共信用信息征集方面的法律法规

加强信用立法工作按照立法层次可以分为以下两类,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

1.从国家层面应当加大立法工作力度,加快出台信用信息征集的法律文件,尽量单独设立信用管理部门,将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向公共征信机构提供自身掌握的公共信用信息明确写入各部门职责中,对不能按时提供公共信用信息的部门做出较为严厉惩罚性规定。同时,法律应当对公共信用信息征集共享的范围,征集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的责任划分,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界定做出明确规定。同时,进一步理顺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以最大化的征集公共信用信息为原则,对有关法律法规中限制信息公开的条文进行适当的修改,清除公共信用信息征集共享的部分法律障碍。

2.从我省情况来看,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体制机制方面,应当通过省级立法进一步明确信用管理部门的职责和义务,给予其必要的监管权力,对公共信用信息的征集、共享、应用等环节要做出具体规定;确定全省公共信用信息征集工作的运行规则,给予公共信用信息建设工作必要的经费和人员编制支持。同时,依照《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条例》尽快配套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确定各部门提供信用信息的内容、范围和具体方式,享有的权利和应当承担的义务,重点明确划分公共信用信息在征集应用过程中发生差错、篡改或泄密等情况并造成损失的责任。

(二)探索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平台金融融资模式

公共信用信息平台金融融资模式,主要有政府直接投资和政府投资与社会融资相结合两种。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金融融资模式主要是由政府直接投资进行推动,其优点是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初期,可以借助政府足量的财政资金以及公权力快速的推动公共信用信息的征集共享,促进平台建设。缺点则主要表现为要使用大量的财政资金,而且平台的运维也需要不断的财政资金的投入,对政府而言会形成沉重的财政负担。因此,我觉得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可以采取政府投资与社会融资相结合的金融融资模式,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吸收一些社会资本,在未来时机成熟的时候,公共信用信息平台采取市场化运作,特许经营的方式为社会提供公共信用信息和信用信息产品服务并获取相应收益,投资者可以作为股东获取资本分红,从而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我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遇到的资金瓶颈,又可以克服政府直接融资模式下政府直接参与公共信用信息及信用信息产品经营,可能带来的信息垄断和开放度较低等问题。

(三)构建公共信用信息征集共享激励机制

想让政府部门长期积极主动的提供公共信用信息,就必须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激励政策。以往在公共信用信息征集共享过程中,就是因为没有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考虑信用信息,忽视了信用信息存在的现实成本和机会成本,没有建立起合适的激励机制,而仅仅是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各部门提供公共信用信息,导致了《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条例》执行效果不佳。因此,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征集共享激励机制,对于公共信用信息征集工作支持程度高、贡献大的部门给予一定奖励。激励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行政奖励。可以考虑由省委、省政府发文将公共信用信息的征集共享工作纳入对各级政府部门年终考核的指标之中,同时,每年对提供公共信用信息积极性高、质量好的部门给予行政嘉奖。

2.经济补偿。可以通过省财政给予各公共信用信息提供部门内部信用信息系统建设提供资金保障的方式要求各部门提供自身掌握的公共信用信息,完成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信用信息的原始积累。在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市场化运作并产生经营收益后,对各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单位按照提供信息数据量的大小、数据质量的高低进行相应经济奖励。

3.信用信息产品和服务支持,即通过在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上为各部门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共享服务和信息挖掘分析,形成的个性化的信用信息产品和服务,为各部门的日常管理决策提供信用支持。如可以为各行业主管部门提供行业信用预警信息,帮助其了解整个行业的信用风险水平,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行业信用风险,降低行业的金融融资风险。

参考文献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条例刘骁.信用信息共享模式与激励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吴晶妹,信用管理概论(第二版)[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乐甲(1984-),男,汉族,在职,陕西户县人,中级经济师,硕士,2009年进入陕西省信息中心工作,研究方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篇2:陕西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区域站项目总结报告

