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学会细致的观察并生动地描写,品味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
1.领会语言准确性、生动性。
2.培养“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录音机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1.导语设计: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生齐背诗文);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生齐背诗文)。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板书课文题目及作者)。
2.用小黑板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加深印象)。
二、预习交流、整体感知
1.各组展示交流预习成果:
(1)课后词语的正音释义。
(2)简介作者的有关情况。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2.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者播放配乐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倾听(听的过程中,能听出作者写了春的哪些景物,听出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听后理清文章思路,概括结构内容。
明确:
①盼春:盼、来、近(反复、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