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笔记:关注不听话孩子
案例背景:
每个班总有几个不听话的孩子,他们对父母、老师的话往往当做耳边风,不按常理出牌,毫无规则意识,他们的行为常令家长、老师犯愁。这些孩子不听话也并非其天性,是需要我们做老师、做家长的去用心引导的。不懂得正确教育孩子的老师、家长,才会很难管教孩子。对待不听话的孩子,我们应该采用正确的方法给予指导、教育。
案例回放:
阳阳是本学期新转来的孩子,他是个思维活跃、充满个性、头脑聪明的孩子。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主要表现在讲故事、看图书、回答问题等多方面。对于活动中老师提出的问题,他都会积极地开动脑筋,大胆进行表达,从他的小嘴巴中能他听到许多令人新奇的答案。然而阳阳身上的不足之处也有许多:不听话、攻击性强、好斗,与小朋友不能友好相处。因此,常常会听到孩子告状的声音:阳阳把某某小朋友打哭了、阳阳抢某某的玩具、阳阳上课又跑出来了…
案例描述:
在晨间活动时,我和孩子们在场地上讨论着游戏的规则和玩法,阳阳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筐子里的皮球。其实筐子中的皮球还有很多,阳阳却偏偏盯上了小豪的皮球。于是,两个人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争了起来。阳阳大喊:“是我先拿到的。”小豪说:“这是我的皮球,是我先拿到的。”阳阳仍不甘示弱:“我是就要玩。”我轻轻地对他们说:“这里还有这么多皮球,要么你们俩商量一下,想个好办法。”于是小豪歪着小脑袋想了想,用商量的口气对阳阳说:“我先玩,等会儿你再来玩,好吗?”阳阳松开了拿着皮球的手,我以为他同意了小豪的方法,刚想表扬他,没想到他突然抓起小豪的小手就是一口。小豪立刻松开了手,大哭起来,阳阳见状立即转头就跑。
案例分析与反思:
一、案例分析:
我认为,阳阳的行为不免与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有关。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谈,我们了解到阳阳的父母文化水平较高,阳阳的妈妈是一名教师,她对阳阳的教育较为严格,了解到孩子在园表现不好,感同身受,会和我们讲:“阳阳在家也是不听话,跟他讲道理根本不听,非要采取武力才有效,他才能记住。有时他即使错了还会不服,根本就认识不到自己错了。”相反的是阳阳爸爸对孩子却是百依百顺,从不对他提出任何要求,有时候阳阳妈妈教育孩子爸爸还要宠着、护着。久而久之,在爸爸的教育影响下,阳阳却形成了为所欲为的个性。据我观察,阳阳在园中非常乐意与同伴交流,但却因为表达方式与众不同,孩子都不怎么喜欢和他一起玩。
针对阳阳不听话、攻击行为等表现,通过观察分析我认为导致孩子这些表现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孩子的观察模仿。观察模仿是幼儿行为获得的最主要来源,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弱,然而模仿能力却很强,阳阳通过对动画片中暴力行为的模仿以及妈妈不恰当的惩罚方式在无形中强化了孩子的攻击行为。于是,在适宜的条件下,他会把自己得到的惩罚用来攻击同伴。其次是父母教育方式的差异性。与阳阳妈妈做法截然相反的阳阳爸爸,一味的迁就着孩子的不合理行为,对孩子妈妈的教育采取干涉,舍不得教育孩子,任孩子娇惯任性的发展,家长不一致的教育方式造成了孩子不听话的行为个性,从而造成对规则意识的淡漠。
二、教育策略:
对于阳阳这样“不听话”的孩子,通过日常对他的行为表现进行认真观察、分析原因、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
1、由于阳阳与同伴交往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因此,培养他的合作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平时,我们为他提供有机会与同伴一起分碗筷、收碟子等,让他学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他通过正当的途径释放出表现欲,使他学着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他的责任感,学着与同伴交流、沟通来解决问题。
2、利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孩子讲文明、懂礼貌的意识,营造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氛围来感化、影响他。如:玩玩具时,及时发现、表扬互相谦让的行为,当他发现谦让是件很自豪的事情时,他就不会经常抢别人玩具了。
3、“放大优点,缩小缺点”,观察、发现孩子的闪光之处,以正面表扬、鼓励的方式引导、教育他。孩子也喜欢别人表扬、赞赏,虽然不听话,但他身上总会有闪光点,我们应看到他的优点,将其放大。如果他犯了错,我们应灵活处理,切不可盲目批评。譬如:阳阳语言能力发展的好,我就请他当小老师给大家讲故事,他会觉得这是件很自豪的事,借此机会来表扬他:“阳阳的故事真好听,大家都很喜欢听呢。”
4、像阳阳这样的孩子,缺乏自我约束能力。我们可以尝试让他做做“小侦察员”。来协助老师“管理”小朋友,在赋予的重任之下,孩子也逐渐树立起自我管理的意识,从潜移默化中增强他的自我约束能力。
5、注重家园沟通、家园合作。由于家人娇宠所致,阳阳在家里是个养尊处优的孩子,人人都由着他、顺着他。阳阳父母要在教育上达成一致,不要迁就、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而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更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采用“松严结合”的教育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阳阳这样的孩子在家里让家长操心,在幼儿园里让老师“头疼”,其实不听话的孩子更需要我们的关注,因为他们往往与众不同,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作为教育者,我们更有责任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然而“说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就对我们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态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在提高理论水平的同时,善于捕捉各种教育契机,抓住教育亮点,才能更好的成为孩子发展的引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成为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者,进而成为孩子的好朋友、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