陕西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区域站项目总结报告 本文关键词:陕西省,农技,服务体系,基层,总结报告

陕西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区域站项目总结报告 本文简介:浙江托普仪器---专注于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项目建设、验收、检查陕西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区域站项目总结报告近年来,陕西省农技推广总站坚持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农技推广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强化技术服务为工作切入点,积极开展陕西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

陕西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区域站项目总结报告 本文内容:

浙江托普仪器---专注于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项目建设、验收、检查

陕西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区域站项目总结报告

近年来,陕西省农技推广总站坚持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农技推广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强化技术服务为工作切入点,积极开展陕西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区域站项目、运行机制创新、科技培训及重大实用技术的配套集成为主要内容的农技推广工作,为全省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陕西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区域站项目现状

2009年以来,在全国农技中心的大力支持和省农业厅的正确领导下,我省从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入手,全面复制推广“平利模式”(所谓“平利模式”,可以概括为5句话:核心是“三权归一、服务公益性、装备和素质、机制和体制”;重点是农业技术推广主要依托物化平台和虚拟平台;关键是推广模式要创新;要害是农技人员实行动态轮岗和系统培训的双轮对接;目标是构建多元发展,公益性机构、营利性机构和非营利性机构为主体共同组合为基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努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截止今年4月底,11个市、104个农业县区全面完成了改革任务,共建成省、市、县、乡农技推广机构1600多个,职工接近2万人。

二、采取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抓体制创新,稳步推进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

一是抓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针对前期改革整体推进缓慢的问题,2011年7月5日,省委、省政府在平利县召开了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推进会,原省委副书记王侠、副省长祝列克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各地要准确把握陕西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区域站项目改革的目的和要求,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省农业厅成立了以杨效宏副厅长为组长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4个督查组,从去年9月至今年3月份,先后4次对改革进度缓慢的市、县进行督导。

二是抓基层中心区域站建设。按照精简县级、撤销乡镇站、组建区域站的思路,将原有的2—3个乡镇农技站整合设置区域站,形成了“管理在县级、服务在基层”的运作模式。管理体制上,区域站隶属于县农技中心,作为县农技中心的派出机构;工作职能上,农技人员从繁杂的乡镇行政工作中解脱出来,专职从事辖区内的技术推广工作;经费保障上,区域站的经费全部纳入当地县级财政预算;人员构成上,由原县乡农技人员竞聘组成,保证了人员素质。同时,按照“改革到位、先建后补”的原则,我省于2011年正式启动了区域站条件建设项目,先后整合中、省资金约1.8亿元用于690个乡镇(区域)站的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和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条件建设。

三是抓陕西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区域站项目管理体制建设。针对新阶段农技推广机构职能和特点,制定机构管理制度、工作考评制度、人员录用制度和轮岗激励机制。根据不同岗位特点,科学合理量化考核指标,把单位民主评议与服务区域内基层、科技示范户和农民群众对农技人员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把专业理论研究成果与一线实践活动成效密切联系起来,把为民服务意识强弱与实际工作能力高低合理统一起来,对现有农技人员进行严格规范的考核,淘汰不适合搞推广且顶编占岗的人员。强化动态管理,实行农技人员跨级、跨区域流动机制,健全业务考核和工作激励机制,提高一线人员待遇等措施,引导鼓励农技人员到基层推广机构工作。

(二)抓机制创新,建立高效、科学的农技推广新机制

在推广方式上,整合农技、种子、土肥、植保等方面资源,建立多元化投资的大规模、标准化科技示范方田,并逐步由以户为核心扩展到以村为单元,形成了以农业示范园区、科技示范田为载体的集试验示范、科技培训、成果展示为一体的物化平台,带动提升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

在推广方法上,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从“大包大揽、不堪重负”的窘境中解脱出来,扶持和引导长安区长丰土地托管公司、泾阳键潍粮食专业合作社、澄城丰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种经济成份的社会力量加入到农技推广中来,构建了以国家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科研院所、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

