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前列腺增生症诊疗方案

日期:2020-12-26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前列腺增生症诊疗方案 本文关键词:诊疗,前列腺,方案,增生症

前列腺增生症诊疗方案 本文简介:癃闭(前列腺增生症)诊疗方案1、诊断:(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诊断如下:1)小便不利,点滴不畅,或小便闭塞不通,尿道无涩痛,小腹胀满。2)多见于老年男性,或产后妇女及手术后患者。3)男性直肠指检可有前列腺

前列腺增生症诊疗方案 本文内容:

癃闭(前列腺增生症)诊疗方案

1、

诊断:

(1)

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诊断如下:

1)

小便不利,点滴不畅,或小便闭塞不通,尿道无涩痛,小腹胀满。

2)

多见于老年男性,或产后妇女及手术后患者。

3)

男性直肠指检可有前列腺肥大,或膀胱区叩诊明显浊音。

4)

作膀胱镜、B超、腹部X线等检查,有助诊断。

2.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实用泌尿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年),诊断如下:

1)

多为50岁以上老年男性。

2)

尿频,排尿困难或尿潴留史。

3)

尿流率检查,最大尿流率降低,排尿时间显著延长。

4)

直肠指诊:前列腺不同程度增大,中央沟变浅消失。

5)

B超:可探明前列腺增大程度,膀胱内有无结石,肿瘤。

6)

膀胱镜检查可直视下见前列腺增大,向尿道腔突出,使腔变窄或阻塞,前列腺部尿道拉长。

(2)

证候诊断: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诊断如下:

1.

湿热下注证:小便量少难出,点滴而下,甚或涓滴不畅,小腹胀满,口干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数。

2.

肝郁气滞证:小便突然不通,或通而不畅,胁痛,小腹胀急,口苦,多因精神紧张或惊恐而发。舌苔薄白,脉弦细。

3.

浊瘀阻塞证:小便滴沥不畅,或尿如细线,甚或阻塞不通,小腹胀满疼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4.

肾气亏虚证:小腹坠胀,小便欲解不得出,或滴沥不爽,排尿无力,腰膝酸软,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面色晄白,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2、

治疗:

(1)

中医辨证论治

1.

湿热下注证

治法:清利湿热,通利小便。

方药:八正散加减。黄柏、栀子、大黄、滑石、瞿麦、扁蓄、茯苓、泽泻、车前子等。

中成药:龙胆泻肝片等。

中药针剂:复方丹参注射液等。

针灸:双阴陵泉(-)、双三阴交(-)、双足三里(-)、神阙(灸)。

穴位贴附:阴陵泉、阳陵泉、中极、气海等。

2.

肝郁气滞证

治法:疏肝理气,通利小便。

方药:沉香散加减。沉香、橘皮、柴胡、青皮、乌药、当归、王不留行、郁金、石苇、车前子、冬葵子、茯苓等。

中成药:逍遥丸等。

中药针剂:复方丹参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等。

针灸:双肝俞(-)、双阴陵泉(-)、双阳陵泉(-)、双三阴交(-)、双足三里(-)、气海(-)、神阙(灸)。

穴位贴附:阳陵泉、中极、气海等。

3.

浊瘀阻塞证

治法:行瘀散结,通利水道。

方药:代抵挡丸加减。当归尾、山甲片、桃仁、莪术、大黄、芒硝、郁金、肉桂、桂枝等。

中药针剂:复方丹参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等。

针灸:双阴陵泉(-)、双阳陵泉(-)、双三阴交(-)、双足三里(-)、双血海(-)、气海(-)、神阙(灸)。

穴位贴附:阳陵泉、中极、气海等。

4.

肾气亏虚证

治法:温补肾阳,化气利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附子、肉桂、桂枝、地黄、山药、山茱萸、车前子、茯苓、泽泻等。

中成药:济生肾气丸等。

中药针剂:复方丹参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

针灸:双肾俞(+)、命门(+)、双阴陵泉(+)、双三阴交(+)、双足三里(+)、神阙(灸)、关元(灸)、气海(灸)。

穴位贴附:肾俞、中极、气海等。

(2)

外治法

1.

中药热奄包。以八正散化裁方水煎后热奄包小腹部,方药如下:

大黄30g

栀子20g

萹蓄20g

瞿麦20g

滑石30g

甘草15g

木通15g

车前子15g

2.

中药直肠滴入。以三黄汤加减行中药直肠滴入,使药物直达病所,方药如下:

黄芩25g

黄连15g

黄柏30g

大黄20g

姜黄25g

白芷15g

厚朴15g

陈皮15g

甲珠10g

甘草10g

3.

中药熏洗、坐浴。

4.

栓剂塞肛。

(3)

西医治疗

1.

药物治疗

1

α1受体阻滞剂

能减少前列腺和尿道平滑肌的张力,从而缓解膀胱出口梗阻,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一线用药,如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哈乐)。

2

5α还原酶抑制剂

通过抑制5α还原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内双氢睾酮的含量,以达到减少前列腺体积的目的,如非那雄胺(保列治)。

3

对症支持

合并感染配合抗生素治疗,病毒感染抗病毒,能量支持抗氧化等。

2.

