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函 数 的 概 念”教学设计

日期:2021-04-11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函 数 的 概 念”教学设计 本文关键词:教学设计

“函 数 的 概 念”教学设计 本文简介:函数的概念南丰一中付同官教材分析与传统课程内容相比,这节内容的最大变化就是函数概念的处理方式.事实上,“先讲映射后讲函数”比“先讲函数后讲映射”,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函数概念的本质.第一,在初中函数学习基础上继续深入学习函数,衔接自然,利于学生在原有认知基础上提升对函数概念的理解;第二,直接进入函数

“函 数 的 概 念”教学设计 本文内容:

南丰一中

付同官

教材分析

与传统课程内容相比,这节内容的最大变化就是函数概念的处理方式.事实上,“先讲映射后讲函数”比“先讲函数后讲映射”,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函数概念的本质.第一,在初中函数学习基础上继续深入学习函数,衔接自然,利于学生在原有认知基础上提升对函数概念的理解;第二,直接进入函数概念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将注意力放在理解函数概念的学习上,而不必花大量精力学习映射,使其认识映射与函数的关系后才能理解函数的概念.

函数概念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函数概念、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学教材之中.通过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获得用集合与对应语言刻画的函数概念.

对函数概念本质的理解,首先应通过与初中定义的比较、与其他知识的联系以及不断地应用等,初步理解用集合与对应语言刻画的函数概念.其次在后续的学习中通过基本初等函数,引导学生以具体函数为依托、反复地、螺旋式上升地理解函数的本质.教学重点是函数的概念,难点是对函数概念的本质的理解.

教学目标

1.

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

2.

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3.

了解映射的概念.

任务分析

学生在初中对函数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的任务是在学生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用集合与对应的观点认识函数,了解构成函数定义的三要素,认识映射与函数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教学设计

一、问题情景

1.

一枚炮弹发射后,经过60s落到地面击中目标.炮弹的射高为4410m,且炮弹距地面的高度h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是h=294t-4.9t2,(0≤t≤60,0≤h≤4410).

2.

近几十年来,大气层中的臭氧迅速减少,因而出现了臭氧层空洞问题.下图中的曲线显示了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的面积从1979年到2001年的变化情况.

3.

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反映一个国家人民生活质量的高低,恩格尔系数越低,生活质量越高.下表中恩格尔系数随时间(年)变化的情况表明,“八五”计划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发生了显著变化.

表6-1

“八五”计划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

时间(年)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恩格尔系数(%)

53.8

52.9

50.1

49.9

49.9

48.6

46.4

44.5

41.9

39.2

37.9

问题:分析以上三个实例,对任一个给定的t,射高h、臭氧层空洞面积S、恩格尔系数是否有值与之对应?若有,有几个?

二、建立模型

1.

在学生充分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以上三个实例的共同特点

在三个实例中,变量之间的关系都可以描述成两个集合间的一种对应关系:对于数集A中的任一个x,按照某个对应关系,在数集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2.

教师明晰

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函数的定义:

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一个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与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作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作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叫作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y|y=f(x),x∈A}叫作函数的值域.

注意:(1)从函数的定义可以看出:函数由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三部分组成,它们称为函数定义的三要素.其中,y=f(x)的意义是:对任一x∈A,按照对应法则f有唯一y与之对应.

(2)在函数定义的三个要素中,核心是定义域和对应法则,因此,只有当函数的对应关系和定义域相同时,我们才认为这两个函数相同.

思考:函数f(x)=与g(x)=是同一函数吗?

三、解释应用

[例

题]

1.

指出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各是什么?如何用集合与对应的观点描述它们?

(1)y=1,(x∈R).

(2)y=ax+b,(a≠0).

(3)y=ax2+bx+c,(a>0).

(4)y=kx,(k≠0).

解:(3)定义域:{x|x∈R},值域:{y|y≥}对应法则f:自变量→a(自变量)2+b·(自变量)+c,即:f:x→ax2+bx+c

(1),(2),(4)略.

