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计划 >> 学校工作计划 内容页

州苏一中学校十一五发展总体规划

  州苏一中学校十一五发展总体规划

  序言

  2014年——2018年,是国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建设和谐社会的5年,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积极推进科技创新的5年,是面临重要战略机遇和各种社会矛盾复杂交错的5年;同时,也是学校跨进新的百年,接受z省五星级学校评估的关键时期,因此,未来5年的学校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和希望同在。必须牢牢树立机遇意识,认清形势,迎接挑战,开拓进取,努力创新。在学校“十五”期间长足发展的基础上,夯实基础,狠练内功,丰富内涵,打造品牌,使学校成为具有先进理念、鲜明特色、一流设施、一流质量、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和较高知名度的规模型现代化学校。为使学校在“十一五”期间更加持续、健康、协调地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2009——2013年学校发展回顾

  2009——2013年,是州苏市第一中学百年办学史上发展最快、最好,成果最为显着的5年。

  学校办学条件、队伍建设、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素质教育、办学绩效等各个方面均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学校于2011年和第二高级中学成功合并,优势互补,高中规模进一步扩大,z实验中学有了进一步发展空间。学校于2011年和上海中锐集团合作,成功创办民办体制的新z中学,正稳健发展。学校于2012年和英国北方大学联合会合作,成功建立州苏国际预科学校。现已形成由一中本部(公办高中)、z实验中学(国有民办公助初中)、一中分校(公办初中)、新z中学(民办完中)、国际预科学校等组成的优质教育集团。

  5年来,学校坚持“为发展而教育”的办学理念,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显着成绩。学校的示范性日益增强,知名度不断提高,品牌效应愈加凸显。学校于2012年被z省评为普通高中四星级学校,于2000、2010两次被评为z省文明单位,获得各级各类荣誉称号22 项。

  二、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近百年来,经过历任领导和教职员工不懈奋斗,薪火相传;历届学生不辱校训,志在有为,州苏市第一中学积淀了丰厚的办学经验和优良传统。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夯实了持续发展的基础。未来的五年,州苏市第一中学将跨入新的百年。隆重纪念百年校庆,深入总结百年办学积淀,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巩固办学成果,创造新的辉煌。

  指导思想

  学校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办学之路,继续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遵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总体要求,在学校目前已经形成的优质教育集团基础上,切实抓住“五星级学校评估”和“百年校庆”两大契机,夯实基础,丰富内涵,着力发展,提升品位。

  发展目标

  继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形成公办、民办并举互补相得益彰的办学格局;继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让一切促进发展的资源涌流;不断改善优化办学条件,满足日益发展的教育工作需要;积极锻造德艺双馨的师资队伍,丰富科研成果,提升办学效益,扩大名校效应;最大限度提高教职员工福利待遇,激发主人翁意识,把州苏市第一中学(集团)办成校园环境美丽、文化氛围浓厚,质量一流、特色鲜明,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和较高知名度的五星级示范高中和规模型现代化优质教育集团。

  三、队伍建设

  一、目标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加快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改善结构,丰富内涵,全面提高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建设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优化职务结构,使高级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20% 左右,其他专任教师均达到本科学历。具有高、中级技术职务的教师占70%以上;有一定数量的博士和外籍教师。加强学术梯队建设,使特级教师、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保持在10名左右,州苏市级学科带头人、教育科研带头人保持在30人左右,市区级学科带头人、教育科研带头人保持在50人左右;有相当比例的教师能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绝大多数教师能开设1门以上的选修课;有半数以上的教师在市级及以上范围开设学术讲座;各学科教师具有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加快青年教师队伍培养步伐,尽快形成老中青教师队伍的合理结构。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班主任管理机制。

  二、措施

  1.大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学历层次,重点资助优秀青年教师继续深造。根据工作需要和可能,支持教师采取脱产学习和在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历。

  2.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对教师专业发展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统筹安排,系统管理。以骨干教师研修班为工作抓手,加强名优教师培养力度。加强“师徒结对”,延长培养时间,明确培养目标,加强考核管理。

  3.加强教研组建设。牢固树立教研组在学校工作中的基础地位,把教研组建设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基地、争先创优的战区和愉快生活的家园。

  4.为教师的学术交流和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教研活动。支持优秀教师和专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表彰和宣传优秀教师的工作业绩和突出成就,提高他们在校内外的知名度。

  5.加强学科建设。以教研组为主体,根据学科特点和课程改革需要,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校本教材建设,每学科每年都要推出1-2门深受学生欢迎、能为兄弟学校示范的精品课程。

  6.加大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实施岗位聘任和岗位津贴制度,分配制度进一步向班主任、教研组长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