在运行机制上,通过粮食高产创建、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等重大项目实施,加强农、科、教等部门间的合作,鼓励农技人员带着问题到科研院校研修深造,科研院校的专家、教授则带着课题到示范田验证成果,成功探索出了“行政推动、项目带动、技术集成、企业参与、专家领军、农技唱戏”的运行机制,实现了多种有利因素优势互补,多种力量合作共赢。

(三)抓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在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与推广的同时,根据我省南北狭长,生态类型多样的特点,突出关中、渭北、陕北、陕南四大粮食主产区,加强对传统生产技术的改造集成,组装形成了十大粮油作物主推技术。并结合粮油作物高产创建、“四百”示范工程(即关中灌区百万亩小麦玉米高效超吨粮示范工程、渭北百万亩春玉米旱作高产示范工程、陕南百万亩优质稻油丰产示范工程和陕北百万亩马铃薯高产示范工程”)等项目的实施,以此带动十大技术推广应用。

(四)抓科技培训,提高科技人员素质

从提高农技人员的科技素质角度入手,狠抓了技术培训工作。一是加强农技师资培训。结合重大项目实施,由省站组织对市、县农技人员进行师资培训,然后按照市、县、乡、科技示范户到农户的逐级培训形式,带动科技成果的快速应用。二是开展农技推广能力提升试点。以转变农技推广理念和方法为核心,以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质量和效果为目标,在泾阳、城固、蒲城3县9个村开展农技推广能力试点。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纽带,围绕小麦、玉米、水稻、设施蔬菜、苹果、酥梨、元胡等7个主导产业,组建不同作物农民技术小组,引导群众自己从生产实际中寻找问题、自主思考问题、相互探讨问题,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技推广的主观能动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是开展农技体系培训年活动。我厅把2012年确定为全省农技体系培训年,整合2000万元,以市县乡三级体系为重点,按照“532”机制(即省、市、县逐级培训比例为5:3:2)和“纵横联动、教训结合、论坛讲评、技能比武、交流协作、三位一体”模式,围绕多个专题,对基层农技人员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培训,力争1年内把全省农技人员全部轮训一遍,每3年轮训一次。目前,省、市、县已举办培训班46期,培训农技人员6100人。

(五)抓信息化建设,发挥快捷畅通优势

把虚拟平台建设作为促进科技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加快与农技信息网、电子务农、农技110联网,与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实现信息共享,开发出了集网络、语音视频、手机短信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综合服务系统,推进了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截止目前,全省104个农业县全部开通了农技110,66%的农技推广机构开设了“农技信息网”或在当地农业信息网上设有“农技推广”栏目,使农民朋友更快捷、更迅速地从互联网上捕捉有益信息,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省站在抓好“陕西农技信息网”、《陕西农技推广》杂志等服务平台的同时,结合水稻、油菜高产创建活动,与联通、移动两大通讯运营商合作,免费为示范区群众发送技术服务短信,大大提高了技术指导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地区认识不高推动不力。自我省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以来,省上多次下发文件,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全省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但大部分县区对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感认识不到位,文件上落实快,人员、经费等到位慢的问题仍然存在,“等、看”情绪严重,工作没有没有主动性和开拓性。

(二)地方财力投入严重不足。陕西是全国经济相对落后省份,仅国家贫困县达50个,占全省农业县的近一半,地方财政收入较低,没有能力对农业,特别是对农技推广进行大量投入,农技人员待遇较差,办公条件落后。而地方财力状况好的地区,当地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又不够,投入不足,从而导致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滞后、科技成果转化缓慢。

(三)人员断层和知识老化问题严重。近年来,受经济、编制等方面限制,许多农业院校毕业生进不来或者是不愿意到基层农技部门工作,加之现有人员中,中专以下学历人员占编制内人员数的44.9%,初级职称以下的占72.8%,接受培训和再教育的机会很少,导致科技人员知识老化,观念陈旧,很难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对新技术的要求。