2.

已知:函数f(x)=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求f(-3),f()的值.

(3)当a>0时,求f(a),f(a-1)的值.

目的:深化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3.

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f(x)=2x.

(2)f(x)=1-x+x2,(x∈R).

(3)y=3-x,(x∈N).

解:(1){y|y≠0}.

(2){y|y≥}.

(3){3,2,1,0,-1,-2,…}.

4.

(1)已知:f(x)=x2,求f(x-1).

(2)已知:f(x-1)=x2,求f(x).

目的:深化对函数符号的理解.

解:(1)f(x-1)=(x-1)2.

(2)f(x-1)=x2=[(x-1)+1]2=(x-1)2+2(x-1)+1.

∴f(x)=x2+2x+1.

[练

习]

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2.

已知二次函数f(x)=x2+a的值域是[-2,+∞),求a的值.

3.

函数f(x)=[x],[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求:

(1)f(3.5),(2)f(-3.5).

四、拓展延伸

在函数定义中,将数集推广到任意集合时,就可以得到映射的概念.

集合A={a1,a2}到集合B={b1,b2}的映射有哪几个?

解:共有4个不同的映射.

思考:集合A={a1,a2,a3}到B={b1,b2,b3}的映射有多少个?

这篇案例设计完整,条理清楚.案例从三个方面(实际是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为后续内容埋下伏笔)各举一个具体事例,从中概括出函数的本质特征,得出函数概念,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理解函数概念,更好地体现了数学从实践中来.例题、练习由浅入深,完整,全面.映射的概念作为函数概念的推广,处理方式有新意.“拓展延伸”的设计为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提供了素材.

在“问题情景”中的三个事例中,第一个例子中的“对应关系”比较明显,后两个例子则不太明显.如果能在教学设计中加以细致对比说明,效果会更好.

篇2:《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有效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有效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本文关键词:课题,有效性,结题,报告,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有效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本文简介:鲁山县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立项编号KTLX15005课题名称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有效性研究主持人李俊丽所在单位鲁山县磙子营第六小学填表日期2016年5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有效性研究》研究报告内容摘要:数学教学设计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有效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本文内容:

鲁山县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研究报告

立项编号

KTLX15005

课题名称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有效性研究

李俊丽

所在单位

鲁山县磙子营第六小学

填表日期

2016年5月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有效性研究》

研究报告

内容摘要:

数学教学设计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然而数学教学中,仍然大量存在着随意练习、机械重复、搞题海战术的现象,这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精心设计,提高课堂实效,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一、课题的提出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促进有效的反思同时教师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纠错和指导。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确实有了很大改变,但其中我们也发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在数学练习活动设计上依然老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操作。成绩主导,多练多算使学生成为做题机器。练习模式单一化,毫无新鲜感可言,这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基于对设计重要性的认识和设计现状的分析和反思,急需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练习活动”的改革之路,所以提出“课堂有效练习的探究与实践”的研究。旨在通过研究确立效率意识,从现状出发,从“有效”入手,使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提质”。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它强调效果,认为没有效果的教学是没有价值的教学,甚至是有害的教学。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

(2)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3)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2、有意义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即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包括身与心、认知与情感、逻辑与直觉等都和谐统一起来,其结果既是认识和能力的发展,又是情感和人格的完美。同时有意义学习的结果能得到自我确认,所以有效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而机械的学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但学习的结果常常不得不受到来自外部因素的强化,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一种低效的学习。

3、《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理念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

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理论目标

通过数学教学设计有效性研究,探索教学中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二)实践目标

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转变教师视角,改变练习方式和内容,反思当前哪些练习是有效的,哪些练习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使学生减负提质,学得扎实,学得轻松,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数学课堂练习是一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一节数学课,练习是否有效,将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既要整体考虑练习方式,又要考虑练习的具体内容,把握好练习的度和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课内练习设计的多样化;

数学的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究其应用价值。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考虑作业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思维。作业的一般性应用,是指将作业与实际应用整合起来,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容易与学生产生共振、共鸣。如:数学活动课“节约用水”教学后,可让学生调查家里或学校每月的用水情况,根据调查的结果,写一份合理用水的建议书。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后,可让学生做一回装修设计师:如果你家的地面要进行重新装修,你能为你爸妈提供一份装修建议表吗?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问题来考虑:

(1)算出每间房间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每间房间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2)根据自己家庭的生活条件和自己的爱好,在材料表中选择你需要的材料?算出所需材料的量及所需的钱数?

