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桥隧工程要点总结 本文关键词:要点,工程,年桥隧
2017年桥隧工程要点总结 本文简介:2017年桥隧工程要点总结绪论1.桥梁工程试验检测的依据:综合基础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专业基础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专业通用标准、专业专用标准四个层次。2.《质量检评标准》包含检验标准和评定准则两部分内容;评定准则部分规定了质量等级制度
2017年桥隧工程要点总结 本文内容:
2017年桥隧工程要点总结
绪论
1.
桥梁工程试验检测的依据:综合基础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专业基础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专业通用标准、专业专用标准四个层次。
2.
《质量检评标准》包含检验标准和评定准则两部分内容;评定准则部分规定了质量等级制度和利用检验结果进行评判的方法。
3.
列入国家和地方基本建设计划的新建、改建、扩建及拆除、加固等高级公路桥梁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应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4.
桥梁安全评估的范围:1)多孔或跨径大于40m的石拱桥、跨径大于等于150m的钢筋混凝土拱桥、跨径大于等于350m的钢箱拱桥、钢桁架及钢管混凝土拱桥;2)跨径大于等于140m的梁式桥、跨径大于400m的斜拉桥、跨径大于1000m的悬索桥;3)墩高或净空大于100m的桥梁工程;4)“四新”技术的特大桥、大桥;5)特殊桥型或结构桥梁的加固或拆除工程;6)施工环境、工艺复杂的其他桥梁工程。
5.
隧道安全评估的范围:1)工程地质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黄土地区、水下或海底隧道工程;2)结构受力复杂的隧道工程;3)长度3000m及以上的隧道工程,Ⅳ、Ⅴ级围岩连续长度超过50m或合计长度占隧道全长30%及以上的隧道工程;4)连拱隧道和小净距隧道工程;5)“四新”技术的隧道工程;6)隧道改扩建工程;7)施工环境、工艺复杂的其他隧道工程。
6.
安全评估的基本内容:危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施工风险评估分为总体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评估;评估方法有定性、定量及综合评估。
7.
评估的基本程序和步骤:1)开展总体风险评估;2)确定专项风险评估的范围;3)开展专项风险评估;4)确定风险控制的措施。
8.
将建设单位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单位工程:根据签订的合同,具有独立施工条件,可以单独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工程;在单位工程中,按结构部位、路段长度和施工特点或施工任务划分为若干个分部工程;在分部工程中,按不同的施工方法、材料、工序、路段长度等划分为若干个分项工程。
9.
隧道工程的划分方法:1)长隧道每座为一个单位工程、多个中短隧道可合并为一个单位工程;2)按围岩类别和衬砌类型每100m作为一个分项工程,紧急停车带单独作为一个分项工程;3)混凝土衬砌采用模板台车时,宜按台车长度的倍数划分分项工程。
10.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内容包括: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外观鉴定、质量保证材料四部分,只有基本要求符合规定,且无严重外观缺陷和质量保证材料真实齐全时,才能对分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评定,其中基本要求(否决项)不符合规定时,不得进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11.
分项工程评分=分项工程得分-外观缺陷扣分-资料不全扣分;分项工程得分=。
12.
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实测项目为关键项目,合格率不得低于90%,(属于工厂加工的桥梁金属构件不得低于95%,机电工程为100%)且检测值不得超过规定极值,否则必须返工处理;实测项目任一个检测值都不能突破极限值,否则该实测项目不合格。
13.
分项工程评分在75分及以上者为合格,否则不合格;机电工程、属于工厂加工的桥梁金属构件不低于90分者为合格,否则不合格。
14.
评为不合格的分项工程,经加固、补强、返工或修整后满足设计要求和评定标准后,可以重新评定质量等级,但计算分部工程评分时,该分项工程按复评值的90%计算,而且不能评为优良工程。
15.
所属各分项工程全部合格,该分部工程才能评为合格;所属任一分项工程不合格,该分部工程不合格。
16.
特大斜拉桥、悬索桥为主体的建设项目,可划分为几个单位工程,分别为:塔及辅助墩和过渡墩、锚定、上部结构制作与防护、上部构造浇筑与安装、引桥、引道、互通立交工程、交通安全设施。
17.
