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6分)
一、基础知识(20分)
1.下列词语中红色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乘(chèng)凉 脉脉(mò) 霎(chà)时 婀(ē)娜
B.花蕊(ruǐ) 阡陌(mò) 山脊(jí) 炫(xuán)耀
C.熨(yù)帖 猝(cù)然 倔(jué)强 恪(kè)守
D.焦灼(shuò) 独处(chù) 邂逅(hòu) 拜谒(yè)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隽永 嘈杂 白碧微瑕 没精打彩
B.教悔 竟相 不伦不类 不可理喻
C.雀跃 张扬 鞭辟入理 病入膏盲
D.别致 意蕴 趁火打劫 诚惶诚恐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有一年,十月的风翻动起安祥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这么大。”
B.这是一条幽辟的路,白天也少有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C.一个缺乏道德勇气的人,一个不敢正视自己的人,注定是不可救要的,这也许正是贪官们从来不愿向百姓忏悔的原因所在。
D.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阴把小屋笼罩起来。
4.填入下列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1)马丁·路德·金说:无愧的良心是床上最好的枕头。是无休止地( ),还是不间断地付出,更能让你找到最好的枕头呢?
(2)清朝诗论家刘熙载说过:“诗品出于人品”,意思是诗的( )优劣全然来自诗人品德之高下。龚自珍进一步强调了近似观点:“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
(3)今天的人们已经习惯于“丢弃文化”,在他们所( )的生活中,已失去对物品的怜惜之情,任其发展下去,类似于人际关系这样珍贵的东西,都将不可避免地被随手抛弃。
A.索取 品位 崇尚
B.攫取 品位 崇拜
C.索取 品味 崇拜
D.攫取 品味 崇尚
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的、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B.刚才放的那几首歌都不大好听,只有这一首还差强人意。
C.小明犯了错误总好狡辩,你说他一句,他就举一反三,还你好多句。
D.他爸爸是乐队指挥,妈妈是歌唱家,平日耳闻目睹,所以他也爱好音乐。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A.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B.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C.最近我在书桌上摆上两件小青铜像:一件是罗丹创作的《女人的手》,一件是玛伊约尔的《勒达像》。
D.母亲为什么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他儿子就快要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虽然目前国家还有困难,有些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很快解决,但确实有不少问题,只要我们尽力去做,还是可以得到改善的。
B.这部60万字的长篇小说,构思精巧,叙述严密;简直无隙可乘。
C.林冲是在高衙内一次又一次派人害他性命的情况下才走上反抗道路的。
D.杨辉返校后对抢救落水儿童的事只字未提,直到一封感谢信送到校长室,这件好人好事才为大多数人知晓。
8.下列句子中不含比喻的一项是
A.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B.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的离开家。
C.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
D.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它是很有价值的研究我国先秦历史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B.《国语》又称《春秋外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公元前990年到公元前453年间吴、越等八个国家的史实。
C.《战国策》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其中有的内容有虚构的成分。
D.《花未眠》的作者是日本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川端康成。他于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0.下列语句与原文完全相符的一项是
A.这时候叶子与花似乎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B.微风过处,送来一阵阵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面传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
C.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D.这些树将一片荷塘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为月光留下的。
二、课内文言文(20分)
11.对下列红色字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左师触龙愿见太后 愿意
B.果行,国人皆劝 劝慰
C.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把守
D.日三四里,少益耆食 稍微
12.对下列红色字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 感谢
B.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秘密地
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考虑
D.如此则有常赏 经常
1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B.祝曰:“必勿使反。”
C.然后卑事夫差
D.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14.与例句中红色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A.和于身也
B.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C.赵氏求救于齐
D.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15.与例句中红色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皆以美于
徐公