(3)如果在客厅、餐厅的四周贴上大理石条,共需要多少米?

2、课内教学设计的兴趣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的形象思维活跃,特喜欢一些色彩鲜艳、妙趣横生的东西,卡通式、童话式、情境化和故事化的作业能不断引起学生的热情。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形式要多样,既有一般性演算题、文字题和应用题,又有一些填空、选择、改错和判断题;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课本课后练习,设计一些如过关游戏、儿童乐园、数学王国等作业,增加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如:高年级学习数的整除的概念以后我设计了一个打电话游戏:胡老师家的电话号码从高到低依次是:

1、既是5的倍数又是5的约数。

2、最小的合数。

3、最小奇数又是质数与最小合数的和

4、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只有3个约数的偶数。

6、6和12的最大公约数。

7、

最小合数减去最小自然数。

8、

既是奇数又是合数。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复习了数的整除的概念,同时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低年级学习了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后,请学生选择一个他喜欢的年份,利用已经掌握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自己动手制作一副精美的小年历。

3、课内练习设计的层次化。

设计分层性的作业,让每个学生成为成功者。在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为任何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使每个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

①“套餐”型。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模仿练习,变式练习,发展练习三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

②“多味”型。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具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和结果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调查法:主要用于量化分析,做好前测后测记录,为制定“测量评估”指标,总结经验,提供事实依据。

个案法:前期从具体的课例入手,从课内练习为出发点,进行研究,探究课内练习设计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拟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学生作为个案研究对象,采取调查、观察、测查、收集个案作业、作品等方式,对学生做好跟踪调查,为他们建立研究档案,以此作为研究资料。

六、研究过程

1、实施立项与筹备阶段(2015.3——2015.4):前测,调查问卷(一),理论学习,发现问题,查找资料,进行猜想。

2、实施第一阶段(2015.5——2015.10):结合课堂教学,着实研究教学设计,设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设计研究活动,并有记载。

3、实施第二阶段(2015.11——2015.12):(二),中期总结,运用自然观察法,跟踪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对第一阶段实施进行反思,调整和修改研究策略。

4、实施第三阶段(2016.1----2016.5):有计划地组织活动,整理课题相关研究材料,撰写与本课题研究密切相关的研究随笔。

5、课题总结阶段(2016.6)整理各种资料,全面反思、总结,撰写论文或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我们小组通过研究,集合搜集和整理分析资料,得出如下成果。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外界事物有着极大的兴趣,所以教学设计的设计对于一节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个设计在我们老师当中体现的尤为重要,

通过对老师的调查,我们了解到:

此次问卷调查对该校的10位老师进行了不记名调查,此次调查中有两位老师的年龄在55岁以上,有4位老师的年龄在35岁左右,有4位教师的年龄在30岁左右,其中包括五名数学老师、4位数学老师和1位英语老师,

1、在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时有70%的老师会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30%的老师不会太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2、在设计前90%的老师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有10%的老师偶尔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

3、在教学设计前有80%的老师会借鉴其他老师的优秀成果或者是网络,有10%的偶尔会,有10%的老师不会。

4、有100%的老师认为精心的教学设计很重要。

5、有90%的老师会注意在以后的教学中注重教学设计,有10%的老师不会太注意。

通过本次调查,我觉得年龄小的老师在精心设计教学设计时要比年龄稍大的老师更潮一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一些,有必要在以后的教学时让年经的教师带动上年龄的教师,让他们在教学设计时也寻求不同的方法,注重教学设计的一些细节,让学生们更喜欢,参与度更高。

