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设想
----生长,超越
中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回望我们的奋斗历程,z学校取得了许多瞩目的成绩,中高考成绩辉煌、学生竞赛硕果累累、教师比赛独领风骚……,外显的成绩为我们赢得了社会口碑,我们有理由自豪。但以教育者人文关怀的慧眼,审视教育现象并直视内涵时,我们发现,我们可以为学生的成人成才考虑更多。
(1)礼仪教育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中学生的礼仪素养教育:如,日本设立“友爱课”和“道德实践课”;韩国开设《道德》课;台湾国立联合大学专门制定了“礼仪教育实施纲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礼仪和应对礼节,促进建立优质的人际关系。“千教万教,先教做人”,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基于培养z学生怎样的公众形象的思考,我们认为学生的仪表、服饰、言谈、举止无疑是学校教育的外在表征,整洁大方、言谈得体、举止高雅、腹有诗书的气质风度应该成为z学生和z学校良好的公众形象。
我们可以以秉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礼仪为主线,从个人修养、文明礼节、仪表仪态、言谈行为、爱国情怀等方面,确立以“礼貌、诚信、谦恭、仁爱”为内容的学校礼仪教育模式;结合学生实际,将家庭、学校、社会亲密结合,以课堂教育为载体,以养成教育为核心,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辅助,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2)公民教育
一则题为《是什么让“熊孩子”在香港成为稀有物种》的报道令人深思,报道简述如下:
如果要评选一种破坏力堪比龙卷风和地震的人类力量,在无数人的记忆里,“熊孩子”绝对可以入选榜单,形容他们特质的关键词简直可以跟“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媲美。储存重要工作资料的电脑硬盘被水浇短路,就连身处公共场合,也要被迫欣赏他们的高分贝呐喊和躲避“互相追逐”……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与内地只有一河之隔的香港,熊孩子却仿佛是个稀有物种。地铁公交上鲜有打扰他人的非礼貌举动,在餐厅用餐也是安静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就连在上海展出时“饱受重伤”的100座叮当猫塑像,在香港海港城展览时也几乎“毫发无损”。
香港从幼儿园开始就通过角色扮演和社会实践引导孩子培养公德,早在1985年,香港教育署颁布的《学校公民教育指引》针对幼儿园到高中各个不同的阶段,都制定了详细的公民教育目标和课程。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通过公民教育科中的“家庭”、“学校”、“我们的社区”等课程,让儿童认识到职责、规则、合作、权利和义务等概念,在初中时期,学校又通过厘清个人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发展个人与人际关系的技能来指引学生的成长方向。“个人与社群”、“个人与社会”是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的一个核心要点:通过厘清家庭成员的职责、邻里的概念以及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教育小孩如何成为一个有良好行为的社会公民。
定期组织学生根据德育的主题举办话剧、诗歌、绘画等活动,也会通过到社区帮忙、照顾老人、到街头开展慈善捐款等方式,让他们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从小引导不干扰他人,特别在公共场合,因为你的行为让你的朋友和家长都处于焦点,大声音说话是一件特别尴尬的事情。孩子有出格行为会被即时教育,直接告诉孩子什么行为不恰当,香港社会对小孩在公众场合不恰当行为容忍程度较低的事实是确凿无疑的。因此,在香港的公共场合,很少看到小孩相互追逐的现象。
这则报道是否同样引发老师们的思考?或者说,我们的日常生活真的受到了来自“熊孩子”的滋扰?对于上述报道,有学者认为,香港是兼具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礼仪教育和西方文化当中对于个体责任的界定。一方面承认小孩在智识上的现阶段不足,不事事用大人的要求去规范他们,但另一方面又从小让他们意识到作为社会个体,必须遵循社会公德礼仪的重要性,是施行了一种比较成熟的公民教育的结果。
对自己负责是公民教育的基石。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至于对自己、他人有消极影响的事要有自控能力。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继而才是学会求知,立志成才;学会生存,终生努力。关心家人、学会感恩,多从父母的角度考虑,就是对父母、对家庭负责任的表现。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离不开与人合作,个体要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