附录

陕西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区域站项目采购项目配置清单

仪器采购情况(部分)

序号

型号

1

台式电脑

联想

16台

2

传真机

佳能

16台

3

打印机

佳能

16台

4

文件柜

16个

5

数码摄像机

索尼

5台

6

投影仪

索尼

17台

7

幕布

17个

8

笔记本电脑

联想

8台

9

电视机

36台

10

桌椅

100套

11

土壤养分速测仪

托普TPY-6PC

16台

12

手持GPS面积测量仪

TMJ-2012

16台

13

土壤取样器

16台

14

农残速测仪

托普NY-5D

16台

15

病虫测报灯

托普TPCB-II-C

16台

16

病虫调查统计器

托普TPTJ-2

16台

17

孢子捕捉器

TPBZ-1

16台

18

电子天平

国产

14台

19

恒温培养箱

DHG-9053A

12台

20

振荡器

HY-4

18台

21

蒸馏水机

YA.ZD-10

19台

22

冰柜

海尔

15台

23

移液器

大龙

15台

24

水分速测仪

PM8188new

15台

25

显微镜

60台

26

手持放大镜

80个

27

种子培养箱

托普RTOP-Y

18台

28

科技入户摩托车

10辆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设施条件建设仪器

根据项目要求,托普仪器特整理出仪器配制清单,仅供参考。有任何问题欢迎来电咨询!

仪器设备名称

仪器型号

用途说明

土壤(肥料)养分速测仪

TPY-6PC

可测量土壤养分含量,准确的了解土壤养分含量可以指导农民正确测土施肥,精确的施肥不仅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也有效地避免了由于过量施肥而导致的环境问题。这两个型号可任选其一。

TPY-6A

土壤墒情速测仪

TZS-W

土壤水分、温度是土壤墒情的重要指标,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作物的生长、节水灌溉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掌握土壤的水分(墒情)的分布状况,为差异化的节水灌溉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精确的供水也有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农药残留速测仪

NY-8D

农药是把“双刃剑”,对促进农业增产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农药本身固有的化学性和对其使用不当,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危害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该农药残留速测仪可以快速检测水果、蔬菜中的农药残留,从而能够有效的控制农药的使用量。

NY-5D

植物病害检测仪

TPH-II

植物产生的病害主要由细菌、真菌和病毒所引起,但是因为农民不知道病害是由何种细菌或病毒引起的,会“病急乱投医”,喷洒大量农药,如果没有针对性的用药,那对于农民来讲,浪费了大量的买农药的钱,而且种出的蔬菜及农作物农药残留也过高,因此植物病害检测仪的问世,可在植物染病初期准确诊断植物染病源,帮助农户快速准确确定所用农药的品种,给农民减少了损失也增加了效益。

植物营养速测仪

TYS-3N

植物氮素含量、叶绿素和叶片温度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和生理参数,是反应植物生命体征的重要参数。也是进行植物施肥和灌溉的重要依据。

自动虫情测报灯

TPCB-III

牧业、蔬菜、园林、果园等领域。

频振式杀虫灯

TPSC2

频振式杀虫灯是利用害虫趋光性进行诱杀的一种物理防治方法。广泛应用于农、林、蔬菜、园林、果园、城镇绿化等。

孢子捕捉仪

TPBZ1

可检测随空气流动、传染的病害病原菌孢子及花粉尘粒,主要用于监测病害孢子存量及其扩散动态,为预测和预防病害流动、传染提供可靠数据。

TPBZ2

TPBZ3

温室环境监测仪

TNHY-5

可在温室中指导生产,温度,湿度,光照强度,CO2浓度,土壤水分可自动记录出数据,不同的蔬菜水果有不同的生长所需要的气候参数,有了这个仪器就可以科学的指导生产和种植。

