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一流范文网www.
16fw.comfontsize="6">王菘舟专题讲座:诗意语文的理想境界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6王菘舟专题讲座:诗意语文的理想境界
《论语》开篇三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如果我以孔子自居,那么各位就是孔子的三千弟子。(笑)
先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从某种程度上讲,语文跟品茶一回事,我们一同到语文中“品道”。“朋”指什么?古人“同党为比,同道为朋”,就是大家的志趣相同,一起来探求人生之道,处世之道,跟“朋”作交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难道“有朋自近处来”就不乐了吗?此话怎讲,何谓远方?孔子是山东鲁国人,今曲阜。在古代,交通很不发达,如果从齐国到鲁国行程则需一个半月时间。所以,古人一出门就称远游。所以称“有朋自远方来”。“乐”,就是为自己同道之朋而来而高兴,这样的朋友不远千里而来,为之感动,来,意味着主动来,来一起探讨哲理,当然件快乐的事情。
再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们都有学习的自觉的意识,一起学,一起习,学、习指什么?“学”,小篆的写法,“学”上部两只手,中间两个*,底下是房子,下有小孩。何讲?古时候,狩猎需要占卜,占卜就是解决性命之学,就是预测,“凡事预则立”,后来发展为《周易》。古人要想生存下去就得学习,学得东西就是生存之道,但后来“学”异化了,但回到“原点”对我们审视问题有好处。“习”,一说,上面是两根羽毛,下面是鸟窝,两个“羽”,一个是小鸟、大鸟,展开的翅膀准备飞翔。二说,上面是羽毛,下面是米粒,鸟在啄米。我个人比较倾向第一种说法。学要转化为技术,还得时习之,但为什么“不亦说乎”?孔子对“说”有讲究,“乐”是外在的,“说”是内在的充实,是精神上的愉悦,逐渐修炼成生存的大道。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素质教育的源泉也在孔子的《论语》。
最后说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意思?就是不开心、生气。君子在从事的学问,人家不知道他们,他们也不生气,这是“沉潜之学”,学习,不是为别人去学,能够沉下来,诸葛亮“淡泊而明志,宁静以致远”讲得也是这个道理。
综上,《论语》开篇讲的是学习,开篇《学而》章,是有讲究的。我们语文老师们要悟、要品……
今天要讲的“诗意语文”,最近我出的新书谈得就是这个问题,看看得了,但为什么还要讲呢?但看跟讲不一样,听讲时候,有一种“场”存在,转化为铅印的文字后,几乎消失殆尽,学语文以声求“气”,这种气,摸不着,感觉在,体验在。听的时候,气在,可以感受内部的“场”。由此想到课堂,为什么要上课?有人做了一个有意思的调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不上课,出10道题目,结果学生平均得分80分,由此,有人说,语文课不用上课,学生也能掌握知识。对这种说法和现象,我们需要反思、解构。语文课的价值,就是“场”,这种场,一个人是得不到的,只有在特定的课堂环境中生成,且稍纵即失。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去避”,去孩子的感觉之避,思维之避、形象之避、体验之避……帮他们把云拨开,去观照学生的自信、情感、灵魂。人有无明,但而已唤醒、点亮、鼓舞、去避,拨云见日,是诗意语文的最高境界。
各位到这儿来学习,动机各有不同。但有几点是相同的,有个底线:一是,你们在学校,在学区,在县市,是比较体面的语文人物,过来想更体面,在学科中活想活得更加有尊严、高贵,这不过分,这是最原始的动力。二是,思考让自己更高贵的问题,肯定有迷茫的时候,杂乱、困惑捆扰着你,成长的痛苦,是生命必然付出的代价。内在的苦,需要寻找出口。三是,人都希望看到路标,寻找星辰,人都需要引领的人物。而你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冲着我王菘舟来的。有朋一起走,对朋的感悟,可以提升自己境界。《纯粹的智慧》(周国平)一书中说:人类最高的智慧,是敏感和警觉。这种敏感和警觉就*诗意语文去点亮她……
我们不否定语文是求器之术,但上升到及至,其是双刃剑。如果语文知识基本技能的形成,就失去了真正的大智慧。诗意语文回家,回到哪里?回到理想境界。有时候,需要“作秀”,需要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建议老师们去看一本新书《追寻生存之根——我的退思录》。诗意语文,更需要想大问题,一般,一位老师5—10年进入业务行高原期,这时期很痛苦,后来麻木,再后来习惯。人生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把假象当作习惯。这期间,就看你敢不敢超越、突破。两种截然不同的处境,分道扬镳:一种是痛苦到极点后,转向麻木;一种,痛苦到极点后,突然爆发、超越。这种境界里,痛苦是能量,到一定程度爆发。每个人都有“慧根”,在当下,要想大问题。在困难面前,不要丢掉了想大问题,要勇于突破高原期。追求“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登高处”的境界,作为文化人,我们的生活质量,在于内在的“高峰体验”。我到全国各地去上课,你要说不为钱是不可能的,但仅仅为钱绝不可能。因为,我出去上课,就有可能再次遭遇“高峰体验”。人说寸金难买寸光阴,我说寸金难买寸体验,这种体验就是高峰体验。诗意语文,“高峰体验”就在你的心上,不是没有,而是你的心被遮避了。达摩“面壁十年图破壁”,最后达到极乐世界,慧可问达摩:“我想安心,怎么做?”达摩说:“你把心拿过来”,此刻,慧可彻悟了,那一刻他有了高峰体验。所谓“心无处可求”,就是生命的高峰体验。
一、追求文化的品位
什么是文化品位?要探讨这个问题,前提是要具有反思意识。比如提出语文是什么?隐含着语文是另外的东西。语文前面是什么?是语言文字,语言和言语,语言和文学(王尚文语),一句话语文就是文化,用语言材料建构的文化。站在文化的层面上去审视,我为大家念几则网上摘的网友的观点,请老师们去感觉:
题目:语文是什么内容:“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是语文。“咽不下金莼玉粒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是语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语文。“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是语文。“身既死兮魂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是语文。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语文。“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愿天寒”,是语文。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是语文。“这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是语文。
“我是你河岸上破旧的老水车,……”,是语文。
原来,语文是一种诗性的光辉,一种厚重的关怀,一种浪漫的情怀,更是一种崇高的灵魂,是一种灵性,一种尊重,一种人格,更是一种精神。这,才是语文。
在练习册中,没有这种灵魂;在高考试卷中,也没有这种精神。
语文沦落成为科学主义的一种“工具性的学科”,沦落成为各种试卷中的“筛选信息”、“修改病句”,沦落成为“下列四个选项中注音有误的是哪一项?”
这里没有子美,没有太白;不会有子美,不会有太白。他们永远都只是曾经了。
也许,曾经的子美依旧感慨,只是他的感慨快要成为哀哭;也许,曾经的太白依旧醉诗,只是他的诗篇砸落在秋风之中,他却呆呆地望着我们这个世界。
我为子美哭。我为太白哭。我们读,我们绞尽脑汁地读,太想把文后的答案全部填写正确。
我们写,我们搜肠括肚地写,太想让阅卷的老师心情舒畅一些。我们教,我们唯命是从地教,太想让大脑的步调紧紧跟住高考。
我们学,我们深挖硬钻地学,太想让谨慎的笔触在陷阱之间顺利穿行,谁都知道,那张试卷有多险恶,于是,我们跳一种脚尖的舞蹈。我为我哭。
我为我的学生哭。亲爱的朋友,相信读了这篇短文,你的心海一定波涛翻滚……那么,尽情地倾吐吧:你心中的语文应该是什么
文章来源一流范文网www.
16f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