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一群光头男孩儿》这篇课文是第九单元“美与丑”主题中的第一篇课文。本篇课文利用五个自然段的篇幅,以“光头”为线索,分两个部分向人们讲述了少年布来恩因为药物治疗,一头漂亮的金发全都掉了,他难过地不愿出门见朋友。为了帮助他树立信心,重新找到快乐,全班男生都剃光了头发。课文语言平实却给人以震憾人心的情感力量,塑造了一群最美的儿童形象,对人的灵魂进行了一次爱与美的深刻洗礼。
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三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生字、理解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一群男孩儿为帮助伙伴找回信心和快乐,都剔光头发的故事,使学
生懂得真正的美不光看外表,心灵的美才是真正的美,从而体会到爱的力量是伟大的。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教学重、难点为:引导学生理解一群男孩逐一剃光头发的原因,体会
美的真正含义。
教学流程:
下面谈谈教学过程。
(一)创境设疑,揭示课题。
在上课伊始,我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激发疑问,揭示课题。我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看,图上画了一群什么样儿的孩子?”这时,学生会被那一群光头男孩儿深深吸引,我顺势引导:“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疑问?”学生围绕画面质疑,我归纳引导:“是啊,这么一群活泼漂亮的男孩为什么要将自己打扮成光头男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进而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接下来进入初读课文环节的学习,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里,我有层次有目的地设计了“三读”。一读,是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读,指名接力读,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三读,通读全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从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说出故事的梗概即可。
(三)深入学文,感悟真情。
为了使阅读教学能够有章有序地进行,避免在阅读理解时出现的无目的的散谈散读现象,并且着眼于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我精心设计了这几处知识与情感的训练点。
一处是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用“边读、边想、边画”的方法“走近布莱恩”。这部分内容分三个层面学习。一找出布莱恩为什么不愿意去上学的原因,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躲、不愿意、连、也不愿意”来体会布莱恩难过的内心感受。二通过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读的方式让孩子们会在朗读中感悟到布莱恩痛苦的内心和大家焦急的心情。三在前面训练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角色互换体验训练”。引导学生把原课文中的第三人称换为第一人称。这种角色互换,既让学生学会人称转换,又切身感受到布莱恩的自卑、难过与可怜。这样,使学生的情感与主人公布莱恩的心绪达成共鸣。
第二处训练点在课文第3自然段,小男孩与妈妈的对话,那是一个小男孩最单纯、最诚恳、也最无私的想法。我这样引导学生:“这个小男孩心甘情愿地剃光自己美丽、柔软的金发是为什么?他心里会怎样想?”学生此时会换位谈出自己的想法。我动情地小结:“他为的是帮助同学,他是想用一个“丑陋”的光头换回小伙伴的笑容和自信啊!”有了情感的奠基,我顺势指导朗读:“你想怎么读这段话?”学生自由练读,自己揣摩语气、情感。学生练读过后,我进一步指导朗读:“谁能说说你读这段话时心情怎么样,应该怎么读?”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朗读的情感基调及语气、语调。学生一次又一次动情的朗读,是一次又一次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在学生被小男孩的话感动的同时,我将情感训练与知识训练结合起来。我出示句式:“如果布莱恩不是学校中唯一的光头男孩,就不会( ),他会( )。”这项句式训练,让学生学会用假设关系的句式说话,锻练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并且让学生在语言训练中进一步体会小男孩一颗善良的心。
在课文第五自然段,写第四天清早,一群光头男孩与布莱恩相见的情景,我设计了一项综合训练。我这样引导:“这动人的场面真令人激动,想象一下,布莱恩和看望他的光头伙伴见了面都会想什么、说什么,表情什么样,有什么动作呢?”出示句式“他们可能------可能-----;也可能-----”这项训练要求学生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揣摩人物心理活动及语言、动作、表情,与一群光头男孩产生情感共鸣,并能够挖掘文本空白点,充分发挥了学生想像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感受真情,真诚地道出自己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