为了在学生中有效开展此次的研究,针对五年级的40名学生,其中13名女生,27男生,层次不一,对待学习态度不一,调查结果显示:

1、

学习成绩优秀占40%(80分以上),良好的占47.5%(70-80),及格的占10%(60-70),待努力的占2.5%(60分以下)。结果显示此次调查的学生成绩都在中等偏上。

2、

2、77.5%的学生喜欢上数学课,22.5%的学生一般喜欢。证明学生还是比较喜欢数学课堂的,这给了老师极大的信心。

3、

3、12.5%的学生觉得现在的数学成绩提高了,57.5%的学生觉得提高一点,30%的学生觉得没有提高。对于这个结果,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例如老师教学设计方面的,高年级课的难易程度变化了等。

4、有97.5%的学生很满意数学教师的设计,2.5%的学生觉得老师

5、的设计一般。5、45%的学生喜欢自己探索新知,小组讨论,教师点拨,37.5%的学生喜欢老实讲,学生听,17.5%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

6、在教学中,75%的老师能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2.5%的老师能使用教学工具,22.5%的老师是一支粉笔,一张嘴。

7、32.5%的学生知道什么是教学设计,40%的学生听说过,而27.5%的学生根本没听说过。

8、在教学过程中,47.5%的学生很关注老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教学模式,50%的学生喜欢老师耐心讲,自己练习,2.5%的学生喜欢老师直接告诉结果。

9、17.5%的学生喜欢自主探究,42.5%的学生喜欢分组合作,15%的学生喜欢老师讲,学生听。

10、有25%的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45%的学生有时参与,有时不参与,5%的学生不参与,害怕说错。

11、42.5%学生能很好的理解上课老师讲的内容,57.5%有的能理解,有的不能理解。

12、37.5%的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很积极,62.5%的学生偶尔会回答。

13、82.5%的学生喜欢老师的讲课方式,17.5%的学生对老师的讲课方式觉得一般。

14、85%的老师会虚心接受学生提的问题,15%的老师有时会接受,有时不会接受。15、82.5%的学生觉得老师的课堂效果好,17.5%的学生觉得一般。

通过此次调查,觉得学生对于老师,还是比较喜欢的,我们的农村学生由于现代化教学设备不完善,并且教学工具也不是很完备,所以接受知识的时候靠老师一张嘴,一支粉笔来授课,虽然我们在有限的教学工具里,但我们依然可以自己创造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手段,并且在教学时我们也要激励更多的学生去参与课堂的讨论,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学生还是喜欢新颖的东西的,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学生们喜欢的方式进行设计,并且还要时常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也可以把他们的想法融入到我们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想,只要我们用心了,尽力了,学生和老师就是一个相互成长的过程,我们会日趋变的更加的完美!

1、通过研究,从各个环节摸索了教学设计的有效方法。从精心设计练习,改革批改作业的方法,对学生作业的有效评价策略并上好作业讲评课,以及练习后做好反思和总结等,基本上实现了研究的预期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练习环节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如作业批改与否以及批改的质量和学生的整体进步有密切相关,为后进生转化和临界生的管理找到了一种合适的途径。

3、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练习的有效性既体现在量上,也体现在质上,而且是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但最终应反应在学生身上。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学生在成绩上有所提升外,学生的学业负担真正得到了减轻,从而实现身体与心理的健康发展。

4、,本着认真、扎实、有效的原则,积极开展研究与实验,摸索了一些好的做法,也提炼出了一些好的经验和体会,为今后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积累了较为丰富资料和素材。

八、研究反思与设想

(一)收获

经过一年的时间研究和实验,除了取得上面的成果为,我觉得还有以下收获:

1、促进了本人教学观念的转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更新了本人教学观念,巩固并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拓宽了对教学方式改变的思路,促进了本人综合素质的提高。