手术治疗

包括开放手术、腔内手术以及激光手术治疗。其中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仍是目前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的“金标准”。

(4)

其他治疗

1.

中频治疗

2.

冷冻治疗

3.

微波治疗

4.

其它

3、

疗效评价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疗效标准》(ZY/T001.1-94),评价标准如下:

治愈:小便通畅,症状及体征消失。

好转:症状及体征改善。

未愈:症状无变化。

篇2:外科 乳癖 (乳腺增生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外科 乳癖 (乳腺增生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本文关键词:诊疗,试行,外科,乳腺增生,中医

外科 乳癖 (乳腺增生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本文简介:乳癖(乳腺增生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2012年)。临床表现: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胀痛、刺痛或隐痛,可放射至腋下、肩背部,可与月经、情绪变化有相关性;一侧或双侧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形态多样的肿块,肿块可分

外科 乳癖 (乳腺增生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本文内容:

乳癖

(乳腺增生病)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2012年)。临床表现: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胀痛、刺痛或隐痛,可放射至腋下、肩背部,可与月经、情绪变化有相关性;一侧或双侧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形态多样的肿块,肿块可分散于整个乳房,与四周组织界限不清,与皮肤或深部组织不粘连,推之可动,有触痛,可随情绪及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消长,部分患者可有溢液或瘙痒。

影像学检查:

乳腺钼靶X线检查:显示病变呈现棉花团或毛玻璃状、边缘模糊不清的密度增高影,或见条索样结缔组织穿越其间。

超声检查:双侧或单侧乳腺体积增大,但边界光滑完整;内部质地及结构紊乱,回声分布不均,呈粗大光点或光斑。

病理学可明确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临床诊疗指南》乳腺增生病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2006年)。

临床表现:

(1)乳房胀痛:特点是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往往在月经前(一般月经来潮前7天左右)疼痛加重,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但病程较长者以上规律可消失。

(2)乳房肿物:一侧或二侧乳腺有弥漫性增厚,呈颗粒状、结节状或片状,增厚区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不明显,质地韧,有弹性,可活动,以外上象限为多,可伴有触痛。少数病人可有乳头溢液,为无色或黄色。腋窝无肿大淋巴结。

辅助检查:乳腺彩超、钼靶摄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切除或切取活检均有助于诊断。

(二)证候诊断

1.肝郁气滞证:多见于青年妇女,乳房疼痛为主要表现,多为胀痛,偶有刺痛,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情志变化密切相关,经前或情绪不佳时加重,经后减轻。常伴胸胁胀痛,烦躁易怒。舌质淡红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2.痰瘀互结证:一侧或双侧乳房出现边界不清的坚实肿块,质韧或韧硬,肿块可有刺痛、胀痛或无自觉痛,肿块和疼痛与月经变化不甚相关。月经可正常,部分月经愆期,或经潮不畅、色暗有块,或伴痛经。舌淡暗或暗红有瘀斑,舌下脉络青紫粗张,苔白或腻,脉涩、弦或滑。

3.冲任失调证:多见于中老年妇女,肿块和疼痛程度与月经周期或情志变化关系不明显。常伴月经失调,如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少色淡,或闭经,行经天数短暂或淋漓不绝。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夜寐多梦,面色晦黯或黄褐斑。舌淡苔白,脉濡细或沉细;或舌红少苔,脉细数。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肝郁气滞证

治法:疏肝理气,散结止痛。

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芍药、枳壳、川芎、香附、陈皮、炙甘草等。

中成药:逍遥丸、消乳散结胶囊等。

2.痰瘀互结证

治法:活血祛瘀,化痰散结。

推荐方药:血府逐瘀汤合逍遥蒌贝散加减。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柴胡、桔梗、川芎、牛膝、芍药、茯苓、白术、瓜蒌、贝母、半夏、南星、生牡蛎、山慈菇、甘草等。

中成药:血府逐瘀胶囊、乳癖散结胶囊等。

3.冲任失调证

治法:调摄冲任,散结止痛。

推荐方药:二仙汤加味或六味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味。仙茅、淫羊藿、当归、巴戟天、黄柏、知母;熟地、山萸肉、淮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女贞子、旱莲草等。

中成药:岩鹿乳康片、乳增宁片等。

(二)外治法

1.贴敷疗法

(1)散结止痛膏

操作方法:一侧乳房一贴,贴于乳房最痛处。揭去隔黏照纸,贴于患处。

(2)药物乳罩:由川乌、商陆、大黄、王不留行、樟脑等组成。选择与患者胸围合适的特殊乳罩,将药袋插入与病变部位相应的夹层内,务使佩戴乳罩时药袋能紧贴乳房患处。每次月经前15天开始用药,7~10天换药袋1次,经期停用,1~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