C.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D.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16.下列各项中红色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尽微薄之力 微小
┃B.人微言轻 地位低下
微┫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如果没有
┗D.微独赵,其继有在者乎 不仅
17.下列各项中红色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失其所与,不知 明智
┃B.君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知道
知┫C.如寡人者,安与知耻 感到
┗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了解
18.下列红色字与其他三项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B.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
C.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D.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
19.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
B.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C.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D.夫晋,何厌之有
20.下列红色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没死以闻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C.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D.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三、课内现代文阅读(8分)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21——24题
(一)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21.对划线句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月光如流水一般”,突出了月光清澈洁白的特点。
B.“泻”与“静静地”连用,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有形无声的特点。
C.“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的“浮”字写出雾的轻飘状态。
D.“牛乳”和“轻纱”用来比喻月光下有青雾浮起的状态。
22.对“这恰是到了好处”理解最恰切的一项是
A.因为不能朗照,所以显得特别宁静。
B.因为不能朗照,显出素淡朦胧美,恰好与作者希望得到宁静的心境吻和。
C.因为不能朗照,显出静美淡雅的韵味。
D.因为不能朗照,更适合作者享受到这无边的荷香月色。
(二)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23.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中的“它”是指地坛。本段对地坛的描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突出了我与地坛的感情。
B.“最狂妄的年龄”是指对未来充满自信,满怀幻想,对幸福充满渴望的年龄。
C.本段写出了地坛的荒芜、破败、冷落、古旧,这样写的目的是表现作者当时的心情颓败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D.愈见苍幽的“老柏树”和茂盛得自在坦荡的“野草荒藤”是顽强的生命力的暗示。
24.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剥蚀了……淡褪了……坍圮了……”一组排比句描写出地坛的变迁,有一种沧桑厚重的历史感。
B.“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是写地坛的厚重苍幽给“失魂落魄”的我提供了感悟生命的空间。
C.“这时候”是指在地坛弥漫于沉静光芒之中的时候。用“沉静”一词描写“光芒”突出了地坛的幽静。
D.“想必我是该来了”一句中的“想必”和“该”写出了我与地坛的缘分,在作者心中,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
四、课外文言文(8分)
昭阳①为楚伐魏,覆军杀将得八城,移兵而攻齐。陈轸为齐王使,见昭阳,再拜贺战胜,起而问:“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昭阳曰:“官为上柱国②,爵为上执珪③。”陈轸曰:“异贵于此者何也?”曰:“唯令尹④耳。”陈轸曰:“令尹贵矣!王非置两令尹也,臣窃为公譬可也。楚有祠者,赐其舍人⑤卮⑥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今君相楚而攻魏,破军杀将得八城,不弱兵,欲攻齐,齐畏公甚,公以是为名居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昭阳以为然,解军而去。
——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
①昭阳:楚怀王手下大将。
②上柱国:楚国武官名,是武官的最高荣誉称号。地位低于令尹而高于大司马。
③上执珪:战国时楚国所设爵位名,为爵位最高者。
④令尹:官名。对内掌理国政,对外领兵作战,总揽大权于一身。由于官高位重,故其人选一般只从王族中选任。
⑤舍人:王公贵族的侍从宾客、左右亲近之人。
⑥卮(zhī):盛酒的器皿。
25.下列句中红色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唯令尹耳 唯:只有
B.引酒且饮之 且:并且
C.终亡其酒 亡:失去
D.今君相楚而攻魏 相:帮助
26.下列红色的“为”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昭阳为楚伐魏
B.臣窃为
公譬可也
C.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D.吾能为之足
27.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异贵于此者何也——比这个官爵更尊贵的是什么
B.王非置两令尹也——楚王非设两个令尹不可
C.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蛇原本没有脚,您怎能画上它的脚呢
D.官之上非可重也——官上不能再加官了
28.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昭阳为楚王攻打魏国,破军杀将,打下八个城池,按照楚国法律,将被封官为上柱国,封爵为上执珪。
B.在昭阳要继续麾军攻打齐国之际,陈轸替齐国出使,以祝贺昭阳的胜利开场,继而委婉地劝他退军。
C.陈轸以画蛇添足的故事暗示昭阳带兵破军杀将,攻占了八座城池,被魏王加官封爵之事。
D.昭阳听从了陈轸的劝告,见好就收,不愿落的个身死爵丧、终无所获的结局,于是收了兵。
第II卷(共44分)
以下部分请在答题纸上作答
29.填空(6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观之,____________!”