2、促进了教学相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密不可分,同样,教师的督导和学生督促缺一不可。良好的习惯在相互监督和相互学习中逐步养成。在作业检查过程中教师养成了良好的教学习惯,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了本人的教育科研意识。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我牢固树立校本研究的思想,本着从教学工作的实际问题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宗旨,从行动研究中尝到了甜头,利于今后真正做到教与研的有机结合。

(二)主要问题和今后设想

分层教学的落实较为困难,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差仍很明显。另外,教师自身的观念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如:应试教育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课题的有效开展。同时希望得到学校领导的指导帮助,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对此,我充满信心。

9

篇3:梁平法的施工图识读教学设计方案

梁平法的施工图识读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关键词:施工图,设计方案,教学,梁平

梁平法的施工图识读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简介:2013年全国中职专业课“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学校名称:浙江省衢州中等专业学校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土建)课题:梁平法施工图的识读设计者:陈国庆梁平法施工图的识读浙江省衢州中等专业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陈国庆教学内容:梁平法施工图的识读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掌握梁平法施工图的集中标注和原位标

梁平法的施工图识读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内容:

2013年全国中职专业课“创新杯”

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名称:

浙江省衢州中等专业学校

业:

建筑工程技术(土建)

题:

梁平法施工图的识读

者:

梁平法施工图的识读

浙江省衢州中等专业学校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陈国庆

教学内容:梁平法施工图的识读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掌握梁平法施工图的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的具体含义。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在看懂梁平法施工图的基础上,进行实物钢筋梁的绑扎。

三、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主动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梁平法标注中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的具体含义;

梁作为建筑结构的基本构件,梁平法标注图的正确识读对于学生的识图能力来说至关重要。学生要读懂梁平法标注图,就必须掌握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的内涵。结合具体某一跨梁的平法标注案例进行展示,从这跨梁中截取某一个梁截面配筋来配合讲解。通过这个具体梁截面配筋图案例,帮助学生理解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的内涵,掌握本次课堂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掌握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冲突时,原位标注优先的原则。

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所标注的同一根梁所反馈的信息有冲突时该如何处理,这是看懂梁平法施工图的难点所在。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从同学们课前网络中搜寻到的图纸中选取了比较典型的一跨梁,让学生在理解梁平法标注的基础上,进行实物钢筋梁的绑扎。绑扎前,我要求学生先完成任务体验与自评表,帮助学生理解识图中原位标注优先原则。在小组讨论和分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将图纸转化为实物。如学生能正确将图纸转化为实物,说明本堂课的难点就突破了。

教学方法:

一、任务驱动法: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任务为引领点:任务一课前布置学生利用网络查阅专业知识的任务;任务二课中钢筋绑扎前完成任务体验与自评表的各项填写工作;任务三按照要求进行绑扎实物梁的任务,促成学生在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制图规则。

二、案例教学法:从同学们课前网络搜寻的正确图纸中找出一跨梁进行典型案例展示,给予同学最真切的感受。

三、理实一体:通过典型案例的展示与剖析后,指导学生进行实物钢筋梁的绑扎,最终将图纸转化为实物。

学法指导:

一、小组协作:在上课之前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的资源,查阅相关专业知识。在查找过程中遇到哪些困惑和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形成书面作业课前交给任课教师;上课过程中教师讲解完理论知识后,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体验与自评表并进行钢筋实物梁的绑扎。

二、讨论分析:学生实际操作时相互分工相互配合,让每位学生都参与,遇到问题可相互讨论。确实不能解决的问题请教老师,老师及时给予指导,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三、评价学习:学生完成现场绑扎梁的任务后,进行评价学习:包括小组的自我评价,小组间的相互评价和教师的最后评价相结合。这样的交流既能看到自己问题,又能汲取别人长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屏幕上展示的是同学们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后,在施工现场都会遇到的实物钢筋梁。施工人员要绑扎出实物钢筋梁就必须先看懂梁施工图纸,那在梁施工图纸的表达上有几种形式呢。接下去屏幕上展示的就是同学们从网络下载的梁施工图的两种典型表达形式,那么哪一种形式使我们现在常用的呢?前一种是传统表示方法: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后一种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地表达在各类构件上。很明显后一种表示方法看上去比较简洁明了,在实际运用中已经很广泛,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平法标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梁平法施工图的识读。

