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科吧
教育笔记:希希生气了
午间,我来到班里开始我的下午班带班工作。希希一见我进班,就立即迎上前,取下
自己的头箍,要求给我戴上,我便蹲下身来,接受了她的“献礼”。
望着室外晴朗的天空、暖暖的太阳,我让孩子们搬着椅子到阳台上去活动。
一向与我亲密无间的希希时刻紧跟着我,边要求着:“陆老师,我要坐在你身边!”
我与往日一样笑眯眯地边看着孩子们的行动,边提醒着注意安全……
当孩子们陆续来到阳台后,机灵的明明盛情邀请我坐到他身边特意帮我搬的
椅子上,而一旁的妮妮也见缝插针似地紧靠着我坐了下来。此刻的希希,强烈要求妮
妮让位,而妮妮则不甘示弱地坐在原地纹丝不动。几十秒的僵持之后,希希求助于我
。我见状故意回答道:“老师说过,坐在离老师稍远的地方的孩子,老师同样喜欢!
”这一回答可是惹恼了时刻希望黏在我身边的希希——她迅速搬起椅子,转身走向阳
台一侧的最边缘,放下椅子,“欣赏”起阳台外的风景来。
我立即感受到这个敏感的小家伙不高兴了——人家想和你一起坐,你却一点
都不帮人家,哼!——得赶紧抚慰一下这颗稚嫩的心灵!
“希希!”“希希!”“希希快过来!”我一连叫了几声,而她却装作没听
见,还故意跟旁边的小伙伴讲起话来,还假装凑到别人跟前去看图书。
“希希要是不过来,头箍我就不要戴啦!快过来!数到三啊1——2——”三
还没有数出来,小家伙就立即起身,跑过来。我还以为她不再生气才跑过来的呢,可
惜我错了!她来到我跟前,伸手抓下我头上的头箍,往自己头上一戴,然后跑回原处
,继续回到她刚才故意与小伙伴玩耍的状态……
好厉害的家伙!!!我不禁感慨!!!现在的孩子!!!才中班啊!!!
难道是我错了吗?不管怎样,事实确实伤了希希的心了。但是,我想我必须
让希希明白:老师是全班小朋友的老师,必须喜欢每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都有和老
师亲密的权利;我还要让希希明白:不能因为喜欢的东西没有得到,而随便发脾气,
因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以后必然会面对太多太多的不如意。
但是,倔强的希希直到放学时还继续着她故意不理我的状态!
唉!先冷处理吧!也许明天那个与我亲密无间的希希又回来了……
春天的清晨,还是带着一些凉意。我在教室中等候着孩子们的到来,等候着
那个开心希希的到来——
“老师,我带来了巧克力,发给小朋友吃的!”希希来了,她带着故意的欢
乐声跟我说话了!我随口问:“还生气吗?生气的孩子的礼物我可不敢发哦!”没想
到这个家伙再次表现出了她的倔强——把巧克力往旁边的桌再上一放,径自下楼寻找
另一位带班老师户外活动去了。
……我就像吃了闭门羹,愣在那里,无语……
下午,又是我带班,走进教室,第一件事就是故意对孩子们说:“上午老师一直很忙
,没来看你们,想我的孩子快过来抱抱!”可爱的孩子们一个个跑过来,与我来了个
亲密拥抱。只有希希,又继续坐在不远处的座位上表现出她的自我陶醉,要知道她平
时的表现是根本不需要我的提醒就过来迎接我了。
午睡前,欣怡要求给小朋友分发她带来的糖果,我同意了。但是糖果不够,孩子们建
议让希希继续分发她带来的礼物。我又故意说:“我可不想让生气的孩子发糖果哦。
”所有的小朋友眼睛全盯着希希。明明告诉大家:希希的眼睛红了,她要哭了。憋
了整整一天一夜的我趁势说:“要不请希希说说她为什么生气吧!大家评评理,说说
她该不该生气。”
希希哭了,坐在椅子上转过头,就是不愿意站起来……
“老师,希希告诉我了,她说是因为昨天中午老师没帮她坐在你身边。”明明当了一
回传声筒。
“让希希自己说吧!”我继续故意说。
希希强忍着抽噎的声音,再次讲述了一遍生气的原因。全班小朋友你一眼我一语地
评论着希希该不该生气。
随后,我意味深长地向全班孩子传递一个道理:老师是全班小朋友的老师,必须喜
欢全班小朋友,是全班小朋友的朋友,每个小朋友都有跟老师拉手、坐在一起的权利
。同时我也告诉孩子们,以后会遇到许许多多不顺心、不开心的事情,但不是随便发
发脾气就赢了,而应该学会想想:没事,我可以……(孩子们的补充让我的总结更具
有可接受性与可理解性)“可以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坐啊!”“我可以玩自己的玩具啊
!”“没关系,不坐在老师身边老师照样喜欢我!”“没事,我下次再坐到老师身边
。”我想,如此许多的“没事……”一定会让孩子们初步感悟到今后遇到不如意的事
情后,内心的自我排解方式了。
后来我才知道,希希第一天生气的下午,因为起床后由其他老师帮我顶班,所以我一
直不在班上,直到放学时我才出现。那半天,希希一直不停地问阿姨:“陆老师去哪
儿了?”“陆老师怎么还不来?”
呵呵!这个小家伙老是故意在我面前装生气呢!看来我也特在意她是否生我的气啊!
而第二天早晨,聪明的希希带糖果来的那一刻,完全是想找个借口与我再次恢复之前
的亲昵,那时的我竟然不识时务地再次激起她傲气的情绪——显得我更小气啦!呵呵
!
现在可好了,一切都又回到原样了!可爱的孩子们,快乐的中三班!
记得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对待孩子一定要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孩子”在这句话中
得到了平实而透彻地体现。我想:允许孩子有脾气,允许孩子有想法,允许孩子表现
自己的个性是作为教师尊重孩子的重要认识;而作为育人者,对孩子的心理认知、心
理健康、心理成长的正确合理引导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简言之:尊重+正确引导=心理
健康成长。
文章来源学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