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倾向的变动与收入分配的变动直接相关。现在的问题是收入分配是如何决定的。首先看工资的决定:企业在作投资计划时,必须给定工资,否则就无法进行成本收益计算;另一方面,由于工资合同的存在,工资也具有刚性,但工资作为可变成本,其变化基本上取决于企业的利润和就业(失业)状态,当经济高涨和企业的利润高时,工资率将上升,就业也会增加。但工资的上升比例不会超过利润的上升比例,即工资在总收入中的比例会下降。当经济衰退和企业利润下降时,企业将降低工资、解雇工人,但利润可能下降的更多,从而工资在收入中的比重并不一定下降。利息的决定:利息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取决于利息率和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假设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是不变的,可以把利息直接联系到资本存量。由于r=iK,假设利息率i不变,则随着资本存量价值K对收入流量GDP比重的增加,即资本-产出比率的提高,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将增加。在经济高涨阶段,投资的增加将使资本存量和利息增加,但在经济衰退阶段,由于存在着以前的契约,利息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并不一定下降,反而可能提高。利润的决定:对于企业的固定成本折旧和利息,给定折旧率和利息率,企业的成本在短期可视为给定的,比如每年的折旧和利息在年初就被给定了,如果假设工资也是给定的,利润将取决于经济增长率的变动,经济增长率的提高使利润上升,经济增长率的下降使利润下降。一般条件下,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利润在收入中的比重是提高的,而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衰退阶段则是下降的。这样,当投资的增加使经济增长率提高时,一方面,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将使利润增加,另一方面,增加的投资将转化为下一期的资本存量,这使得资本存量对收入流量的比重提高,如果假设利息率不变,则将导致利息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如上所述,当经济向上波动和投资以累积的比率增加时,必然导致收入分配中利息和利润在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和工资在收入中的比重下降,从而使消费倾向下降或储蓄率提高。现在来看经济高涨时企业成本比率的变动。随着投资的增加,资本存量价值对收入流量的比率将提高,假设折旧率和利息率不变,这将使企业的成本构成中工资成本对非工资成本下降,即W/(D+r)下降,以及工资收入对非工资收入的比重下降,即W/(r+π)下降。随着经济扩张,一方面是消费需求的减少,另一方面是产品成本上升,到了一定的阶段,必然形成工人的工资买不起企业按现行成本生产和定价的产品,由此导致了消费需求(有效需求)的不足。这里需要提到的一个问题是,当消费支出下降时,能否通过投资支出的增加来弥补,仅从前面的推论即可否定用投资弥补有效需求不足的可能性,因为投资的增加虽然可以在当期增加需求,但投资在GDP中的比重提高将会使下一期的收入分配和成本构成之间的矛盾更为严重。当企业的产品积压而不得不降低价格时,企业将根据马歇尔的短期成本函数行事而力图使其减少亏损,即解雇工人,失业的增加也会使工资率下降,但这又会进一步减少需求。因此,降低工资并不能减少而只会增加失业。当然,如果企业提高工资和增加就业将会改善有效需求,但这只是逻辑上的推论,因为这将增加企业的亏损,企业是不可能这样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