桥梁工程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主要分项工程划分:
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
桥梁工程
(特大、大、中桥)
基础及下部构造*
(每桥或每墩、台)
桩基*、地下连续墙*、沉井*、桩的制作*、墩台身(砌体)浇筑*、墩台帽*、组合桥台*
上部构造预制和安装*
主要构件预制*、预应力筋的加工和张拉*、悬臂拼装*、顶推施工梁*、转体施工拱*、劲性骨架拱肋安装*、钢管拱肋制作*、吊杆制作和安装*、钢梁制作*、钢梁防护*
上部构造现场浇筑*
预应力筋的加工和张拉*、主要构件浇筑*、悬臂浇筑*、劲性骨架混凝土拱*、钢管混凝土拱*
总体、桥面系和附属工程
桥梁总体*、桥面铺装*、钢桥面铺装*、大型伸缩缝安装*
防护工程
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石笼工程、砌石工程
引道工程
路基*、路面*、小桥*、涵洞*、挡土墙*、护栏
18.钻孔灌注桩的实测项目:混凝土强度(权值3)、孔深(3)、孔径(3)、桩位(2)、沉淀厚度(2)、钻孔倾斜度、钢筋骨架底面高程,前5项均为关键实测项目。
第1篇
桥隧工程原材料、构件、制品检测
第一章
原材料试验检测
1.
一月份平均气温低于-10℃,除干旱地区不受冻的部位以外,所用石料及混凝土材料须通过冻融试验。
2.
累年最冷月份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10℃的地区,所用石料的抗冻性指标:大、中桥为50次,小桥及涵洞25次。
3.
公路桥涵所用石料制品:片石、块石、粗料石。
4.
影响石料抗压强度的因素:矿物组成和结构、含水率、试件尺寸;评价石料抗冻性能好坏的指标:冻融循环后的强度变化、质量损失、外观变化。
5.
石料单轴抗压试验步骤:1)制作70±2mm立方体试件,每组试件6个,对试件编号,烘12~24h;2)含水率根据需要可选择烘干、天然、饱和状态;试件饱和方法:沸煮法(注水一半,静置2h,注水浸没,沸煮6h)、真空抽气饱和(真空抽气至100kPa保持4h,然后在大气压力下,在原容器中静置4h);3)加荷速率:0.5~1MPa。
6.
浸水或潮湿地区受力结构石料的软化系数不应低于0.8;计算结果精确至0.01,取3个试件的平均值,最大值与最小值不超过平均值的20%,否则另取第4个试件,并在4个试件中取最接近的3个试件的平均值,同时在报告中将4个结果均列出。
7.
石料的抗冻性:冻融后的质量损失率不大于2%,冻融系数大于75%(强度不低于试验前的0.75倍);冻融循环试验:1)试件编号,烘12~24h;2)试件饱水处理:每隔2h,加1/4高度水,6h后加水浸没,水面高出试件至少20mm,全面浸没后再自由吸水48h;3)放入-15℃的冰箱中冻结4h后,再放入20±5℃的水中溶解4h至规定冻融次数。
8.
混凝土用粗集料的最大粒径应不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3/4,密布钢筋结构中,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1/2,同时不得超过75mm;对于实心混凝土板,不超过板厚的1/3,且不超过37.5mm;泵送混凝土,除上述规定外,对碎石不得超过管径的1/3,卵石不得超过管径的1/2.5。
9.
影响试件环箍效应的因素:试件与压板的摩擦阻力、试件尺寸、试件高径比。
10.
集料的称量精度±1%,水泥、水、外加剂的称量精度±0.5%;坍落度70mm,人工捣实。几何对中:试件中心与试验机下压板中心对准。
11.
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试验:1)对中:加荷至基准应力为0.5MPa对应的初始荷载值,保持恒载60s并在之后的30s内记录两侧变形量测仪(千分表)的读数;以0.6±0.4MPa/s的加荷速率加荷至1/3轴心抗压强度对应的荷载值,保持恒载60s并在之后的30s内记录两侧变形量测仪的读数;以上读数应与他们的平均值相差在20%以内,否则重新对中,若无法使差值在20%以内,试验无效;2)预压2次,均恒载60s;3)加载破坏:保持初始荷载60s并在之后的30s内记录两侧变形量测仪的读数,以同样的加荷速率加荷至1/3轴心抗压强度,保持恒载60s并在之后的30s内记录两侧变形量测仪的读数,最后加载至试件破坏;4)以3根试件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若循环后任一根试件的轴心抗压强度超过循环前轴心抗压强度的20%,则取另2根试件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若有2根超出上述规定,试验无效,结果精确至100MPa。
12.