五、课外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30-33题。(8分)
我与地坛(第五部分节选,有删节)
①我也没有忘记一个孩子——一个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十五年前的那个下午,我第一次到这园子里来就看见了她,那时她大约三岁,蹲在斋宫西边的小路上捡树上掉落的“小灯笼”。小灯笼精巧得令人爱惜,成年人也不免捡了一个还要捡一个。小姑娘咿咿呀呀地跟自己说着话,一边捡小灯笼。她的哥哥,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在捉什么虫子,他捉到螳螂、蚂蚱、知了和蜻蜓,来取悦他的妹妹。有那么两三年,我经常在那几棵大栾树下见到他们,兄妹俩总是在一起玩,玩的和睦融洽,都渐渐长大了些。之后有很多年没见到他们。若不是有一年我又在园中见到他们,肯定就会慢慢把他们忘记。
②那是个礼拜日的上午。那是个晴朗而令人心碎的上午,时隔多年,我竟发现那个漂亮的小姑娘原来是个弱智的孩子。我摇着车到那几棵大栾树下去,恰又是遍地落满了小灯笼的季节。当时我正为一篇小说的结尾所苦,既不知为什么要给它那样一个结尾,又不知何以忽然不想让它有那样一个结尾,于是从家里跑出来,想依靠着园中的镇静,看看是否应该把那篇小说放弃。我刚刚把车停下,就见前面不远处有几个人在戏耍一个少女,作出怪样子来吓她,又喊又笑地追逐她拦截她,少女在几棵大树间惊惶地东跑西躲,却不松手揪卷在怀里的裙裾,两条腿袒露着也似毫无察觉。我看出少女的智力是有些缺陷,却还没看出她是谁。我正要驱车上前为少女解围,就见远处飞快地骑车来了个小伙子,于是那几个戏耍少女的家伙望风而逃。小伙子把自行车支在少女近旁,怒目望着那几个四散逃窜的家伙,一声不吭喘着粗气,脸色如暴雨前的天空一样一会儿比一会儿苍白。这时我认出了他们,小伙子和少女就是当年那对小兄妹。我几乎是在心里惊叫了一声,或者是哀号。世上的事常常使上帝的居心变得可疑。小伙子向他的妹妹走去。少女松开了手,裙裾随之垂落下来,很多很多她捡的小灯笼便洒落一地,铺散在她脚下。她仍然算得漂亮,但双眸迟滞没有光彩。她呆呆地望着那群跑散的家伙,望着极目之处的空寂,凭她的智力绝不可能把这个世界想明白吧?大树下,破碎的阳光星星点点,风把遍地的小灯笼吹得滚动,仿佛喑哑地响着的无数小铃铛。哥哥把妹妹扶上自行车后座,带着她无言地回家去了。
③无言是对的。要是上帝把漂亮和弱智这两样东西都给了这个小姑娘,就只有无言和回家去是对的。
④谁又能把这世界想个明白呢?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诸多苦难给这人间,你也可以为消灭种种苦难而奋斗,并为此享有崇高与骄傲,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会坠入深深的迷茫了: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我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疾,但可以相信,那时将由患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如果能够把疾病也全数消灭,那么这份苦难又将由(比如说)相貌丑陋的人去承担了。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也没有肥力的沙漠。
⑤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
⑥于是就有一个最令人绝望的结论等在这里: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由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欢乐?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⑦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⑧那么,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
⑨设若智慧或悟性可以引领我们去找到救赎之路,难道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智慧和悟性吗?
30.“我几乎是在心里惊叫了一声,或者是哀号”一句中作者“惊叫”或“哀号”的是什么?
31.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无言是对的”?
32.结合第④段语意以及上下文的句式特点,试补写文中缺少的一句话,不超过30字。
33.第⑤段中作者说“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其含义是什么?
六、作文(30分)
在洛杉矶的一家旅馆里,正值就餐时间,有三个黑人孩子却在餐桌上埋头写着什么。好奇的人走上前询问,得到的回答是在给妈妈写感谢信,并且说这是他们每日必做的功课。再细看内容,纸上写的是诸如“路边的野花开得真漂亮”、“昨天吃的比萨饼真香”、“昨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之类的简单语句。原来他们是在记录自己幼小心灵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他们对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也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上面的这则小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唤
起你怎样的记忆?请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C 2.D 3.D 4.A 5.B 6.D 7.C 8.B 9.A 10.C
11.D 12.C 13.C 14.D 15.B 16.D 17.B 18.A 19.C 20.A
21.A 22.B 23.C 24.C 25.B 26.D 27.B 28.C
29.
今齐地方千里 百二十城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王之蔽甚矣
30.①小伙子和少女就是当年那对小兄妹,②令人悲伤的是漂亮的少女竟是弱智。
31.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想不明白的,是让人迷茫而无奈的。
32.原文:要是没有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
33.人类存在的本身需要差别,象痛苦、幸福等等差别永远是要有的。