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科吧课
件
教育笔记:老师,我不是故意的!
案例背景:
小朋友之间争吵是常有的事情,尤其是为了一件玩具,那更加是家常便饭了。
案例实录:
这天,我们班的超超(刘义超)小朋友,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早上的时候,超超是他们那桌子上第一个来的小朋友,伴着他的脚步,浩浩(孙浩)小朋友也来到了幼儿园中来,他们两个男孩子一起在玩具架前选玩具,两人同时看上了钉板玩具,可是玩具架上只有一份,于是他们争吵起来了,我看到了上去用:“剪刀石头布”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分出浩浩可以玩,就这样这件事暂时结束了。
到了游戏的时间,他们两个再一次的发生了矛盾:他们在自己的选择下坐到了一起玩工具积木,浩浩的积木盒里没有了“扳手”而超超他有,在浩浩想要借用超超的“扳手”时,超超拒绝了,浩浩就不服气了,于是两人开始争抢起来,不知超超是不是和早上玩钉板的事连在了一起,竟然把浩浩推倒在了地上,随后传来了浩浩的哭声……
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我连忙将两人带到面前开始询问:“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超超很不好意思的说出一句:“老师,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想把我的那个玩具拿回来,不知道他会摔跤。”在我的安慰额劝导下,两人平息了这场“战火”。
案例分析:
小孩子之间很容易发生争抢玩具的现象,尤其是在玩具的这一方面尤为重要,现在的每个孩子都充满着很大“玩心”,玩往往比看更加吸引孩子的眼球,教育应该渗透在玩的过程中,在玩的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调节与指导中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说是懂,也可以说是不懂,他们在某些方面表现的很懂事,但是,在一些触碰到他们的“玩”上那么就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孩子打架就是不经意间发生的,孩子也不想发生这样的事,于是:“老师,我不是故意的!”这句话就成了孩子们口中长听到话。
反思与策略:
1、对于孩子的玩具,教师可以适时的进行检查,进行合理的安排,避免发生这种情况。
2、在孩子的游戏上,教师可以指导孩子相互交换玩,让孩子有一个“共同玩一样物品的概念”。
来源学科吧课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