抗压强度等级<C30的混凝土,加荷速度取0.3~0.5MPa/s,强度等级为[C30,C60)的混凝土,加荷速度取0.5~0.8MPa/s,强度等级≥C60的混凝土,加荷速度取0.8~1.0MPa/s;测定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时,其加荷速度基本为抗压强度加荷速度的1/10(0.02~0.05MPa/s、0.05~0.08MPa/s、0.08~0.1MPa/s)。
13.
计算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ff=FL/bh2)、劈裂抗拉强度的代表值时,若三个测值中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值及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为代表值,如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的差值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若三个试件中,有一个试件断裂于两个集中荷载之外,且另外2个试件测值的差值不大于较小值的15%,则抗折强度取另外2个试件的平均值,否则试验无效;若2个试件均断裂于两个集中荷载之外,则试验无效。
14.
最大力总伸长率:应力达到最大时,原始标距伸长量与原始标距之比。
15.
测定屈服强度的方法:图解法、指针法;测定抗拉强度的方法有:图解法、指针法、自动装置测定法。
16.
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硬度试验一般在温度10~35℃条件下进行,对温度要求严格时为23±5℃;弯心直径l=(d+3a)±0.5a;试样断裂的最后一次不计入弯曲次数。
17.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是低合金钢热轧圆盘条(或经冷加工后)淬火和回火得到,按表面形状分为:光圆、螺旋槽、螺旋肋、带肋钢棒。
18.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拉伸试样数量:抗拉强度1根/盘,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3根/批,断后伸长率1根/盘,最大力总伸长率3根/批,从每一盘中任意切取。只有断裂处与最接近的标距标记的距离不小于原始标距的1/3情况方为有效,但断后伸长率大于或等于规定值,不论断裂位置处于何处,测量均有效。
19.
钢绞线的产品标记包含:结构代号、公称直径、强度级别、标准编号;所有钢绞线的最大力总伸长率均不小于3.5%。
20.
钢绞线的应力松弛性能:初始负荷相当于公称最大力的70%时,1000h后的应力松弛率不大于2.5%;初始负荷相当于公称最大力的80%时,1000h后的应力松弛率不大于4.5%。
21.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应力松弛试样的环境温度为20±2℃,标距长度不小于公称直径的60倍,试样制备后不得进行任何热处理和冷加工,允许用至少120h的测试数据推算1000h的松弛值,取样1根/批。
22.
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松弛率=松弛的应力/初始应力):各个级别螺纹钢筋的松弛性能要求均相同,初始应力取0.8公称屈服强度,实测1000h后应力松弛率不大于3%;应力松弛试样的环境温度为20±2℃,标距长度不小于公称直径的60倍,试样制备后不得进行任何热处理和冷加工,初始负荷应在3~5min内均匀施加完毕、持荷1min后开始记录松弛值,允许用至少100h的数据推算1000h的松弛值,取样1根/1000t。
23.
衡量钢筋抵抗脆性破坏的力学性能指标:冲击性能。
24.
厚度不小于12mm或直径不小于16mm的碳素结构钢钢材应做冲击试验,试样数量为3个;厚度不小于6mm或直径不小于12mm的低合金高强度钢、桥梁用结构钢钢材应做冲击试验,试样数量为3个/批。
25.
桥梁用结构钢弯曲性能:当钢才厚度≤16mm时,弯芯直径取2倍的钢材厚度;当钢材厚度>16mm时,弯芯直径取3倍的钢材厚度;要求弯曲180o后,试样受弯曲部位表面无肉眼可见裂纹。
26.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1)为确定接头性能等级、或材料、工艺、规格改动时,或形式检验报告超过4年时,应进行形式检验;2)形式检验试件不应少于9个,其中单向拉伸试件不少于3个,高应力反复拉压试件不应少于3个,大变形反复拉压试件不应少于3个,同时另取3根钢筋做抗拉强度试验;3)接头连接件的屈服承载力和受拉承载力的标准值不小于被连接钢筋屈服承载力和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1.1倍;4)接头根据抗拉强度、残余变形、高应力和大变形条件下反复拉压性能分为:Ⅰ级,接头抗拉强度等于被连接钢筋实际拉断强度或不小于1.1倍被连接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残余变形小并具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Ⅱ级,接头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残余变形较小并具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Ⅲ级,接头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的1.25倍,残余变形较小并具有一定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
第2章
工程制品试验检测
1.