(3)穴位贴敷:采用磁贴,取穴:膻中、乳根、期门及乳房局部阿是穴,以上穴位各敷一贴,1次/d,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

(4)耳穴贴敷法:王不留行子或磁珠。功用:通络止痛,安神助眠。方法:清洁耳部皮肤预贴部位,探寻耳部较强反应点,用胶布将王不留行子或磁珠贴于反应点。留穴按摩,每日3~4次,每次按摩1~2分钟。每3~4天更换一次,治疗14天为一个疗程。取穴区:内分泌、胸椎(乳房)、肝、皮质下、子宫(卵巢)等。

2.理疗

(1)微波理疗:由五灵脂、三棱、莪术、三七等组成酊剂外用。功用:活血通络、消癖散结。用于治疗乳腺增生合并囊肿者。方法:用酊剂浸湿棉垫敷于乳房,借助微波照射,将中药离子透入增生部位,每日1次,每次15分钟,10次为1疗程。

(2)神灯理疗:适用于痰瘀互结、冲任失调证,通过特定电磁波的谐振作用,改善微循环,促进囊肿吸收、结块消散。每次30分钟,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

(3)三才配穴理疗:运用乳腺治疗仪,根据中医辨证,选用穴位组合,对乳腺进行局部治疗,10天1疗程,治疗3~5个疗程。

3.其他疗法

(1)塞鼻疗法:用公丁香为主的中药研末塞鼻,药物可随呼吸进入所属经脉,起到疏肝、健脾、温肾、调和冲任之功。

(2)推拿疗法:常用的穴位有内关、公孙、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膻中、乳根、手三里、背俞穴、太溪、阿是穴等穴位,用揉法、点法、按法、提拿法、按揉法、振腹法等手法治疗。

(三)针灸疗法

1.体针:常用的穴位有乳根、肝俞、丰隆、行间、足三里、肾俞、关元、三阴交、血海、阿是穴等以及乳房肿块周围围刺。

2.耳针:常用的穴位有内分泌、交感、皮质下、乳腺、垂体、卵巢、肝,用王不留行籽贴压,隔日1次,两耳交替,每日自行按压2~3次。

3.皮内针:常用的穴位有屋翳穴,皮内针由内向外平刺入皮下,以患者活动两臂无胸部疼痛为宜,用胶布固定,留针2~3天。留针期间每日按压2~3次。

4.穴位注射: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斜刺肝俞、膈俞,可少许提插捻转,回抽无回血后,即可将丹参注射液2ml推入,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

5.穴位埋线:随证取穴(足三里、三阴交、肾俞、肝俞,胃俞、太冲、丰隆、乳根)。埋线时间:卵泡期(经期第5~8天),每月1次,3个月为1个疗程。

(四)健康指导

1.生活起居

(1)生活规律,起居有常,劳逸结合,适当参加体育运动。

(2)适龄婚育,提倡母乳喂养。

(3)家庭和睦,夫妻生活和谐。

(4)慎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及美容护肤品。

(5)重视乳房疾病普查与自我检查。

2.饮食调理

提倡低脂肪膳食,可选番茄、胡萝卜、菜花、芦笋、黄瓜、丝瓜及绿叶蔬菜等;常食新鲜水果、食用菌类。限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量,控制糖类的摄入量。少用油炸食物、烟酒、咖啡及木瓜等。

3.情志调理

解除心理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及时缓解紧张、忧郁、恼怒、悲伤等情绪,有助于减少乳癖的发生。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200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乳腺增生病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改善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治愈:改善率≥90%;

显效:改善率70%~90%;

有效:改善率30%~69%;

无效:改善率<30%。

(二)评价方法

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价。

1.疼痛分级与评分

0级(6分):无触痛,无自发痛;

1级(12分):触压痛,无自发痛;

2级(18分):自发痛,以经前为主,呈阵发性;

3级(24分):自发痛,呈持续性,不影响生活;

4级(30分):自发痛,呈持续性,放射至腋下、肩背部,影响生活。

2.肿块分级与评分

①肿块硬度分级

1级(3分):质软如正常腺体;

2级(6分):质韧如鼻尖;

3级(9分):质硬如额。

②肿块范围分级评分(1个象限按1.5分计算)

1级(3分):肿块分布范围局限于1~2个乳房象限;

2级(6分):肿块分布范围局限于3~4个乳房象限;

3级(9分):肿块分布范围局限于5~6个乳房象限;

4级(12分):肿块分布范围局限于7~8个乳房象限。

③肿块大小(最大直径)分级与评分

1级(3分):肿块最大直径≤2.0cm;

2级(6分):肿块最大直径2.1~5.0cm;

3级(9分):肿块最大直径>5.0cm。

3.全身伴随症状评分

未变

改善

恢复正常

情绪变化

月经异常

腰膝酸软

两胁胀满

瘀血症状(舌质、舌下脉络情况)

3分

3分

3分

3分

3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以上《前列腺增生症诊疗方案》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前列腺增生症诊疗方案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前列腺增生症诊疗方案》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