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教学心得 内容页

教育笔记-袖子湿湿真正原因

教育笔记:袖子湿湿的真正原因

在中班的盥洗活动的时候由于天气渐渐转凉,孩子们盥洗的时间逐渐加长,温温的水别说时孩子就是大人也爱多泡一会儿。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利用各种方式比如:说诗文、讲故事、让孩子们观看缺水地方的图片、树立小榜样、安排小小监督员的方式,告诉孩子们要节约用水、洗手的时候不能玩水等等。这种教育方式很快收到了效果,大多数孩子们都能很快地洗完手回到座位上。但是这几天我常发现萱萱从盥洗室回来后总是身上袖子上到处都是水。于是,在一次盥洗活动的时候我暗中观察她浑身湿漉漉的原因,其他小朋友陆续的离开盥洗室回到了座位上。萱萱和其他几个小朋友还围着洗手池叽叽喳喳的说着什么?还不时传来笑声。于是我悄悄地走到孩子身后,“快看,我画的是一只小鸟。”“我画的是云彩。”萱萱和特特兴奋的说还不停的用手拨弄着洗手池上的水。“你们在干什么?”孩子们看到我,脸上露出了些许的害怕,萱萱低下头说“刘老师,我们不是在玩水,我们在画画。”这时我忽然意识到了什么?我提醒自己要去理解孩子们的行为。于是我先让萱萱出去吃饭。然后开始欣赏洗手池上的水印,我似乎也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萱萱是个听话的孩子在洗手台上画画一定有她的原因,起床后我将萱萱叫到身边:“萱萱,你能告诉刘老师,你为什么洗手的时候玩水吗?”“因为用水画画很好玩。”我想:孩子们的天性就是好动,喜欢探索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索学习家。

于是我利用下午教育活动的时间专门开展了水画活动,将班里的桌子凑在一起,帮孩子们挽起袖子,套上塑料罩衣,准备了各种颜色的水,让他们充分的发挥这样的想象。在孩子们玩水的过程中,他们用手去擦,擦着擦着萱萱高兴的喊:“我画了一条鱼了。”她这一喊,迎来了几位小朋友,并使这一举动迅速扩散——孩子们有的用手指蘸上水在桌上画起了花,有的用纸巾蘸湿了在桌上画起了云。看着孩子们的快乐的笑脸似乎我也在和他们一起成长。

在我为孩子们提供了这样的绘画方式后,孩子们每次洗手的时候再也没有玩水的现象了,而且洗手的时间也缩短了很多。雅轩也对我说:“刘老师,我袖子不湿了。”

[分析与反思]

1、在孩子良好行为培养方面老师,老师发现了孩子有可能玩水的现象并利用各种方法培养了孩子节约用水,但是收效却不明显。这其中有几点原因:一是孩子们被动的被说教,始终处于一种接受的状态,不是从自身出发,没有切身的体会。二是孩子们自创的绘画方式非常吸引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们乐此不疲的在每次洗手的时候玩水。

2、在案例中虽然孩子洗手时候的玩水现象脱离了我的教育目标,但是正是这种不急于纠正的态度,让我发现了孩子们的闪光点。我想说:不急于纠正并不是熟视无睹,我们要用赞同的目光观察我们的孩子,帮助他们生成新的火花,为他们提供材料,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法。我想如果我当时不问原因的批评了孩子“玩水的行为”,那么将让孩子们失去一次探索和创造的机会,也许就扼杀了孩子们的天性,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就会让孩子们畏首畏尾,不敢表到自己的想法。

3、看到孩子的玩水的真正原因后,我组织孩子们进行的水画活动,是从孩子盥洗时的问题看到的,是孩子们自己生成的活动,孩子们非常的喜欢。这种形式从幼儿出发不是以成人的是非观念判断幼儿的,让孩子感受到了被尊重的快乐。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