锚具、连接器按结构形式分为:张拉端锚具、固定端锚具、连接器三类;锚具、夹具、连接器按锚固方式不同分为:夹片式、支撑式、锥塞式、握裹式。
2.
锚具、夹具及连接器的标记:产品代号+预应力钢绞线直径+预应力钢绞线根数三部分组成;波纹管的标记:产品代号+管材内径+管材类别三部分组成;桥梁伸缩装置产品标记:产品名称代号+伸缩量范围+橡胶分类代号三部分组成;
3.
锚具、夹具、连接器的力学性能要求:
名称
检测项目
力学性能要求
锚具
静载锚固性能
效率系数≥0.95;实测极限拉力时的总应变≥2%
疲劳荷载性能
经200万次循环荷载后,锚具零件不应发生疲劳破坏;钢绞线因锚具夹持作用发生疲劳破坏的面积不应大于原试样总面积的5%
周期荷载性能
经50次周期荷载试验后,钢绞线在锚具夹持区域不应发生破断、滑移和夹片松脱现象
钢绞线内缩量
应不大于5mm
锚口摩组损失率
合计不大于6%
夹具
静载锚固性能
效率系数≥0.92
连接器
需永久留存的同锚具要求;需放张和拆卸的同夹具要求
4.
预应力用锚具、夹具以1000套一批,连接器以500套为一批,非定型产品200套为一批。
5.
锚夹具、连接器外观检查:抽取10%且不少于10套;硬度检验:抽取5%且不少于5套;静载锚固性能试验:抽取6套锚具(夹片或连接器),组成3个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
6.
静载锚固性能:组装件3个,初应力为钢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5~10%;1)加荷速率为100MPa/min;2)以预应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的20%、40%、60%、80%,分4级等速加载;3)加载到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的80%后,持荷1h;4)持荷1h后用低于100MPa/min的加荷速率加载至试样破坏。
7.
在预应力筋达到0.8fptk时,在持荷1h期间,?a、?b应保持稳定,如继续增加,不能稳定,表明已失去可靠锚固能力;在静载锚固性能满足后,夹片允许出现微裂和纵向断裂,不允许出现横向、斜向断裂及碎断,预应力筋达到极限破断时,锚板及其锥形锚孔不允许出现过大塑性变形,锚板中心残余变形不应出现明显扰度,?b如比预应力筋应力为0.8fptk时成倍增加,表明已失去可靠的锚固能力,静载试验三个试验结果均应满足标准要求,不得以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8.
洛氏硬度检测:每个试样检测3个点,1)施加初试验力F0,保持时间不超过3s;2)将测量装置调整至基准位置,从初试验力F0施加至总试验力F的时间在1~8s之间;3)总试验力保持时间4±2s;4)卸除主试验力F1,保持初试验力F0,经短时间稳定后,读出硬度值;5)相邻两压痕中心间距离至少应为压痕平均直径的4倍,并且不应小于2mm。任一压痕中心距试样边缘距离至少应为压痕平均直径的2.5倍,并且不应小于1mm。
9.
周期荷载试验:组装件3个;初应力为钢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5~10%;1)试验应力上限值为预应力筋抗拉强度标准值fptk的80%;2)试验应力下限值为预应力筋抗拉强度标准值fptk的40%;3)加荷速率100~200MPa/min,加载至试验应力上限值,再卸载至试验应力下限值为第一循环,然后从下限值经上限值再回复到下限值为第二循环,重复50个周期。
10.
疲劳荷载试验:组装件3个;初应力为钢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5~10%;1)应力幅度应不小于80MPa;2)试验应力上限值为钢材抗拉强度标准值fptk的65%;3)疲劳试验机的脉冲频率不应超过500次/min;4)循环次数为200万次,以约100MPa/min的速度加载至试验应力下限值或试验应力上限值再调节应力幅度达到规定值后,开始记录循环次数。
11.
辅助性试验项目为钢绞线的内缩量试验、锚具摩阻损失试验、张拉锚固工艺试验。内缩量试验用的钢绞线可在台座上张拉,也可在混凝土梁上张拉,受力长度不小于5m。
12.
