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童趣》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童心童趣》这一课,选自江西美术最新版第8册第一课的内容。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课程。在此之前学生已接触了中外的传统绘画,但是了解的并不多,本课出现了不少中国画、年画、油画,学生将在本堂课学习如何欣赏和感受不同年代的世界各地代表性画作,加深对各民族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产生对民族文化和国际文化的自豪感和崇敬之情,为今后学习更为丰富的绘画品种累积知识和经验。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教材的特点,我确定了教学目标为:让孩子们掌握欣赏画作的方法,紧扣主题,从多角度观赏和理解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够自由组织语言对欣赏的作品进行阐述,说出这些中外美术作品的特色,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同时增强对各民族历史、地理、文化的初步了解和认识,并热爱尊重林林总总、各具差异的文化,产生珍惜优秀民族文化的自我意识。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美术素养和技能,也能够自由地展现自我,重点是缺少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欣赏、思考,教师应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使得学生能够将艺术作品与生活联系起来。难点是将绘画作品融入到一定的历史背景中去,从而将技法学习上升到文化背景的学习上去,提高美术修养。
二、教法运用
由于本课即将呈现的是不同于现代的中外的描绘儿童戏耍的优秀作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应该由内向外,由简至繁,逐步让学生适应不同绘画种类中体现的童心童趣。因此我采用:
1.游戏激趣法:学生往往厌烦开门见山的教学方法,因此上课前我准备好一幅"十不闲"年画拼图,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让他们揣摩老师这堂课的内容,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大胆表现自我。
2.多媒体演示法:通过多媒体展示的名家画作,利用直观的方式,让孩子了解到各个时代的儿童的生活,体会不同画种的艺术魅力。
3.引导观察法:孩子们并不缺乏观察想象力,他们有很强的感觉意识,能够发现很多不一样的观点,在认识事物时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当引导者,正确地引导他们去观察、认识、理解事物,从而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4.分析比较法: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了古今中外,代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特色,这些作品本身就具有异同之处,需要孩子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形成对比,找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有助于形成系统的认识,把握住本课的主题。
5.指导制作法: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同于他人的"童趣",在这里,教师不易做示范,否则会在潜意识里限制孩子自由想象。在学生自由创作时,教师适时给予帮助指导。
三、学法运用
本课是要让孩子了解如何从不同角度观赏风格各异的绘画精品,并运用语言表达所感所想,大胆地与他人交流,进行思想碰撞,把握不同种族画家对"童心童趣"的理解,了解他们是如何运用手中的笔纸传达出这一主题。因此我采用:
1.自我探究:在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资助学习能力,培养他们自主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如何将对美术作品的学习上升到对美术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的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内容表达主题这一问题上,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言语表达上充分显示个性。
2.合作交流法:本课重点是欣赏画作,语言和思想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在言语措辞中,大胆表达各种想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分享信息和交流知识、经验,拓宽学生的思路,感悟艺术真谛----艺术史不分国界、不分地域、不分彼此的。从而达到美术教育的目标。
四、教学过程
(1)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怎样让学生对本课产生兴趣,并将兴趣迁移至美术文化的学习,始终是美术教师终身研究的课题。为了避免学生对同类事物产生疲劳感,我将一副描绘儿童戏耍的"十不闲"年画,以拼图的形式呈现给大家,请几位同学同时来拼,比比谁快,请胜利的同学讲讲他经常玩的游戏有哪些?紧接着提问:你们有谁指知道古时候的小朋友,他们会玩哪些有意思的游戏吗?和我们现在的有什么不同?以此推出本课的课题。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对问题的思考,有助于对课题的理解。
(2)开阔视野,升华知识
人类的美术文化一直伴随着历史文化产生的,美术不可能也不会脱离背景而独自存在,如果学生不理解这些历史背景,他们就只能去瞎掰乱造,漫无边际地胡侃。因此在用课件展示这些美术作品时,可以给这些美术作品和作者进行简短的介绍,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欣赏和评述作品,让他们自己分析问什么每件作品的异同之处,学会归纳总结,最后经过交流探讨,形成颇具个性的独到见解。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视觉享受,满足了他们学习多元文化的精神需求,也提高了他们对美术的欣赏能力。
(3)自主探究,表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