土壤硬度计

TYD-2

测土壤的紧实度,紧实的土壤可阻止水分的入渗,降低化肥的利用率,影响植物根系生长,导致作物减产。因此,得知土壤的紧实度显得尤为重要。

水果硬度计

GY-1

测水果的成熟度。

数字式糖度计

TD-45

测水果的含糖量。

谷物水分仪

TDS-1G

谷物水分速测仪在收粮的时候可以直接检测出含水量的高低,指导储藏和收购价格。

双目解剖镜

PXS-1040

给植物病害做诊断时用。

生物显微镜

XSP-2CA

给植物细菌做诊断时用。

电子天平

SL202N

交直流两用,带到野外称量很方便。

篇3:《陕西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陕西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本文关键词:陕西省,建筑业,试行,示范工程,管理办法

《陕西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本文简介:陕西省建筑业协会文件关于印发《陕西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各地市建筑业协会(联合会、联络组),各相关企业:现将《陕西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见附件)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遵照执行。各建筑企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增强推行绿色施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建立完善绿

《陕西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本文内容:

陕西省建筑业协会文件

关于印发《陕西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地市建筑业协会(联合会、联络组),各相关企业:

现将《陕西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见附件)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遵照执行。各建筑企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增强推行绿色施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建立完善绿色施工标准规范及评价体系;推广应用绿色施工新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提高绿色施工管理水平;广泛开展创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活动,把我省绿色施工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层次。

二○一一年十月八日

陕西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国家关于加强节能减排的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及中国建筑业协会《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陕西省建筑业协会在省内组织开展陕西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活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是指在工程项目施工周期内严格进行过程管理,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材、节水、节能、节地)、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工程。

第三条

开展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活动应遵循分类指导、行业推进、企业申报、先行试点、总结提高、逐步推广和严格过程监管与评价验收标准的原则。验收评审工作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和《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评价主要指标》进行。

第二章

申报条件及程序

第四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申报条件:

1、应是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房屋建筑、市政设施、交通运输及水利水电等土木工程建设项目。

2、应是开工手续齐全,已列入当年开工计划且施工组织实施方案符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等相关文件的工程。

3、应是具有绿色施工实施规划方案并在开工前经专家审定通过的工程。工程应自始至终做好水、电、煤、油、各种材料等各项资源、能源消耗数据的原始记录。

4、应是工程建设周期内完成申报文件及其实施规划方案中的全部内容。

5、建设规模在2万平方米以上(西安市区以外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房屋建筑工程,具备较大规模的市政工程、铁路、交通、水利水电等土木工程和大型工业建设项目。

第五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申报程序:

1、各地市建筑业协会或行业主管部门按申报条件择优选择本地区或本行业有代表性的工程,推荐为陕西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2、申报单位填写《陕西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表》,连同“绿色施工实施规划方案”,一式两份,按隶属关系由各地市建筑业协会或主管部门汇总报陕西省建筑业协会。

3、陕西省建筑业协会组织专家评议,对目标列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项目,发文公布并组织监督实施。

第三章

组织与监管

第六条

陕西省建筑业协会负责陕西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目标确定和实施过程的组织与监管,以及应用成果的验收评审推广等工作,并组织专家对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进行不定期检查,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的相关单位要密切配合。

第七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推荐部门,要加强对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工作的组织指导和行业自律管理,制定监管计划,至少每半年对绿色施工实施方案的内容检查总结一次。

第八条

承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项目部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落实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实施规划,强化过程管理,使其真正成为工程质量优、科技含量高、符合绿色施工验收标准、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样板工程。

第九条

已被批准列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经与有关方面协商后,可以取消或更改:

1、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国务院令第493号)规定的较大事故以上等级的质量、安全事故;

2、不符合国家和陕西省产业政策,使用国家和陕西省主管部门或行业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材料、技术、工艺和设备;

