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初入新疆沙湾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弹指一挥间,一年半的时光匆匆而逝。回顾这500多个日日夜夜,感触颇多。
现在,我把自己的工作情况作一简要梳理,成文如下。
一、服从安排,做沙湾一中人
2011年2月到沙湾一中,正是2011届高三的最后复习阶段。在全面了解了复习情况后,主动请缨担任高三的教学工作。学校出于人事安排的考虑,找我商量,能不能从教高二,而且正好在援期内一直送到今年他们毕业。我二话没说,爽快的答应了。
虽然没有教2011届学生,但是主管高三的副校长朱莲英提出,利用晚自习时间给学优生进行物理综合强化辅导,安排在周二和周五晚上9:30到11:30,从3月初到5月底,为学优生冲刺名校提供保障。
在2012届,去年暑期进入高三也开始进行了培优活动。主管副校长张广容请我代理理科培优班班主任,负责这个临时班级的全面管理工作。于是在宏志一班的物理教学、理科物理培优工作之外,又担负起了班级管理工作。我努力发扬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为当好这个班主任辛勤工作着。当天就召开了培优学生会议,选出了班长、课程记录员、各班负责人。把班级管理做了具体的部署。参加培优的学生按班按月轮值,非常积极认真。
除了在自己的培优课上了解学生,其他课上也都去查看学生情况,并定期收集他们对课程的意见建议,及时和张广容副校长交流,为把培优落到实处提供了有效资料。
在2012届进入高三后,因一位物理女教师产假,所以高三(10)班的物理课就安排我带。虽然工作已经比较多,高三的复习密度大,我还是在教学、管理兼顾的情况下,痛快的接下了10班。通过一个月左右的代课,也与他班的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沙湾一中是塔城地区“五地六校”组织的重要成员,学校多次派我随行前去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去过克拉玛依,石河子,乌苏,奎屯,等。这大大增进了对新疆的了解。
二、挂职副校长,传递新课标精神
作为学校管理的参与者,我积极投身到沙湾一中的课改中。
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包括学校组织的大型听课评课活动,我一共听课138节。其中集体评课85节次,单独评课53次。
共上了示范课3节。全校大会上宣讲新课改理念4次。给青年教师培训讲课2节。为学校《扬帆报》写学习指导文章2篇。
通过这些活动,很好的掌握了沙湾一中的新课改进程,以及将山鞍一中的一些成熟做法做了全面介绍。
三、立足立宏志班教学,全面提升物理成绩
据教学副校长们介绍,在沙湾一中的综合科目中,物理是学生最畏惧的。所以希望我能够在这方面多做努力,争取突破。
从接受2012届宏志一班物理课开始,我就把认真、踏实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提升整体成绩作为奋斗目标。
课堂精讲多练。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精心备课。为了用好多媒体教学,对课件进行一次,两次,三次甚至更多的修改和扩充。直到上课了,才算满意。针对新课标的重点内容,本着“夯实双基”的原则,让学生多动手,勤动脑。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精选课后习题,认真批改。“小步骤,快反馈”,“学生从题海中解脱,老师自己进入题海”。购买和收集多种教辅资料,结合新课标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选题,组合成题片,使得每一个知识板块都有配套练习。习题精要,学生见多识广。作业不重复,学生费时少,收获多。
每次作业都收交和批改(宏志一班学生作业积极性高;物理科代表张玥同学认真负责,课后主动询问作业内容,第二天及时把卷纸收齐送到办公室)。为了利用好作业的反馈和激励功能,对学生答题的具体情况进行统计,每道题的失误人数、做错情况都详细记载,反思学生出错原因,在讲评时针对性强;每次作业都有评分,然后在班级表扬获得好成绩的同学,激发大家比、赶、超的学习热情。
课后认真辅导。学校安排的一周两次晚自习辅导课(10:00到10:50),我都准时到位,耐心指导。平时的自习课,经常过去巡视答疑。
四、辛勤浇灌,付出收获回报
2011年高考刚刚结束,高三宏志班的喇静同学就给我发短信,说:“老师,我物理考的很好。谢谢老师!”据参加高三宏志班物理辅导的学生反映:每次辅导的选题,专题性强,难度适当,很适合宏志班学生拔高;讲解透彻精到,要言不烦。他们获益良多。
在2011年4月中旬的学校领导和各组长的听课中,我的示范课《机械波习题》,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师精讲,学生多练”的指导思想,获得听课评课人员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评价。
于2011年4月底进行的期中考试,我所教的高二(1)班,物理成绩第一(据班主任胡世涛介绍,在去年年底的期末考试中,1班物理平均分比宏志2班低了7分);年级仅有的3名满分(100分)学生李伟、汪俊文、李璐璐,都出自高二(1)班。班主任说:“学生们都可佩服於老师了,特别喜欢上物理课!”学生说:“於老师的课新颖,讲解精炼到位;跟於老师学物理,我们对学好物理、考好物理特别有信心!”
在2011年暑期的新高三复习中,我给高三(10)班带了一个月的课,学生强烈的喜欢上了我的课,说在於老师身上存在一种吸引人的“引力场”:语言幽默,物理讲解深入浅出,易懂易学。临近结束时,(10)班全体学生自发向学校领导写“请愿书”,一致要求让我把他们带到毕业。鉴于要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以及新高三还有“培优”课程,只好“忍痛割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