施工员主要任务是把“蓝图”变成实际的建筑物。所以可以把图纸比作一种语言,这种语言所表述的内容是施工现场每一个人都所必须听懂和理解的,就如生活中为了更方便的交流,我们需要推广讲普通话,要讲好普通话就必须掌握汉字的拼音法则。同样的道理,为了看懂图纸,便于开展各种建筑活动,除了需要了解必要的力学和材料知识外,必须掌握图纸这种语言的制图规则。只有了解图纸这种语言的规则,才能更好的掌握并运用它。

二、案例展示

梁平法施工图的识读

(一)认识梁平法施工图

1.定义:梁平法施工图是用文字标注的方式,在平面图上表示出梁的截面大小以及配筋。(以前的施工图都是画出剖面图的,现在不用画剖面图了,直接就从平面上的标注就可以理解内在的配筋情况。)

2.标注形式:在梁的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

3.构成:应分别按梁的不同结构层(标准层),将全部梁和与其相关联的柱,墙和板一起采用适当的比例绘制。

4.注意事项:注明各结构层的顶面标高及相应结构层号

5.平面注写方式:①概念: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②平面注写方式:集中标注:通用数值

原位标注:特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应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二)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详解

1.梁编号:

梁的编号由梁的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组成

梁的类型

代号

序号

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

备注

楼面框架梁

KL

XX

(XX).(XXA)或(XXB)

屋面框架梁

WKL

XX

(XX).(XXA)或(XXB)

非框架梁

L

XX

(XX).(XXA)或(XXB)

如:KL7(5A)代表意思是7号框架梁,5跨,一端有悬挑。

2.梁的截面尺寸:比如300mmx600mm

3.纵向钢筋:

①底筋(本跨通长),主要承受截面正弯矩;

②梁侧钢筋:梁侧钢筋在本跨内也通长,且在截面上是对称布置。

③顶筋:主要承受负弯矩,考虑到负弯矩离开支座一定距离后会变成正弯矩。因此顶中部分钢筋可以截断,同时考虑到必要有通长筋与箍筋形成钢筋骨架。因此顶筋中存在着通长筋和截断筋两类。

4.横向钢筋:①箍筋:级别,直径,间距,肢数。主要是用于抗剪,其中直径和肢数是不会变的,但是间距可能会变。主要是在抗震框架梁中,存在加密区和非加密区。

②拉筋:伴随梁侧钢筋的存在而存在。

5.相对高差:指梁顶相对于主要标高(通常为结构层主标高)的高差。

(三)标注的分类

平面表示方法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中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应将该项数值在该部位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1.

集中标注的内容:①梁的编号;②梁的截面尺寸;③梁的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和肢数);④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⑤梁的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

2.

原位标注:梁原位标注内容为梁支座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对集中标注的原位修正。

(四)典型案例

上面这个例题就是同学们课前从网络中搜索的图纸中选取。这个案例比老师从其他地方找来的图纸讲解起来显得更有亲切感。结合梁平法标注的内容,通过轴线②的支座附近截面1-1这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把本次课堂的重难点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的相关内容讲熟讲透。

三、任务驱动:

请在看懂下面梁平法标注图后,以小组为单位现场绑扎图示的第一跨梁。

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把学生按照专业能力分成8个小组,每组安排1个组长,由组长带领本小组同学完成教师布置的绑扎任务:在动手绑扎之前,发给每位同学一张任务体验与自评表。