注意事项:1)组批原则:同一种产品、同一批原材料、同一种工艺、一次投料生产的产品为一组批;2)每个抽检组批不得超过2000件;3)常规检测项目为硬度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4)在锚具静载试验过程中,若试验值未满足ηa≥0.95、εapu≥2.0%,而钢绞线破断在夹片处或距夹片处2~3d范围内均判定锚具质量不合格。5)钢绞线在远离锚具处断裂一根(先判断是否钢绞线质量问题),则不对锚具试验结果下结论,试验重做。6)在锚具静载过程中,若试验值虽然满足ηa≥0.95、εapu≥2.0%,而锚具破坏、断裂、失效(滑丝、零件断裂、严重变形)时,判断试验结果为不合格。
13.
试验检测结果判定:1)外观尺寸、硬度检测,若有一套/一个不合格,取双倍数量重新检测,若仍有一个或一套不合格,则逐套/逐个检测,合格者方块使用;2)静载锚固性能、疲劳荷载试验、周期试验,若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取双倍数量重新检测,若仍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则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
14.
板式橡胶支座在标准温度为23±5℃的试验室内停放24h并在该温度下进行试验,压力机负荷在满量程的0.4~90%内,使用的千斤顶和测力计在其满量程的1~90%范围内。
15.
盆式橡胶支座成品力学性能要求:
竖向承载力
压缩变形
径向变形
残余变形
支座压缩变形不大于支座总高度的2%
盆环上口径向变形不得大于盆环外径的0.05%
支座残余变形小于设计荷载下相应变形的5%
水平承载力
固定支座和单向活动支座
不小于支座竖向承载力的10%
减震型固定支座和单向活动支座
不小于竖向承载力的10%
转角
支座设计竖向转动角度不小于0.02rad
摩擦系数
常温型活动支座不大于0.03
耐寒型活动支座不大于0.06
16.球型支座摩擦系数(加5201硅脂润滑后)在-25~60℃时,不大于0.03;在-40~-25℃时,不大于0.05。17.板式橡胶支座抗压弹性模量试验:1)试样放置:对准中心,偏差小于1%的试样短边尺寸或直径,加载至1.0MPa稳压后,在承载板四角对称安置4只百分表;2)预压:将压应力以0.03~0.04MPa/s速率连续地增至σ=10MPa,持荷2min,然后连续均匀地卸载至压应力为1MPa,持荷5min,记录百分表初始值,预压3次;3)正式加载:每一加载循环自1MPa开始,将压应力以0.03~0.04MPa/s速率均匀加载至4MPa,持荷2min,然后以同样的速率每2MPa为一级逐级加载,每级持荷2min至σ=10MPa为止;将压应力由σ=10MPa连续均匀地卸载至压应力为1MPa,持荷10min;正式加载连续进行3次;E1=;4)每一块试样的抗压弹性模量E1为三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但单项结果和算术平均值之间的偏差不应大于算术平均值的3%,否则重新试验。
18.抗剪弹性模量试验:1)试样放置:对准中心,偏差小于1%的试样短边尺寸或直径,当试样为矩形支座,应使支座顺其短边方向受剪2)施加竖向荷载:将压应力以0.03~0.04MPa/s速率连续地增至σ=10MPa,并在整个抗剪过程中保持不变;3)预加水平荷载:以0.002~0.003MPa/s速率连续施加水平荷载至剪应力τ=1MPa,持荷5min,然后连续均匀地卸载至剪应力为0.1MPa,持荷5min,记录初始值,预载3次;4)正式加载:每一加载循环自τ=0.1MPa开始,分级加载至τ=1MPa为止,每级加载剪应力增加0.1MPa,持荷1min,连续均匀地将剪应力由τ=1MPa卸载至剪应力为0.1MPa,持荷10min;正式加载连续进行3次;G1=;5)每对检验支座的综合抗剪弹性模量G1为三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但各单项结果和算术平均值之间的偏差不应大于算术平均值的3%,否则重新试验。
19.抗剪老化试验:试样置于老化箱内,在70±2℃下经72h后取出;抗剪黏结试验:将压应力以0.03~0.04MPa/s的速率连续增至平均压应力σ=10MPa,并在整个抗剪黏结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转角试验:当Δmin≥0时,支座不脱空,当Δmin60
(30,60]
(15,30]
(5,15]
≤15
4.
岩石节理发育程度根据节理间距分为:节理很发育(节理间距20~200)、节理发育(节理间距200~400)、节理不发育(节理间距>400)。
5.
碎石土的密实度(动力触探):
锤击数N63.5
密实度
锤击数
密实度
N63.5≤5
松散
1020
密实
6.