3、转包或者违法分包;

4、违反建筑法律法规,被有关执法部门处罚。

第四章

验收评审

第十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承建单位完成了《陕西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表》中提出的全部内容后,应准备好评审验收资料,并填写《陕西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评审申请表》一式两份,按申报时的隶属关系提出评审验收申请。

第十一条

提出评审验收申请的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承建单位应提交以下评审验收资料:

1、《陕西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表》及立项与开竣工文件;

2、绿色施工规划方案和相关的施工组织设计;

3、绿色施工综合总结报告(扼要叙述绿色施工组织和管理及采取的技术、材料、设备等措施,综合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方法、创新点和“四节一环保”的成效以及体会与建议);

4、工程质量情况(工程设计、监理、建设单位出具地基与基础和主体结构两个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的证明);

5、综合效益情况(有条件的可以由有关单位出具绿色施工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工程项目的概况、绿色施工实施过程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四节一环保”创新点等相关内容的录像光盘(一般为10分钟)或PPT幻灯片;

7、相关绿色施工过程的验收材料,包括通过绿色施工总结出的技术规范、工艺、工法等;

上述文字性的书面资料一式五份并刻光盘一份,录像光盘两份。

第十二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评审验收的主要内容:

1、提供的评审资料是否完整齐全;

2、是否完成了申报实施规划方案中提出的绿色施工的全部内容;

3、绿色施工中各有关主要指标是否达标;

4、绿色施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创新点以及对工程质量、工期、效益的影响。

第十三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项目验收专家从陕西省建筑业协会专家库中遴选。每项示范工程验收专家组由3~5人组成。

第十四条

验收专家要对相关方面和与施工现场相邻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座谈和随机查访,并形成文字记录。

验收专家组应根据评审验收内容,对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情况做出综合评价。

第十五条

验收专家实行回避制,不得聘为本单位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项目的专家组成员。

第十六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项目的评审验收工作分三个阶段:一是由推荐部门实施过程现场查验并做出检查总结;二是由验收专家组依据申报资料进行验收并形成综合评价;三是召开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并形成等级意见。专家必须认真核查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承建单位报送的申报资料,并实地查验施工现场的情况,实事求是地提出评价意见,并经专家组全体成员共同签字后呈交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

第十七条

陕西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评审委员会由7~9人组成,评审时由验收专家组组长向评委会汇报,评委会根据汇报的情况实行记名投票,通过评审的工程必须有三分之二及其以上的专家评委同意。评审意见形成后,由评审委员会全体成员共同签字生效。

第十八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项目评审按绿色施工技术水平高低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

第十九条

通过评审合格、优良的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向社会公示七天后,如无投诉,由陕西省建筑业协会予以确认公布,并颁发证书和标牌。

第五章

激励机制

第二十条

凡通过评审确认的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工程,在申报陕西省建设工程评优、评先活动中,在满足评选条件的基础上予以优先入选。

第二十一条

建设单位应积极支持倡导施工企业开展绿色施工活动,对于达标优良的绿色示范工程应给予奖励;施工企业也应建立节能减排激励制度,对于创建绿色施工的示范工程中有突出贡献的项目部和有关人员,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第六章

第二十二条

对已通过评审确认的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如发现质量安全问题,陕西省建筑业协会要组织专家进行鉴定,经鉴定确实不符合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条件的,有权做出取消其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称号的决定,并予以公告。

第二十三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尽可能地采用数据记录,无法用数据表达的须有影像资料或文字说明。

第二十四条

评审工作发生的费用,由申报企业负责。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陕西省建筑业协会负责解释。

陕西省建筑业协会

二○一一年十月八日

主题词:建筑

绿色

示范工程管理

办法

通知

陕西省建筑业协会

2011年10月8日

校对:靳湛

共印:6份

    以上《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征集长效机制研究》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征集长效机制研究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征集长效机制研究》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