每位同学在绑扎以前需要完成表格中前4项内容的填写。第1点要求同学们在课前准备时登陆过哪些专业网站,用于课后交流。第2、3点要正确填写必须掌握本次课堂的重点──梁平法标注的含义:集中标注表示梁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示梁特殊数值;第4点要正确填写必须突破本堂课的难点: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每位小组完成这四点内容后,派出一位同学就第4点到黑板上进行作图,并标明组号。

任务体验与自评表

1.你搜索到的建筑类论坛有哪些

2.集中标注的含义

3.原位标注的含义

4.画出第一跨跨中梁截面配筋图

5.评价其他小组阐述有无问题

6.我最成功地方

7.我遇到的问题

8.我的自评分

小组完成前面4项内容后,每个小组结合黑板上所画的梁截面配筋图进行实践操作。绑扎结束后进行如下交流:

(一)自评:各组派一名学生解说本小组绑扎的实物钢筋梁和平法标注的梁的关系,主要从钢筋的类别、钢筋的位置、合作学习的感想等几个方面进行解说。自评结束后每位同学完成表格第5项内容。

(二)互评:完成表格第5项内容后由各组学生进行互评,就其他小组在阐述中有无问题进行评价。

(三)点评:最后由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点评:

1.从梁平法标注图到实物钢筋梁的对比,进一步明确本次课堂的教学重难点;

2.从团队和合作意识等方面对本次实践操作进行综合点评。

通过小组间开展交流主要达到三个目标:第一,检验各组同学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第二,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述能力,以及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第三,通过教师点评这个环节,学生能进一步加深对梁平法标注的理解,掌握梁原位标注与集中标注的联系与区别,从而解决本次课的难点问题。

教师点评结束后,同学们最后将第6、7、8进行填写,课堂教学结束后上交此表格,用于教师课后反思的素材和了解同学们课堂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四、任务评价:

教师结合梁平法标注中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的定义,分析学生完成实物钢筋梁绑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特别就两种标注发生冲突时,原位标注优先原则的运用进行强调。

五、任务拓展:

请利用网络资源平台搜寻到正确的梁平法标注图,选择图中的某一跨梁,用CAD软件进行梁配筋截面详图的绘制,并用QQ群或邮箱发给老师。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资源完成作业的过程,促进学生使用网络技术为学习服务,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的网络使用习惯。

教学设计思路与反思:

一、充分运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利用网络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生家中都有电脑或是配有手机,但是他们使用电脑或是手机上的网络所从事的大多是玩游戏、看电影等娱乐性的活动。同时网络上也有许多专业网站和论坛,加以利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帮助的。古时就有大禹治水──疏堵结合,我想在面对学生使用网络的问题上亦是如此。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下,专业教师可以试着想办法让学生使用网络资源为教学所服务。比如在上本节内容梁平法施工图之前,有意识地让同学们利用网络去查阅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图纸。同学们在搜寻的过程中就会去登陆如网易、搜狐等各大门户网站上关于土木工程类的论坛和专业网站。这些专业网站上有许多建筑工程详实案例和视频动漫资料。引导学生利用好这些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娱乐性的网络使用习惯变为学习娱乐综合的网络使用习惯,专业教师任重而道远。

二、进一步做实理实一体的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传统专业课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学工具为单一的黑板与粉笔,教学现状往往是老师讲的很投入,学生却听的昏昏欲睡。为了确实达到教学效果,需要进一步做实“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探究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实践,在“做”的过程中实现了“教”的目的。

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进一步注重分层教学。

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教师应该进一步注重分层教学。在本次课堂教学中,部分同学由于前期没有掌握识图的基本知识,比如最简单的轴线编号规则都不是很清楚,那在识读梁平法施工图时就更困难了。再如在分组进行绑扎实物梁的过程中,个别学生还出现了学习主动些不强等问题,这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只有关注后20%同学的学习效果,才能真正意义上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9

    以上《“函 数 的 概 念”教学设计》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函 数 的 概 念”教学设计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函 数 的 概 念”教学设计》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