砂土的密实度(标贯):
标准贯入锤击数N
密实度
标准贯入锤击数N
密实度
N≤10
松散
1530
密实
7.
粉土密实度及湿度划分:
孔隙比e
密实度
天然含水率w(%)
湿度
e0.90
稍密
w>30
很湿
8.
黏性土的状态:
坚硬
硬塑
可塑
软塑
流塑
IL≤0
0<IL≤0.25
0.25<IL≤0.75
0.75<IL≤1
1<IL
9.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确定深度小于3m浅部地基土层;地基在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状态可分为:压密阶段、剪切阶段、破坏阶段;基坑宽度不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3倍;承压板面积为50cm×50cm或70.7cm×70.7cm的方板;试验加荷分级不应少于8级,第一级荷载包括设备重力,每级荷载增量为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1/8,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2倍或接近试验土层的极限荷载;每级加载后1h内按间隔10min、10min、15min、15min、15min,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沉降,连续2h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认为沉降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10.
出现下列情形,可终止加载:1)承压板周围土体有明显侧向挤出或发生裂纹;2)在某一级荷载下,24h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标准;3)沉降量急剧增大,P-S曲线出现陡降段,本级荷载的沉降量大于前级荷载沉降的5倍;4)沉降量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之比等于或大于0.06;5)同一土层试验不少于3点,当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取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
11.
计算地基土的变形模量E0,一般取P-S曲线的直线段,E0=(1-u2)(πB/4)×(ΔP/ΔS),B—承压板直径,对于方板,B=(A/π)1/2,A—方板面积。
12.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埋深大于等于3m和地下水位以上的地基土,承压板直径为800mm刚性板,如采用厚约300mm的现浇混凝土板,紧靠承压板周围外侧土层高度不应小于0.8m;每级荷载增量为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5~1/10;每级加载后1h内按间隔10min、10min、15min、15min、15min,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沉降,连续2h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认为沉降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13.
出现下列情形,可终止加载:1)沉降量急剧增大,P-S曲线上有可判定极限承载力的陡降段,且沉降量超过0.04承压板直径;2)在某一级荷载下,24h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标准;3)本级荷载的沉降量大于前级荷载沉降的5倍;4)当持力土层坚硬,沉降量很小时,最大加载量不小于设计要求的2倍。
14.
浅层和深层平板载荷对地基土承载力基本容许值的确定:1)P-S曲线有比例界限,取比例界限对应的荷载;2)极限荷载小于2倍的比例界限荷载,取极限荷载值的一半;3)不能按以上要求确定时,承压板面积为2500cm2或5000cm2,取S/d=0.01~0.015对应的荷载值,且不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15.
轻型动力触探一般用于贯入深度小于4m的黏性土;重型动力触探一般适用于砂土、中密的碎石土、极软岩;超重型动力触探一般适用于较密实的碎石土、极软岩和软岩。
16.
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要点:1)贯入时,穿心锤自动脱钩,自由落下;2)地面上触探杆的高度不宜超过1.5m,以免倾斜和摆动过大;3)贯入过程尽量连续,锤击速率宜为每分钟15~30击。
17.
重型触探杆长超过2m、超重型触探杆长超过1m需修正;荷兰公式qd=[M/M+m)]·(MgH)/(Ae),M=63.5,m=24.5,H=0.76m,A(圆锥探头截面积)=43×10-4m2,e—每击贯入度。
18.
动力触探试验成果的应用:1)利用触探曲线进行力学分层;2)评价地基的密实度;3)评价地基承载力;4)确定地基土的变形模量(N63.5=3N120-0.5);5)确定单桩承载力;6)确定抗剪强度、地基检验和确定地基持力层;7)评价地基均匀性和确定地基持力层。
19.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途径:1)由现场荷载试验或原位测试确定;2)按地基承载力理论公式计算;3)按现行规范提供的经验公式计算;4)在土质相同的条件下,参照邻近结构物地基容许承载力。
20.
地基土承载力基本容许值的确定:1)一般岩石根据强度等级、节理确定;2)碎石土根据类别、密实程度确定;3)砂土根据密实度、水位情况确定;4)粉土根据天然孔隙比e、天然含水率w确定;5)老黏土根据压缩模量Es确定;6)一般黏土、新近沉积黏性土根据液限指数IL、天然孔隙比e确定。
21.
地基土基本容许承载力的修正:[fa]=[fa0]+K1γ1(b-2)+K2γ2(h-3),当b10m,取b=10m;当h4,取h=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